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杨勇;杨胜利;罗建平;马东星;韩玮;刘惠亮
目的 探讨麻醉前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全子宫切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麻醉前常规谈话方法;干预组:除做麻醉前常规谈话方法以外,手术室护士行术前访视患者、健康宣教等心理护理干预,还根据患者关心、担心的问题应用指导性语言进行认知疗法、疏导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此次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无痛率为87.6%,时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前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的患者对此次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接受该方法治疗的患者,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术后满意度,能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陈瑞玲;蒋萍;肖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BDE)暴露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初断乳大鼠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300,500 mg/(kg·d)的DeBDE染毒,对照组给予溶剂玉米油.6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定量PCR检测其大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高、中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的表达都显著降低,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表达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DeBDE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和降低海马BDNF的表达有关.
作者:蒲荣;周光纪;马丽;张德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2月妇产科手术的非脱垂子宫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观察组施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40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对照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腹腔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子宫切除方法.
作者:田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放疗科2003年4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45例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照射野范围包括转移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位于颈段的病灶用两侧对穿照射,位于胸、腰骶部的病灶照射方式从后背单野或前后野垂直照射.照射剂量300 cGy×10次,5次/周,或200 cGy×20次,5次/周.所有病例放射治疗时辅助使用地塞米松(10m/d)加20%甘露醇(250 ml/d)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背痛总有效率达84.4%(38/45);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6%(34/45);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率37.5%(3/8).结论 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率高.
作者:刘静景;徐全敬;何斌;沈学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采用股薄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四股肌腱重建前交叉韧(ACL)、后交叉韧带(PCL)、前后交叉韧带对23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中配合下,包括准确了解手术者的操作习惯,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步骤,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未出现恐惧感,术后精神状态很快恢复良好,未发生止血带反应,术后未发生感染,术后膝关节肿胀不明显,未行关节腔穿刺,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无膝前痛,无膝关节不稳发生,无弹响.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膝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效率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程惠敏;党爱林;郭琼;裴桂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收集经药物敏感试验证实的耐多药肺结核,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125例为观察组.同期不耐药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有正、侧位胸片及胸部CT扫描片.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变分布广泛,明显多于对比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比较病变形态.观察组肺内播散痛灶、合并空洞及合并肺毁损多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变的动态变化,病变进展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好转病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具有病变严重,较多肺内播散病灶、合并空洞及合并肺毁损的特点.
作者:董琼雄;蔡少怀;李史来;谢汉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8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结果 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1~3岁,每年流行高峰期为4~9月份,农村患儿明显高于城镇,绝大部分患儿治疗效果良好,住院时间平均7 d,440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44例转院治疗(其中27例是家属要求转院,17例并发脑炎转院治疗),1例死于病毒性脑炎.结论 对一般病例不要惊慌,要警惕重证病例,考虑高危因素,给予及时转诊,要正确认识本病,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儿的及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玉玲;龚素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剖宫产患者97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年龄16~32岁,身高156~175 cm,体重65~90 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液组(A组n=48)和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组(B组n=49).结果 两组各有1例因穿刺失败或不能回抽出脑脊液而被剔除本研究,两组年龄、体重、身高和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阻滞平面范围T6~10与B组相比,A组阻滞完善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1),麻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B组相比,A组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皮肤瘙痒发生率升高(P<0.01),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寒颤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芬太尼等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3月,采用骨盆重建钢板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83例,男性59例,女性24例;年龄19~72岁,平均41.2岁;左侧40例,右侧43例.骨折按照Letournel-Judet标准分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83例平均随访24.5个月(12~36个月).按照Matta骨折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9例,满意复位31例,复位不良3例.骨折均获愈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优42例,良29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85.5%.术后发生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2例,股骨头坏死3例,异位骨化8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结论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及时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移位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海波;蒋忠仆;苏振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9年5月广州番禺中心医院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共17例临床资料.结果 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2.99%.孕28周前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3例,平均期待治疗102.8 d,平均分娩孕周为36+5周;孕28周后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期待治疗12例,平均期待治疗13.2 d,平均分娩孕周为35+1周.仅1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无一例孕妇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早产、子痫前期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胎儿畸形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结论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状况,尽量延长孕周,可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国斌;左莉;陈翊;郑玲;郭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叶肺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外科治疗的36例中叶肺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 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手术34例,其中中叶切除10例,双肺叶切除20例,右全肺切除4例.剖胸探查2例,清扫N1淋巴结108组,N2淋巴结133组,N1阳性5例,N2阳性1例,N1+N2阳性7例,Ⅰ期5例,Ⅱ期11例,ⅢA期15例,ⅢB期2例,Ⅳ期1例.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术后20例行化疗.手术无死亡病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2.7%、38.8%.结论 中叶肺癌发病率较低,易误诊和延误诊断,需与中叶肺良性病变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肺叶切除为主,由于解剖特点,需行中上叶或中下叶切除,清扫上下纵膈淋巴结是手术根治的关键.
作者:王彪;于在诚;唐震;刘学刚;王祖义;段贵新;李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兔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压力的影响,探讨其具体的量效关系、对动脉和静脉作用的差异及稳定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①分组:新西兰大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32只,体重(2.3±0.7)k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其中3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50 ml/h.②药理学实验:将0.9% NS及不同剂量Pituitrin分别给予4组实验兔,记录用药前后门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取其差值作为统计值.结果 ①Pituitrin降低兔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与剂量成正比.3 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剂量增加大降低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值提前出现.②Pituitrin在20~60 min内降压效果不稳定.0.9%NS对兔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压力没有影响.结论 ①Pituitrin有降低门静脉压力、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②垂体后叶素对血管压力影响不稳定.
作者:马振增;燕善军;薛永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比较34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51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不同护理特点和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2009年1~12月气压弹道碎石术34例与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1例,予以两组分别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指导、术前准备以及术后进行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切口的护理和舒适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补液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输液天数、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结论 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其中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又减轻基础护理负担,从而达到节省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效率的目的,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英;徐鑫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大肠癌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病因第3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尽管手术方式方法不断改进,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中仍有40%~50%死于术后肿瘤复发与转移[1],即使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Dukes A和Dukes B期患者中仍有10%~25%术后5年内复发[1],因此有学者提出癌细胞的微转移可能是大肠癌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主要因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转移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大肠癌微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四海;刘琴;刘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例产后出血患者行右股动脉赛丁格技术穿刺,将介入导管插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注入优维显,同步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以明胶海绵颗粒作栓塞剂,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或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 5例产后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明显减少,仅有少量血性恶露.止血时间5~10 min,手术时间40~60min.1例产后出血患者栓塞后仍有较多阴道出血而行二次栓塞,术后出血即刻减少,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所有患者获得有效止血,术后观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恢复正常月经,有3例已再次妊娠.结论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用于产后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疗效显著的特点,是急诊抢救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芳;王成纲;赵小魁;李广太;张欣;陈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联合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消化道类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分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消化道类癌石蜡包埋组织78例,其中典型类癌33例,非典型类癌26例,低分化类癌19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典型娄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类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8(29/33)、34.61%(9/26)、21.53%(4/19),典型类癌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表达与类癌的浸润、转移无关.Ki-67增殖指数在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类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21%(7/33)、61.54%(16/26)、78.94%(15/19),典型类癌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p16表达结果呈负相关(r=-0.67,P<0.05).Ki-67增殖指数且与类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在早期癌组、进展期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45%(14/51)、74.07%(20/2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92%(15/47)、83.87%(26/3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联合测定增殖抗原Ki-67和抑癌基因p16蛋白.可以为类癌分化、侵袭、转移提供较为客观简捷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徐洪;王箴;曾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结局.方法 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广汉市人民医院295例剖宫产术后和20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将其再次行剖宫产的28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285例进行对照.将进行阴道分娩的30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阴道分娩30例进行对照.结果 315例中46例行阴道试产,3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5.2%.再行剖宫产285例,手术率90.5%.阴道分娩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行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比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高,平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对有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易理华;刘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浙江省某市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市城区、农村常年居住5年以上20~74岁1047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血糖血脂测定.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1047名被调查居民中糖尿病患者74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7.07%,标化患病率为5.07%.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史,文化程度、职业、肥胖与糖尿病患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关联.结论 该市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形势不容乐观.多种因素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建议加强居民健康教育,通过提高糖尿病的自我防治意识和改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有效地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金寒洁;胡松林;雷莹;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80%,而对照组仅为50%,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其优秀率高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6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偏瘫肢体恢复例数增多、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CNP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手段,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云侠;李敏;颜顺荣;王银娥;钟政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检查的护理措施,确保该技术检查的准确性,为医生加深对肺部各种疾病病变特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方法 对508例进行肺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给予检查前心理护理,保证舒适安静环境和患者的准备,检查过程协助传感器正确定位、正确的呼吸指导、特殊患者的指导以及检查结束的指导.结果 508例患者中501例能轻松准确完成检查,7例检查失败,失败原因为背部多毛症、脊柱畸形和背部极度消瘦导致传感器吸附不成功而无法进行检查,无一例是因为护理配合不当导致检查失败.结论 护士在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正确指导和操作以及观察检查过程情况,检查后护理,对整个检查结果的;隹确性和确保检查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纯爱;汤凤容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