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刃厚皮片移植外耳道成形术治疗外耳道外伤后瘢痕狭窄

潘兆虎;叶礼岳;陈敏芬;胡信

关键词:皮片移植, 外耳道成形, 术治疗, 外伤后, 瘢痕形成, 凡士林纱条, 生理功能, 纱条填塞, 皮肤损害, 增生性, 塑料管, 圆形, 压迫, 烧伤, 扩张
摘要:外耳道烧伤或外伤后,若外耳道皮肤损害达深Ⅱ°以上,会导致瘢痕增生性狭窄.早期在瘢痕形成前,用凡士林纱条及5-Fu纱条填塞压迫或用圆形塑料管扩张,可以抑制瘢痕形成,获得一个较好的外耳道腔,从而保证外耳道的生理功能.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诺昔康预给药预防阑尾牵拉反应效果观察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各种预防用药方法及措施的报道已不少见.作者在手术切皮前予氯诺昔康静脉推注,用以预防阑尾牵拉反应,并与传统用药芬太尼相比较,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立东;盛佩池;颜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乐维他静脉滴注致喉部水肿1例

    患者 女性,45岁,因黑便3d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经临床及内镜检查诊断为出血性胃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30~60 min),每天2次,疗程5d.

    作者:梁晶;曹高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佳治疗方法一直存在着争论[1].我们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在脑内镜和显微镜辅助下,采用小骨窗清除脑内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8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开宇;杨树旭;王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垂体卒中5例临床分析

    垂体卒中是指垂体因为出血或梗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垂体巨腺瘤的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急性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我科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虞军;杨小锋;刘伟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转铁蛋白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转铁蛋白(TRF)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9例IM患儿按有无临床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5例)和无肾损害组(34例),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两组RBP和TRF.结果 两组TRF和RBP均升高,但肾损害组较无损害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无肾损害组中,TRF、RBP同时升高者27例,RBP升高而TRF正常者3例.本组中临床肾损害率为12.82%(5/39);肾脏总损害率(临床肾损害+早期肾损害)为89.74%(35/39);早期肾损害率为76.92%(30/39),在无肾损害组中占88.23%(30/34).结论 IM大多数有肾损害,检测TRF和RBP可作为IM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并可根据其变化评估肾损害的恢复情况.此外,联合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部位和程度.

    作者:沈道江;蒋群;叶芳;沈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戊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戊型肝炎抗HEV E2IgM、IgG酶联免疫试剂(捕获法)在戊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26例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抗HEV E2IgM、IgG检测,同时对226例患者进行上海科华抗HEVIgM、IgG试剂平行检测.结果 抗HEV E2IgM ELISA试剂在226例肝病患者中检出43例阳性,阳性率为19.0%.上海科华试剂在226例肝病患者中检出45例抗HEV-IgM阳性和/或抗HEV-IgG阳性,阳性率为19.9%,与抗HEV E2IgM ELISA试剂检测结果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EV E2IgM阴性、抗HEVIgG阳性的99例临床诊断考虑戊型肝炎既往感染病例中,上海科华试剂检出16例抗HEVIgG阳性,占16.2%.结论 抗HEVE2 IgM ELISA试剂用于戊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检测灵敏准确,是一个较好的HEV近期感染指标.万泰抗HEV IgG试剂在戊型肝炎既往感染的诊断上具有准确、敏感的优势.

    作者:江宇;刘刚;陈永平;龚玲;李骥;田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椎椎前间隙感染3例误诊分析

    颈椎椎前间隙感染少见,由于其位置深在,可在颈筋膜间隙内蔓延,故容易被误诊为落枕、寰枢椎半脱位、颈椎病,临床诊断常有困难.此外,颈部筋膜间隙的解剖关系复杂,也影响临床早期诊断,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我科近期收治3例,均曾误诊,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乐增年;欧阳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使许多临床诊断困难的病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治.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870例急腹症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斌;蔡秀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适宜效应室靶浓度的研究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异丙酚是门诊无痛人流术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目前大多数医院主要采用手控输注的方法来进行麻醉,但可控性较差.

    作者:邵瑾;丁波;李峰;刘叶挺;蒋惠丽;夏奕;夏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式Distal Jet矫治器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

    因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常出现上前牙区轻、中度牙列拥挤,如无严重骨性畸形及生长型异常,临床上常采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方法来获得间隙,以解除牙列拥挤,改善上下颌磨牙关系.

    作者:王佩丽;徐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疗效观察

    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终末期的佳治疗选择,但其费用昂贵,供肾来源有限,而且也不适用于早、中期的CRF患者.因此,探讨一种延缓CRF进展的方法十分必要.有学者报道,低蛋白饮食和维持足够热量可延缓CRF的进展[1];亦有报道低蛋白饮食配合开同治疗可延缓CRF的进展[2].

    作者:曾淑云;陈深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膝关节以下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下肢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采用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并与硬膜外阻滞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志伟;沈文生;朱晓沔;何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对冠心病患者术中QT离散度的影响

    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肌各部分复极化不均一的程度,临床上可以预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脏病患者的预后.麻醉、手术操作、缺血、缺氧及电介质变化都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化,从而导致QTd改变.

    作者:郑冬明;祝胜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第三代喉罩在脑动脉瘤微导管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

    喉罩是一种兼面罩和气管插管功能的新型维持人工通气装置,有关其在经DSA行脑动脉瘤微导管栓塞术中的应用国内少有报道.

    作者:林仙菊;项海飞;何海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25例报道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该术式在腹部远距离操作更具优势,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2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军;李嘉根;李智涛;方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切排法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研究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后易形成脓肿,传统治疗方法是行脓肿切开引流,但往往会出现病程迁延.自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200例耳前瘘管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对照组)和改良切排法(试验组)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高云;汪审清;沈强;郭丽明;戈言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情况分析及建议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优化城市卫生资源,落实卫生工作方针,提高卫生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996年Gagner[1]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腔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2]进行了世界首例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均获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从此结束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必须在颈部留下疤痕的历史.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我院行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宏钧;张静霞;王跃东;姜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9例尖锐湿疣(CA)组织和26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COX-2、Bcl-2蛋白检测.结果 COX-2、Bcl-2基因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的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未发现Cox-2与Bcl-2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COX-2、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CA的发生发展相关,CA的发病可能与Cox-2、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程度有关.

    作者:刘启真;陈向敏;叶晓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例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5%~1.7%.PCNSL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在幕上,文献记载幕上与幕下比为1.1~9.5∶1,大约50%的PCNSL发生在大脑半球,后颅窝约占10%~30%[1].

    作者:杜权;张建民;李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