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综合性高校管理中的对策

谢宏;马时荣;张梅光

关键词:医学教育, 特点, 综合性高校, 管理, 对策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提出了综合性高校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的四个方面的管理对策;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探索了综合性高校对医学教育管理同中有异、求同存异的新方案、新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熠熠生辉

    本文阐述了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的如下要点:明确提出当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成长的规律;提倡自觉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走又红又专道路;强调认识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注重医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基础临床相结合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作者:周东海;贾明艳;郑超强;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构建新型高职高专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探析

    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从确立先进的理念、引入科学的机制、营造人性的环境三方面人手,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对专科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其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其自身的优势及规范的管理为儿科专科医师创造了良好的培训条件.北京市卫生局对培训基地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给子了高度的评价.

    作者:王玉燕;陈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

    在生理学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以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以学生为主体就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结果 显示,此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赵磊;李建华;许继德;刘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进行哮喘疾病教学的探索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为内科学中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实验组28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授课前后就有关哮喘疾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哮喘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学生得分情况:授课前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授课前(P<0.05).期末考试病例试题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两种授课方法均能提高医学生对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但是PBL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医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远期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孔灵菲;马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探析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培养、协和教育和自身努力.吴阶平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作者:董澍;冯佩之;董炳琨;罗慰慈;李立明;林长胜;管远志;胡志民;罗明普;刘德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目的 探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2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测试成绩和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周玉华;彭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结果 显示,该方法不仅能够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波清;刘士霞;孟玮;张玉梅;孙旭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国高校教学名师石玉秀教授

    石玉秀,女,1945年1月出生,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日本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电子显微学研究室主任.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放射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放射诊断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放射诊断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医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真正掌握各种放射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各种放射诊断学的检查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是放射诊断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提高放射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包括精选理论授课内容,注重影像分析方法的讲授,强调影像、临床、病理三结合以及X线、CT、MRI三结合,加强医学影像观察分析的实践,鼓励学生课后自学,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

    作者:张朝晖;孟悛非;叶姗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本科教学评估中临床技能测试的意义和效果

    本文从临床技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对临床技能测试的反映等方面,阐述了对教学评估中有关临床技能测试工作的认识,并分析了临床技能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迟宝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创新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实践活动本身更加凸现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已经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同,但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寻求社会力量的全面支持,改进社会实践的运作方式,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影响医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因素与对策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撰写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备考研究生和就业压力影响了论文的完成质量,知识能力的欠缺、选题来源的不同影响了学生投入精力的程度.结合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积极性的建议,包括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加强和改进论文选题工作等.

    作者:张玲;朱长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初探

    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对实施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的必然性、类型、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政;张默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了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制作办公流程,研制基于互联网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督查,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等.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决定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

    作者:马真;葛复生;杨英;黄静;张成兰;高子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康复医学的教学经验,对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康复医学课程应当由选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强调疾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教学中宜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朝辉;刘莉;周淑华;彭义香;郑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构建

    为了实现医学教育信息化和完善医学教育资源库建设,提高生理学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创建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作者:郑学芝;孙卫;李丽;张承玉;徐秋玲;刘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均衡结合探析

    本文探讨了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的均衡结合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意义.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初期,严格强调规范化训练,禁止学生随意性操作;在后期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外科学操作基本功比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技能考试和临床实习中,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操作标准、熟练,受到了主考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缺一不可,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波;陈彧;周庆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