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新型模式研究进展

彭迎春;詹媛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模式, 现状
摘要:我国社区卫生事业从1997年发展至今已逐渐被卫生界和社会所接受.其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来说一定要着力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这是已经形成共识的发展战略[1].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查阅出院归档病案,进行医院感染发生例次数、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统计,观察院内感染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潜在易感因素统计.结果 14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60例:肺部感染31例,泌尿系感染19例,消化系感染8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培养138例次,检出病原微生物89株:G-杆菌42株,G-菌28株,真菌19株;年龄、合并其他疾病、昏迷、住院时间长、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进行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院内感染组死亡占32.33%高于非感染组的12.2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可增加病死率;应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小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对内脏血管压力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兔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压力的影响,探讨其具体的量效关系、对动脉和静脉作用的差异及稳定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①分组:新西兰大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32只,体重(2.3±0.7)k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其中3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50 ml/h.②药理学实验:将0.9% NS及不同剂量Pituitrin分别给予4组实验兔,记录用药前后门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取其差值作为统计值.结果 ①Pituitrin降低兔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与剂量成正比.3 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剂量增加大降低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值提前出现.②Pituitrin在20~60 min内降压效果不稳定.0.9%NS对兔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压力没有影响.结论 ①Pituitrin有降低门静脉压力、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②垂体后叶素对血管压力影响不稳定.

    作者:马振增;燕善军;薛永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规范化护理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70例(1080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细致的心理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使670例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眼压进行动态观察,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特别对眼部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眼部并发症短时间内趋于正常.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理护理是进行手术治疗的前提,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目的 、术中配合要点、术后注意事项、正确滴眼液的方法和时间等.因此做好健康教育,是本病护理中的重点部分;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术后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翠英;陈高峡;田翠兰;杨德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8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结果 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1~3岁,每年流行高峰期为4~9月份,农村患儿明显高于城镇,绝大部分患儿治疗效果良好,住院时间平均7 d,440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44例转院治疗(其中27例是家属要求转院,17例并发脑炎转院治疗),1例死于病毒性脑炎.结论 对一般病例不要惊慌,要警惕重证病例,考虑高危因素,给予及时转诊,要正确认识本病,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儿的及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玉玲;龚素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原因及处理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9年5月广州番禺中心医院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共17例临床资料.结果 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2.99%.孕28周前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3例,平均期待治疗102.8 d,平均分娩孕周为36+5周;孕28周后发现一胎宫内死亡者期待治疗12例,平均期待治疗13.2 d,平均分娩孕周为35+1周.仅1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无一例孕妇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早产、子痫前期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胎儿畸形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结论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状况,尽量延长孕周,可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国斌;左莉;陈翊;郑玲;郭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IL-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结局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多态性及血清IL-8水平与慢性HBV感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60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轻度感染25例,中度17例,重度18例)和40例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对照组)IL-8基因启动子区-251 A/T位点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8的水平.结果 ① 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多态性中各基因组频率(AA、AT、TT)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相对危险度分析,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性是T等位基因的3.080倍(OR=3.080,95%CI:1.697-5.590).②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多态性中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HBV感染轻度、中度和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0.209).③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慢性HBV感染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之间,IL-8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与慢性HBV感染的发病相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关系;A等位基因可能是慢性乙肝发生的易感基因之一;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IL-8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张笑添;刘荣臻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常见病治疗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 对是否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成本效果进行比较,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调查以中医治疗为主和以西医治疗为主的不同类别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 与非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有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本效果好.例如: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住院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 继续加强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还要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工作,降低医疗总费用,同时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鲍勇;彭慧珍;徐秀;陈立今;刘威;朱宏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痛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8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FMD的无创检查了解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了解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观察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前后患者FMD及ET-1水平的变化.结果 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后老年高血压痛患者肱动脉基础血管内径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同时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FMD受损和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障碍,福辛普利治疗可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FMD,降低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易春涛;陈旭;马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教学反馈信息调查与对策

    目的 评估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共带教护生196人,护生6~7人为一组,每科实习时间约2周,每出一个科室以小组形式评价本科临床护理教师,并填写<护理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表>,评价项目:教学态度(4项)、教学方式方法(6项)、讲课效果(5项)、带教能力(3项)、基础及专科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6项)逐项打分并给予评价,由护理部收回<护理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表>将分数汇总.结果 临床教师教学理念缺乏、没有适应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更新,临床教师对护生实习指导工作不系统.结论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对策,以便不断改进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尹国华;张淑敏;赵艳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DeBDE对学习记忆能力及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BDE)暴露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初断乳大鼠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300,500 mg/(kg·d)的DeBDE染毒,对照组给予溶剂玉米油.6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定量PCR检测其大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高、中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的表达都显著降低,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表达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DeBDE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和降低海马BDNF的表达有关.

    作者:蒲荣;周光纪;马丽;张德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测定血清胱搁1素C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肾功能损害及损伤时作为敏感标志物时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随着Ccr下降血清Cys C、BUN、Scr均值逐渐升高(P<0.05).Ⅰ组18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56%,Sct的浓度异常者占22%;Ⅱ组26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77%,Scr的浓度异常者占31%;Ⅲ组19例患者血清中Cys C、Scr浓度异常者均占100%.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比BUN、Scr更能准确直观的反映出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方法简便,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采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作者:李莉;刘凌云;赵元明;万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aspin在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发生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途径、多基因表达的复杂过程[1].maspin基因是1994年Zou Z等[2]对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进行比较时发现的候选肿瘤抑制基因,证实其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命名为maspin(mammary serine inhibitor).maspin作为一种独特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闵爱萍;李英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肺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检查508例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检查的护理措施,确保该技术检查的准确性,为医生加深对肺部各种疾病病变特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角度.方法 对508例进行肺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给予检查前心理护理,保证舒适安静环境和患者的准备,检查过程协助传感器正确定位、正确的呼吸指导、特殊患者的指导以及检查结束的指导.结果 508例患者中501例能轻松准确完成检查,7例检查失败,失败原因为背部多毛症、脊柱畸形和背部极度消瘦导致传感器吸附不成功而无法进行检查,无一例是因为护理配合不当导致检查失败.结论 护士在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正确指导和操作以及观察检查过程情况,检查后护理,对整个检查结果的;隹确性和确保检查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纯爱;汤凤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2次/d;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皮损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好.

    作者:庄明军;雍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放射治疗45例转移性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放疗科2003年4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45例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照射野范围包括转移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位于颈段的病灶用两侧对穿照射,位于胸、腰骶部的病灶照射方式从后背单野或前后野垂直照射.照射剂量300 cGy×10次,5次/周,或200 cGy×20次,5次/周.所有病例放射治疗时辅助使用地塞米松(10m/d)加20%甘露醇(250 ml/d)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背痛总有效率达84.4%(38/45);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6%(34/45);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率37.5%(3/8).结论 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率高.

    作者:刘静景;徐全敬;何斌;沈学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益肺调血汤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分析

    目的 评价益肺调血汤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病例,应用随机化方案分为益肺调血汤治疗组30例和辛芩颗粒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辛芩颗粒口服,15 d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肺调血汤能有效地解除或缓解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和减轻鼻黏膜肿胀等症状,是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孙宗美;王仁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199例分析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昆明理工大学校医院自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396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9例,对照组197例.两组动作失调、躁动、语无伦次、眼球震颤、呕吐、嗜睡、昏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纳洛酮首次用量为: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0.4~0.8 mg.一般无需重复用药.昏睡或昏迷期用纳洛酮0.8 mg,根据病情1 h仍未清醒者,重复使用纳洛酮0.4~0.8 mg直至清醒并准确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清醒时间(150±50)min,对照组清醒时间(280±7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表明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周宝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良性病变术后瘢痕组纵的X线表现

    目的 回顾分析49例乳腺良性病变术后病例的x线平片,探讨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X线特征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评价49例乳腺术后随访中切口及附近出现致密影病例的平片者的临床资料、各种X线异常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9例切口及附近均出现软组织致密影,伴钙化13例,结构紊乱18例,皮肤改变11例,脂肪坏死1例及异物影2例.49例重复活检结果均为良性的术后改变,其中包括:导管典型性及非典型性增生、导管内乳头状增生、导管扩张、硬化性腺病、大汗腺化生、异物反应、脂肪坏死及放射状瘢痕等.结论 结合临床及X线平片特征,有助于对乳腺术后瘢痕组织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活检.

    作者:白林;蔡丰;张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复合全麻联用双管喉罩于脑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 介绍静吸复合麻联合食管引流型喉罩方法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介入)中的优越性.方法 把需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食管引流型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两组麻醉用药相同:按公斤体重分别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诱导,置管后机控呼吸并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丙泊酚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后、置入喉罩或导管后1 min、3 min、5 min,拔出喉罩或导管前及后5 min的SBP、DBP和HR值及麻醉并发症等.结果 置入喉罩或导管后1 min、3 min的BP及拔出喉罩或导管前后的BP、H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均高于A组;B组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发生躁动、呛咳、支气管痉挛及喉痉挛、口腔血肿等麻醉并发症的较多.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运用静吸复合麻联合使用食管引流型喉罩一法是佳的麻醉搭配.

    作者:田丰;何卓文;冯秀芬;赖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中血栓抽吸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装置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50例患者,将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送至闭塞病变血栓前,将其尾端的注射器抽成负压状态,前后移动抽吸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尽可能深地进行抽吸.结果 冠脉造影均提示大量血栓征象,抽吸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36例可见红色血栓,42例即刻恢复TIMI Ⅲ级血流,8例恢复TIMI Ⅱ级血流.均行支架治疗,术后前向血流均达到TIMI Ⅲ级,血管开通率100%.结论 PCI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装置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患者中能有效地减少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及远端栓塞,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即刻的远端心肌血流灌注,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

    作者:刘英;杨勇;杨胜利;罗建平;马东星;韩玮;刘惠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