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祁义霞;任光圆;董晓欣

关键词:健康服务, 健康管理与促进, 专业设置
摘要:本文通过对健康管理与促进概念内涵的界定,分析了《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在医药卫生大类中增设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的必要性,阐释了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体系的构建,并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为例,提出了在大健康背景下,卫生类高职院校开展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慢性病管理认知和能力培养的年级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状况的年级差异,为提高预防医学慢性病管理能力,改进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某部属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277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对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情况认知不足,对慢性病防控责任和管理能力培养必要性的认知趋于一致,都希望通过社区实践和临床技能培养提高自身慢性病管理能力.仅有24.9%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愿意从事慢性病预防的相关工作,从业意愿是影响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调查对象对于慢性病管理的认知情况不太理想,但知晓意愿较强;当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并不完全有利于本科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革新.

    作者:吴晶;吴溢帆;刘军安;梁渊;王齐;孙奕;卢祖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科类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科类研究生的生涯规划现状.方法 以上海市某高校2015届全体医科类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研究生对自己就业的优劣势等较为清楚,且普遍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然而,多数研究生并未实际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且在医学各细分学科研究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数研究生认为,应该在入学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是讲座,尤其是成功校友的讲座.在职业选择上,多数研究生首先考虑的是发展空间.结论 推进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加强研究生的自我认知、提早规划开展,并应该在医科细分专业间实现均衡发展.

    作者:白鸽;李颖;王盛;张镭;杨晓雯;于专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20世纪80年代初,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引入我国.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借鉴了美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①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师执照再注册挂钩;②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③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学时要求;④认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办单位;⑤医学学术团体为医师成功再注册提供支持;⑥限制继续医学教育的商业赞助;⑦多样化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方式.通过了解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及其成功经验,获得3个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完善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秀妇产科住院医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妇产科住院医师要经历严格的训练、耐受高强度的负荷,才能更好地协助上级医师完成临床各项诊治工作,维系广大女性健康.通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妇产科的实习经验和观察,归纳国内外在该领域新研究所发表的成果和相关文献,通过访谈交流及临床工作观摩指导等方式,结合妇产科导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优秀妇产科住院医师应当具备的团队精神、得道守信、积极高效、勤奋严谨4个方面的素质,具体分析了每个方面的重要性、特征、工作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培养和考核优秀妇产科住院医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何艺磊;李蓉;范大立;乔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地方医药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境与对策

    地方医药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难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顺利完成招生任务,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取得成效,地方医药院校应当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学科实力,通过明确招生专业范围、调整二级学科目录、完善考试内容和方式等完善跨学科招生体系.同时,积极争取招收优秀的推荐免试学生,加强与一流大学和医药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做好招生制度建设、招生队伍建设和招生宣传工作等,吸引优质生源和扩大生源来源.

    作者:王志斌;吴东方;梁韶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医学生和留学生学习动机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探讨研究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及其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教学实际应用和教育改革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00名医学生和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学习动机量表,分析中国医学生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并对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中国医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为(2.94±0.48)分、外部动机评分为(5.35±0.88)分,分别低于留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3.20±0.36)分、外部动机评分(5.54±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医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26.82±6.30)分,留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30.28±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低,留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高;自我效能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消极影响.

    作者:张云;杨小湜;于洋;王晶;刘宏娟;赵玥婷;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2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护士品管圈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和院内调研,调查护士撰写、发表论文的困难因素.品管圈开展了邀请专家辅导、圈员自学与交流、期刊信息收集、医院论文政策了解、论文经济奖励、建立论文查新与检索条件、订阅整理护理期刊和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等持续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论文撰写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护士论文投稿数、正刊录用篇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的科技核心期刊录用篇数、中文核心期刊录用篇数和普通期刊录用篇数高于实施前,但是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圈员科研能力进步情况自评,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和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在实施后均有提高,其中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与科研理论水平,促进护士论文撰写与发表.

    作者:杨贵云;郑超;李滕;刘霞;胡汉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材料学“融合临床”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分开进行教学,割裂了口腔医学知识的系统性.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融合临床”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的授课分散、整合到相关临床专业课程中,加强了口腔材料学与口腔临床的联系,同时编写出版了适合于该模式的教材.采用该教学模式后,教师在课堂上用于背景知识及相关临床概念讲解的时间减少了60% ~ 70%,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口腔材料学的考试成绩平均提高8.1%.

    作者:赵信义;唐立辉;李石保;龚旭;王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对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探讨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湖北民族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局部解剖学成绩及其对该课程学习相关指标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教学方法强化了局部解剖学教学实践,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谭刚;张莉;吴刚;谭文波;王振富;吴建清;陈龙菊;李国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担任外科学见习带教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在外科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陪)学员能否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方法 采取实验对照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基地规培学员及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各6人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将在医院参加见习的广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见习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由规培学员带教的为实验组,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带教的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接受两组不同师资授课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学生对其带教的规培学员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临床医师的评价,P<0.001.此外,带教的规培学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员所获评价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学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培学员在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教学效果与高年资医师无明显差别,能够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并且更受见习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作者:王军伟;赵伟;夏金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强医教协同 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本文作者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文章根据其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改编而成.本文从6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阐述了为促进医学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着力做好的7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张大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诊断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知识转化的特性,依据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模型,模型中设计了组织结构、学习目标、学习文化环境、信息技术支撑等要素,以保障教学活动的知识转化.此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翟倩倩;雒保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在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转化医学实验教学在医学生培养中日益重要.针对传统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医学生学习转化医学实验的现状,尝试将新的虚拟实验教学方式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合虚拟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和课程的特点,努力探索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80名本科生教学中进行展示、试用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98.3%的学生对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持肯定态度,82.2%的学生对其整体教学效果予以肯定.学生对于该课件在虚拟教学方式、实验技能掌握和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的教学效果的评分在3.64分~4.35分之间(满分为5分).学生对于该课件使用体会的评分在3.50分~4.12分之间(满分为5分);同时,学生提出了改进课件技术细节等意见.结论 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实验教学效果,使实验教学更为直观、更具有可感知性,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蒋平;周琼;余一旻;傅迎美;李春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校园的各个领域中,是现代医学院校发展的关键.在医学院校普遍使用管理软件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信息共享机制的研究和建立,既是对现行信息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也引发了管理职能的变革.本文在深入分析医学院校现有管理信息模块、系统工作状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服务功能、队伍培养和战略规划4个方面人手,提出了适合医学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作者:温晓磊;陈欣;张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汇总整理近年7所国内和7所欧美日等国外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了解国内外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分析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及重要性、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为优化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其整体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苑媛;张晶晶;文磊;李文霞;万毅;何婀妮;李晓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同济大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启动了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同济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从2011年开始,将招收的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实行“5+3”培养模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及毕业后状况的调查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为提升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改进方案.

    作者:钱曙蕾;赵苗苗;余佳;林琳;李金慧;李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预防医学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

    分析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克兰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关于对比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共检索出244篇文献,所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月.经过筛选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1539例教学对象,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12.0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考核方面两种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但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仍然不普及,且现有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教学效果.

    作者:姜红;许芳;范孟楠;杨敏;杨柳;黄宏伟;党少农;马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北医接收境外交换生参与临床轮转项目的管理与优化

    目的 比较中外接收境外交换生参加短期临床轮转的管理模式,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在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工作资料总结和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北医与其22所境外合作院校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管理中的异同.结果 北医的项目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规模较小、教学安排有待优化、申报机制落后、校内管理不尽完善、评估认证机制不健全、宿舍欠缺、安全和保险要求有待提高等问题.北医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设立临床轮转项目小学期、明确申报规定和要求、建立申报信息化系统、将境外交换生纳入校内人员统一管理系统、完善评估认证体系、提高人文关怀、审核必备的疫苗和保险材料以加强安全管理等.结论 接收境外交换生来华短期临床轮转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医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规模.

    作者:杜伟伟;刘焰葳;张蕾;孙秋丹;能伟刚;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模拟教学效果探析

    追踪和比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即住院医师轮转期间的表现,分析探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模拟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未来改进的方向,从而就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病例教案设计、高端智能模拟人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作者:梁书静;姜冠潮;张斯琴;叶辉;钱晓伟;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研究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与对策思考

    互联网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医学院校各年级研究生网络行为的深入调查探究,了解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的网络行为状况,掌握其网络行为特征,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与对策,引导教育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网络行为,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

    作者:赵晓英;丁云鹏;周丽霞;刘鸿齐;李汝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