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达莫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100例疗效观察

肖海燕

关键词:银杏达莫, 尼莫地平, 脑梗死
摘要:0引言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并且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有严重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应用银杏达莫联合尼莫地平治疗100例脑梗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巧用中药直肠滴入法

    当今患儿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由于生病,家人更是备爱有加。但患儿患病后口服中药剂汤对患儿有很大帮助,但口服中药汤剂口感很差,加之患儿食欲振,或伴呕吐,中药汤剂的治疗不能被发挥出来,如果护士强行让患儿服药,会给患儿家属带来很坏的影响,甚至产生医患纠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制一套灌肠工具--中药直肠滴入法,避免了口服中药汤剂带来的不适,并且操作简便、实用,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

    作者:白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宜宾市城区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宜宾市城区0~3岁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我市制定不同时期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正常值提供依据,同时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为研究当地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趋势积累资料。方法抽取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门诊体检的3岁以下城区12501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我市男女儿童体格发育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各项测量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男童指标均高于女童。男女童各年龄组体重除个别组外均超过WHO推荐标准值,与我国卫生部推荐2005年九市标准值接近。与WHO标准值比,我市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体重达标率66.74%,身高达标率61.84%。结论我市城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压蒸汽灭菌低温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目的:避免灭菌时低温,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近期出现的低温问题,从蒸汽质量、灭菌器的运行、操作人员3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结果灭菌物品各项监测合格。结论灭菌器的正常使用、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能有效避免低温。

    作者:杨环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百令胶囊2.0g一日三次。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50例GERD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非典型症状居多,反流、烧心典型症状次之,亦有吞咽困难、哮喘、反复咳嗽等少见食管外症状。内镜检查RE93.4%较高。1年内复发复诊68例占70.8%。结论 GERD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代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积痉挛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的面积痉挛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面积痉挛患者6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立即缓解、疗效优者54例(90%);术后延迟缓解、疗效良者(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长期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积痉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呼吸困难和水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呼吸困难和水肿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借鉴国内外对呼吸困难和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在护理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结论进行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鸿优;张晓艳;杨丽丽;李晓莉;曹阳;李冰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高频X线及DR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DR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追踪外院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确诊的30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高频X线及DR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膝关节腔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散在,游离,呈圆形、椭圆形或半球形的游离体。游离体密度均匀增高。其中23例患者膝关节间隙变窄。25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结论高频X线及DR平片检查方便、快捷、经济,可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作者:罗洪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自拟清胆排石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胆排石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胆湿热型胆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清胆排石汤和血脂康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清胆排石汤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总有效率93.33%,改善影像学指标有效率80.00%。利胆排石片改善患者症状总有效率83.33%,改善影像学指标总有效率63.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胆排石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疗效确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晨;吴勃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相关管理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2年180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期间的基本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24例患者,433例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结论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

    目的:简述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方法对病区的业务技术进行管理。结论护理教育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护理

    0引言硬膜外血肿发生在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1]。血肿多见于颞部、额顶部、颞顶部,其缘由多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使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破裂所致。临床表现依原发性脑损伤程度、出血速度、血肿部位而有所不同[2]。典型表现为伤后即有短暂昏迷,继而意识转清,以后又再次昏迷。患者多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肢体无力等。通过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昏迷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病死率很高,护理质量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2013年5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表现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CT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真菌感染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X线检查,观察患者肺内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的X线检查阳性率为12.5%,CT检查阳性率为75.0%。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的意义。CT检查患者真菌性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论发生真菌性肺部感染的患者的肺部表现较为多样,CT检查对真菌性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为患者早期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辜忠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即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可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8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8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定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0年11月01日到2013年04月01日收治的8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针灸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电针、穴位注射药物等。结果50例腰椎骨折患者显效3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0%;25例胸椎骨折患者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0%;14例颈椎骨折患者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89.89%。结论针灸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极小,值得深入探究、临床推广!

    作者:涂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乳腺微创旋切术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干预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舒缓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52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组患者认真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状态,并制定出改善心理状态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值明显的得到改善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徐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全麻下鼻内镜手术哮喘急性发作致误吸抢救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体重75kg。因“鼻塞,流涕1年”入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I型3期”,拟行在全麻下行鼻内镜双鼻息肉摘除+多组鼻窦开放术。术前访视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发热咳嗽等上感症状,患者否认特殊病史及过敏史,体格检查:呼吸平顺,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约75次/分,律齐,无杂音。专科检查体型高大,张口度、颈活动度正常,Mallampati分级II级,估计插管难度不大。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凝血功能、生化、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

    作者:曾耿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危重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笔者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C反应蛋白(CRP)、血浆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成为了AMI患者新危险因素的前三位;6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及死亡率高于男性;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成上升趋势;负性精神因素同样对心梗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高危人群及时的予以鉴别干预,对提高危重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1月内行3~5次心电图检查,异常110例(占91.7%),其中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疾病的加重或减轻而出现不同改变,病情危重患者心电图改变较病情轻者出现率高且典型,所以,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睿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