张红斌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1月内行3~5次心电图检查,异常110例(占91.7%),其中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疾病的加重或减轻而出现不同改变,病情危重患者心电图改变较病情轻者出现率高且典型,所以,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睿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负重关节面的胫骨远端1/3骨折。由于胫骨远端血运差,软组织薄,加上高能量损伤增多,骨折粉碎关节面常有嵌压,治疗较为困难。以往应用的一些治疗方法都有其弊端,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开腹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时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刻MAP(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B组T2~T5时刻的MAP、HR变化情况相比较A组T2~T5时刻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手术,能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避免了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现象发生。
作者:季称心;王占强;詹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组患者认真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状态,并制定出改善心理状态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值明显的得到改善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徐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择期小儿腹腔镜全麻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50例,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阿托品组;观察组为盐酸戊乙奎醚,每组25例。观察患儿肌注前用药时(T1),肌注前用药后30min(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各时点的MAP、HR、SpO2和T值。观察患儿唾液分泌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T3, T4,T5等时点,唾液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呼吸道腺体分泌,不明显增加心率、血压,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是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术前用药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兴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采用行后路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10,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发生。除1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其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当前护理工作中引起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中避免护理纠纷的措施。方法首先找出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因素,对这些因素以文字的形式罗列出来。结果有了导致护理纠纷的因素,我们对这些因素一一找出防范的对策。结论对策的出台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出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护患沟通良好。
作者:张新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临床诊断中对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方法我院收治的51例临床确诊为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首次使用多层螺旋CT获得的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13例可见大脑中动脉一侧出现高密度影,25例可见脑组织局部出现肿胀,31例患者脑实质出现密度降低影,6例患者检查基本正常。首次42例患者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占整组人数的82.4%),4例患者无特征性表现,5例患者可疑。CT诊断33例患者为急性期脑梗死(占整组人数的64.7%),8例患者无特征性表现,10例患者可疑。两种方法对脑梗死的诊断率进行比较,P<0.05,存在差异。多层螺旋CT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作用较强。结论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脑组织局部肿胀和脑实质发生密度降低,且多层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检查的使用。
作者:孙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文通过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得出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巩固和提高。
作者:林静;林芬;游秋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1]。国外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为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2]。现将我科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54例计划性剖宫产手术患者取得的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廷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观察服用根据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法自拟的滋水和血丸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确诊为局限型白癜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滋水和血丸口服,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1.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使用滋补肝肾、养血和血的滋水和血丸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郭洪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13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结论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宋乃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炎应用利普刀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68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阴道流液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宫颈炎首选的方法。
作者:申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Radim公司的DELTA特定蛋白分析仪,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检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4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450例患者中,IgA增高19例,减低3例;IgG增高205例,减低8例;IgM增高55例,减低13例;C3增高69例,减低138例;C4增56高例,减低85例。以上异常结果可见于各种疾病。结论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作者:于永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5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占66.0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高,占48.21%;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19.64%,真菌8株,占14.2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拉考宁有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的肠杆科菌株及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力康唑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球菌和真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50毫升,手术时间为62±7分钟,肛门排气时间为2.0±1.5天,住院时间为7.0±1.5天,产褥期感染率约为6.58%,与同期单纯剖宫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操作技能,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在短时间内再次手术的痛苦,还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有严重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应用银杏达莫联合尼莫地平治疗100例脑梗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96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经4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延缓疾病发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此组患者均在术前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后并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并且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要点。结果此组患者密切护理配合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5例,采用依立替康200mg/m2,洛铂35mg/m2,21d为一个周期,在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21例,疾病缓解率(ORR)37.8%,疾病控制率(DCR)5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SF)4.8月,中位生存期(OS)8.4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黄海真;张传江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