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考试题型

刘永;齐素华;侯筱宇;张光毅

关键词:生物化学, 考试题型, 综合性试题
摘要:考试是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综合性是考试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保证.本文就医学院校本科生物化学考试的题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尤其是综合性试题,以探讨如何在各种考试中准确、全面地检验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估的初步探索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职业素养评估的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在职业价值、人际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4项指标上,被评估的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其中人际交流技能的优秀率高,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的优秀率低.实践证明,医学生职业素养评估方法是可行的,且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续岩;王维民;辛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现代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打破了传统的以病人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活动可重复、无风险、可控制且灵活多样,符合医学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使医学教育立足理论、强化实践、贴近临床,有助于在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和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具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

    作者:王春梅;张湘富;刘伟;赵岫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探析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培养、协和教育和自身努力.吴阶平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作者:董澍;冯佩之;董炳琨;罗慰慈;李立明;林长胜;管远志;胡志民;罗明普;刘德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均衡结合探析

    本文探讨了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的均衡结合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意义.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初期,严格强调规范化训练,禁止学生随意性操作;在后期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外科学操作基本功比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技能考试和临床实习中,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操作标准、熟练,受到了主考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缺一不可,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波;陈彧;周庆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本科教学评估中临床技能测试的意义和效果

    本文从临床技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对临床技能测试的反映等方面,阐述了对教学评估中有关临床技能测试工作的认识,并分析了临床技能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迟宝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吴阶平实践、思考、学习(知识)三结合思想的研究

    本文根据吴阶平现有论文资料,从理论构成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实践、思考、学习(知识)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实践、思考、学习(知识)的内涵与医学人才成长,三结合思想的意义,对吴阶平的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于书彦;郑超强;兰泓;贾明艳;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期培养的法律保护与规制研究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长学制医学生(七年制和八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都必须进行二级(或三级)学科轮转,即临床实践期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行之后,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期培养具有了执业医师法上的违法性,因此,应当区分执业医师法修改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并探讨解决之策,以便从法律上保障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期培养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兰秋;王力红;张英;吕兆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从英语测试史的发展看医学英语考试的改革

    本文从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和主要特征等方面简要地回顾了英语测试史的四个发展时期,指出交际测试法是英语测试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的介绍与分析,提出医学英语改革的思路:建立卫生系统人员医学英语能力标准,设定等级;整合目前卫生系统内的英语考试;新的卫生系统英语水平考试应该采用全新的理论框架,以先进的外语测试理论为指导,全面、综合地测评受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完善的测试方法,提出适合评估卫生系统人员英语水平的考试设计.

    作者:贾若君;席峥;轩海华;初明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根据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即采用特定的专业教材结合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双语教学力度,让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鲁云霞;张胜权;陈兵;周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

    为了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通过分析学生在骨科实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例如,安排高年资教师小讲课,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采用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的训练;组织骨科专题讨论;鼓励不同病组间学生加强交流以弥补各自病种的局限性;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安排实习内容;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上述做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对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临床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作者:俞永林;邹和建;李益明;高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创新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实践活动本身更加凸现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已经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同,但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寻求社会力量的全面支持,改进社会实践的运作方式,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与评价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等医学人才,我院率先在国内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采用综合的方式,按照人体的器官系统进行学科内容的综合和重组,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综合.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淡化了传统的学科意识,减少了理论授课的学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以及科研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培养开辟了空间,探索了一条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作者:李红玉;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议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考试题型

    考试是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综合性是考试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保证.本文就医学院校本科生物化学考试的题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尤其是综合性试题,以探讨如何在各种考试中准确、全面地检验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作者:刘永;齐素华;侯筱宇;张光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初探

    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对实施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的必然性、类型、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政;张默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综合性高校管理中的对策

    本文具体分析了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提出了综合性高校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的四个方面的管理对策;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探索了综合性高校对医学教育管理同中有异、求同存异的新方案、新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谢宏;马时荣;张梅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进行哮喘疾病教学的探索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为内科学中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实验组28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授课前后就有关哮喘疾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哮喘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学生得分情况:授课前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授课前(P<0.05).期末考试病例试题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两种授课方法均能提高医学生对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但是PBL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医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远期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孔灵菲;马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构建新型高职高专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探析

    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从确立先进的理念、引入科学的机制、营造人性的环境三方面人手,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