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等护理专业学生厌学心理归因与对策

杜丽华;李梅;张玉洁

关键词:护理专业, 中专学生, 厌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护士学校同仁医院分校护理专业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个方面对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希望对提高中等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本研究从培养创新意识,组建实验教学小组、调整实验教学运行机制,修订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全新实验教材,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开放实验室和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高晓华;王朝旭;樊丽华;曹德品;陈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卫生检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探析

    课堂教学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卫生检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设计不合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从教学设计原理出发,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了三种教学类型,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金玲;聂尚丹;王长芹;杨凤荣;公维磊;周晖;张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高校教学名师段富津教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美护理教育《健康评估》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教材内容,结合国内护理教育的实际需要,为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教材建设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比较研究为主,辅以现况调查和文献回顾的.方法 ..结果 美国教材针对性和目的 性较强,中国教材在组织和内容上具有特色.学过健康评估课程的护士认为,教材内容中应该包括的4项内容分别为心理与社会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健康史采集、身体评估..结论 中美<健康评估>教材各具特色,在引入国外先进护理理念时,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同时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作者:张立力;张立静;颜斐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络教学在药理学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成功运用和不断推广,将网络教学模式应用到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表明,网络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的学习兴趣,提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将课堂讨论进行得更加充分,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慧媛;郝丽英;封瑞;赵金生;陈再兴;陈金宝;杨雄;于晓松;孙宝志;蔡际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评估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3名医护人员分组,使用复苏型安妮模型进行CPR培训、测试,在不同时段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 ..结果 参加培训人员的性别、施救者姿势、抢救时段对测试.结果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施救者在2分钟、4分钟抢救时的胸外心脏按压成功率有显著差异.培训后间隔3个月、6个月后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CPR测试,.结果 显示成绩无显著差异;间隔9个月、12个月后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CPR测试,.结果 显示成绩明显下降..结论 CPR在我院医护人员中的掌握情况不尽人意,需定期培训,时间以间隔6个月佳.施救者资历和疲劳因素均影响培训效果.

    作者:齐卫东;房兆国;汪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构建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泰山医学院从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树立全面的课常教学质量观,制定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动态信息采集与反馈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人手,对构建课常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韩子强;赵晓辉;徐惠;李伟;侯会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构建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临床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高质量医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同济大学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蕾;蔡巧玲;程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解构裘法祖院士医德风范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

    本文阐述了裘法祖院十医德风范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①第一个层面:献身医学,死而后已;②第二个层面:报效祖国,奉献一生;③第三个层面:视患如亲,鞠躬尽瘁.

    作者:陈安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研究生流行病学案例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整合的构想与实践

    本文对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整合流行病学案例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构想,并且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表明,整合后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鲍春丹;李鑫;田文静;王琪;袁重胜;杨宝田;赵亚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与CNKI建立知识链接促进教与学互动创新

    本文阐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国家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网络平台的改革实践,实现了精品课程自有资源的规范化,且首次尝试与学校图书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资源建立知识链接,培养了学生运用文献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并构建了教与学互动平台,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作者:王利敏;赵歆;陈家旭;游洪峰;姜占宇;王艳丽;关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例教学法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对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病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杨红梅;陈洁;王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信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文通过对现行医学信息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的分析,结合循证医学特点和继续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医学信息教学必须以信息素质为导向,突出时效性、实用性的.方法 学教学特征.

    作者:王建华;陆佳锋;杨红珊;余恩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八年制医学生心脏外科学轮转培训的探讨

    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培养过程中,心脏外科学是必修学科之一,但心脏外科工作性质的复杂性、特殊性常使初入临床的医学生望而生畏.为使他们在心脏外科学的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学教研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并付诸了实践,使他们在心脏外科学的有限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到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要求.

    作者:刘刚;廉波;解基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系统症状学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诊断学双语教学在首都医科大学已经实施了3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在分析体检诊断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神经系统症状学双语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高天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启发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神经病学见习考试成绩的评估,研究启发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中山大学2000级临床医学专业3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4组,分别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见习结束后,进行病例分析考试和操作考试,对考核.结果 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双盲法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的病例分析考试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尤其是定位诊断和操作考试的成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启发式教学法在解决疑难、能力培训和思维培养方面比传统教学法有明显优势..结论 启发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姚晓黎;盛文利;李洵桦;曾进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等护理专业学生厌学心理归因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北京护士学校同仁医院分校护理专业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个方面对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希望对提高中等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杜丽华;李梅;张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病理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基于实验室的局域网、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数字切片库,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对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新病理学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由大教室转移到实验室内,主讲教师不但系统讲授理论课,而且讲解实验课的标本和切片,留下部分时间由实习教师在实验室内指导学生观察标本、切片、讨论尸体解剖病例.对210名参与新教学模式的的调查.结果 显示,实验室的理论课的视听效果好于大教室的理论课,主讲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实习课的学习,且数字切片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冉令杰;陆敏;郭丽梅;邵宏权;宫恩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

    本文根据医学科学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科学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文属性这一特点,阐述了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龚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依托临床技能中心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作用初探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全新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该课程依托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中心,对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及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凡;吴丽萍;陈晓勤;施楚君;许杰州;杨棉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