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就业状况的归因分析

潘庆忠;张爱芹;牛田华

关键词:归因理论, 大学生就业, 分析
摘要:本文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对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归因风格与就业状况等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 显示,该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归因风格无相关关系;就业状况与文理科、性别无相关关系;归因风格与文理科无相关关系;归因风格与性别存在相关关系.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构建中医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及实践成效.

    作者:王宏;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角色扮演在护理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护理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专业189名专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评估课程学习,课后进行间卷调查,并对角色扮演展示课前后学生书写的护理病历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角色扮演展示课,77.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65.1%的学生认为收获大.学生在角色扮演展示课后书写的护理病历总分及各部分得分均高于课前的得分.经过秩和检验显示,除了日常生活型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护理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过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其护理病历的采集与书写能力.

    作者:姬萍;孙玉梅;林可可;李湘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与以授课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对心脏内科学不同病种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索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否相同.方法 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学习的200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56名学生组成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其余58名学生组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将期末考试试题按照心脏内科学疾病种类进行划分,分别统计PBL组和LBL组学生的得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对于内容涉及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的考题,P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LBL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心律失常相关试题的成绩,P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则明显低于LBL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教学方法不同,应当将PBL与LBL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波;李阳;王雅洁;张子新;徐峰;程颖;刘闺男;李学渊;胡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美国临床药学教育对我国药师培养的启示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区药店的激增,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需求巨大,而当前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定位于药品生产企业,以致其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本文介绍了美国临床药学教育起步早、执业药师业务要求明确、未来药学服务工作目标清晰的特点,提出了以美国临床药学教育为参照、改革我国药学教育的建议.

    作者:王玉强;张荣华;刘治民;蔡绍晖;蒋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是帮助医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教学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从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强化临床教学查房制度,建立有效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监督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临床教学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梅;徐米清;陶怡;叶子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分析与研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我国高等医学影像学教育25年的实践,探讨我国高等医学影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

    作者:张雪君;张云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开展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以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06级高职护理专业23班46名学生为实验组,高职护理专业22班49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并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4.6995、7.4526,P<0.01).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叶国英;沈开忠;葛炜;姚蕴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网络环境下内科学专题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为提高医学生主动获取有价值医学信息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内科学教学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条件,特别是内科学、病理生理学等精品课程网站,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即以某一疾病为专题、典型病案分析为引导,科学合理地安排授课时间及流程,病理生理学和疾病相关学科临床教师分别就该疾病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并迅即采用多种形式加以巩固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内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海蓉;巢升平;熊世熙;张颖;杨炯;雷红;陈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丰富人文价值向度: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策略

    通识教育在我国医学院校尤其是一些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具有人文价值向度的通识教育对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独立设置医学院校构建新型通识教育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作者:杨郧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学生专业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分析了北京大学医学生选择医学专业的动因、入学后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以及毕业后的打算等.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有关专业不够了解,受老师、家长的影响较大,考虑因素较多;部分学生入学后对专业满意度较低,对所学课程兴趣不足,影响将来在本专业的发展.建议重视医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不利的状况.

    作者:王翠先;王维民;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仿真牙列模型提高龈上洁治术教学效果的探讨

    目的 比较在牙周病学前期实习中应用仿真牙列模型结合离体牙模型与单纯使用离体牙模型进行龈上洁治术练习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北京大学2000级口腔医学专业46名学生、2001级口腔医学专业51名学生在牙周病学前期实习时各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000级学生中23人为实验组,23人为对照组;2001级51名学生中,25人为实验组,2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仿真牙列模型结合离体牙模型进行龈上洁治练习;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离体牙模型进行龈上洁治练习.由1名对分组情况不知情的牙周病学高年资教师从不同年级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中随机各选择30名学生进行洁治考核(每组包括2000级学生15人,2001级学生15人),由带教教师考核其余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对学生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用仿真牙列模型结合离体牙模型进行洁治练习的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单纯采用离体牙模型进行洁治练习的对照组学生的考核成绩(P<0.05).结论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牙周病学前期实习中应用仿真牙列模型进行龈上沽治练习,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康军;欧阳翔英;胡文杰;安娜;赵亦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学生外科学临床技能培训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的外科学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早期临床实践、临床实习操作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相关的经验和制度,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黄振超;邓美海;魏波;伦丽仙;卫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实验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多年不变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改革实验诊断学教学、更好地满足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师配置、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调整考核方法等教学改革举措,提高了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汉建;田虹;汤美安;温景芸;林文晖;郑永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以医学模拟教学为辅助平台构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整合课程的探索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受到较多限制.本文对以医学模拟教学为辅助平台的整合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于医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

    作者:蔡巧玲;褚旭霞;黄蕾;杨文卓;李元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本文通过剖析护理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进一步明确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并根据岗位群构建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模块、护理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设计,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与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教师队伍、校内外护理实训基地和教材等的建设,优化了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作者:付菜花;吴伟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情商与智商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本文探讨了情商与智商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广州医学院2003级五年制医学专业200名医学生分为新教学模式实验组和常规教学模式对照组,测试比较两组医学生的情商相关指标评分和智商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表明,实验组学生情商相关指标评分和智商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然,情商和智商是密切关联的.高等医学院校应当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加强对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情商教育.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高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医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测量、反馈及预测功能,首都医科大学开展了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学生小组访谈等,建立新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从回忆、解释、问题解决三个层次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建立新的记分方式和分数解释体系;新的学生考试综合评价成绩单,包括总成绩,每章成绩,主客观题成绩,回忆、解释、问题解决认知分类成绩,教师评语等内容;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程序化管理及成绩统计分析.在部分课程中的试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准确率高、重复性好,有利于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考试,有利于学生综合学力的构建和自主、有效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戴洁;付丽;吴云;刘贞;曾祥俊;王红霞;张立克;董小黎;蒋东桥;翁静;吕兆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探索并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长颢;赵艳;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构建卫生事业管理学实训系统的研究

    为了提高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构建卫生事业管理学实训系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构建实践系统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模块设计.通过实训系统的实施,使学生成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者,提高其管理素质,同时也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训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淼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法医病理学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

    本文探讨了法医病理学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法医病理学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法医病理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呼吁在培养法医病理学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法医病理学理论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借鉴美国法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及教学经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法医病理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谢英;易旭夫;曾恩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