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政
目的:探讨胎儿的宫内治疗的率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胎儿的宫内治疗应兼顾孕妇与胎儿的实际情况,全面细致的制定治疗方案,严格谨慎的临床操作,确保孕妇胎儿健康安全。
作者:姚永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针对严重胸外伤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6例严重胸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急救与护理后,死亡1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好转,均伤愈出院。结论对于严重胸外伤患者来说,及时的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治愈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坚决杜绝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通过规范安全核查方法,仔细认真做好核查流程,并签字确认保存。结果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以来,使手术患者安全地完成手术,提高了手术安全系数降低了手术护理风险,无一例手术患者与手术部位错误发生,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结论严格落实安全核查流程,彻底杜绝了手术室常发生的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感与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妇产科住院的2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妇产科住院并手术的患者293例,其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54例作为液化组,无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脂肪液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重、糖尿病史和切口暴露时间均和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有关(P<0.05),传统庆大霉素盐水纱布填塞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64.5%)明显低于新型微波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糖尿病和切口暴露时间和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新型微波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简述脊椎结核的CT诊断。方法对脊椎结核的患者进行CT诊断。结论 CT轴位图像与MPR图像相结合,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和观察。
作者:刘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经过头颅CT及MRI扫描后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同时给予长春西汀30m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64例,给予同剂量奥扎格雷钠。疗程均为15天。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长春西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王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传染病医院介入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了介入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对介入护理人员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护理人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是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的关键。
作者:王翠梅;刘曰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产房环境卫生及消毒质量,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探讨推广此方法。方法通过2010年至2013年对产房环境标本采样和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浓度监测结果分析。结果空气采样82份,物体表面采样106份医务人员手采样82份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监测合格率100%。结论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邱碧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讨论肾石排石汤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上尿路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肾石排石汤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0.5~2年,治疗组复发率2.08%,对照组复发率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石排石汤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方法,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时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张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表现为停经和阴道流血,所有患者均通过β-HCG测定、阴道彩超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4例因误诊而导致严重并发症;12例早期诊断明确,经合理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血β-HCG水平尤其是阴道彩超作出早期诊断,强调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首选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作为先期治疗,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彩超引导下或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是治疗CSP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姜鸿;张惠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具有病变广泛、形态多样的特点,虽为良性疾病, EMs虽病理学良性却具有恶性生物学特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5年总体复发率为20%~40%。复发已成为内异症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因EMs发病部位及分型不同,复发诊断标准也不同。通过查阅文献,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陆军;杨双花;司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从目前口腔医学学生教育的本质出发,针对目前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从更深刻的层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作者发现:口腔医学学生教育大的难点是:目前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以及目前口腔医学教育运行机制的束缚,而从业人士及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部分业内人士思想僵化,保守,对口腔医学医学的认识完全是基于传统价值观之上的,没有认识到口腔医学医学与人的生活的关系,包括人的尊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懂得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在教学上是死读教材,没有树立口腔医学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的建立,在课堂教育中没有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没有认识到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与独立性。更没有一切从学生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上。在学习的方法与手段上,没有理顺学习手段与学习目的的关系,误把学习方法当做手段。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要大力宣传口腔医学学生的教育目的、概念及重大意义,以此逐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由此掀起一场学科专科价值观的改革,并由这一变革逐渐影响教育决策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由此改变口腔医学教育的运行机制,后将在学科专科教育中进行普及,由此带动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另外,作者对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的改进及价值取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特别强调对人的尊重,包括对个人尊严的尊重及个人权利的尊重,倡导自由求真、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作者:范祖元;汪念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皮肌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口腔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患者注意卧床休息营养和保暖,结合对症处理和药物治疗,口腔皮肌炎能够达到理想的医疗目的。
作者:姜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44例患者进行分析,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此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康复出院,并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有以下指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壁包块,偶有剑突下隐痛,包块自出现到就诊无明显增大。体格检查:剑突至脐腹壁正中稍偏左扪及约2cm×3cm大小、椭圆形包块,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推动包块时有上腹部疼痛。在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回声稍低包块,边界清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就考虑为脂肪瘤。但经手术过程发现为腹部白线疝,所以容易误诊。我们有两例患者都有误诊。我们认为误诊原因如下:在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有限,甚或无B超检查、医师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按体表包块处理,将包块分离至根部草率简单切除,从而导致根部自行还纳后出现出血等严重后果;还有在处理疝时若疝内容为网膜组织,粘连又不重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分离完整还纳以利其保持原有的组织形态及功能,这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小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况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得出综合分析,并对螺旋CT的工作原理和运用原则进行系统的研读掌握。结论螺旋CT在诊断肝脏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观准确,因此提高对螺旋CT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对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从而避免白血病的漏诊现象。方法选择急慢性白血病患者93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75例,慢性白血病患者18例),以健康体检合格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通过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都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明显低于对照组,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慢性白血病之间进行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快速且重复性好。但是,当患者出现大量异常细胞时,仪器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可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误诊。因此,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只能作为筛选,不能代替镜检分类。
作者:陈振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内科护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试验班采用问题(PBL)与案例(CBL)综合教学法教学,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后按照统一的考核评价方案对对两班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题(PBL)与案例(CBL)综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案例分析、模拟情景、小组合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后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PBL)与案例(CBL)综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CT检查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CT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CT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对颅内感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诊断具有显著作用,为治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应深入全面准确的掌握CT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治疗顽固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共23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药物治疗,一组应用中药脐部贴敷治疗。结论中药贴敷治疗顽固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李伟真;江秀富;陈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