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适宜效应室靶浓度的研究

邵瑾;丁波;李峰;刘叶挺;蒋惠丽;夏奕;夏云

关键词:人工, 流产术,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 无痛人流术, 育龄妇女, 手控输注, 麻醉药, 补救措施, 异丙酚, 可控性, 医院, 门诊, 方法, 避孕
摘要: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异丙酚是门诊无痛人流术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目前大多数医院主要采用手控输注的方法来进行麻醉,但可控性较差.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Ki67和survivin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与细胞的增殖失控有关,特别是与G1期启动失控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凋亡受到抑制有关系.Ki67是反映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而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本文分别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骨髓Ki67和survivin表达情况,以及经过化疗后缓解它们的表达来探讨其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施国英;施德金;陈永坤;姚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次尿棘红细胞检查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价值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根据血尿来源可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由于两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疗原则亦不同.除常规病史、生化、免疫学、影像学及肾穿刺活检外,尿红细胞形态的观察是初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十分有效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浙涌;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视为人工休克过程,因为降温、血流减少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会损害心、肝、肾、肺等脏器.有报道指出94%的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瓣膜病变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大多有肝淤血的表现,如何加强这类患者的肝功能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洁;陈志斌;金孝梁;叶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氯诺昔康预给药预防阑尾牵拉反应效果观察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牵拉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各种预防用药方法及措施的报道已不少见.作者在手术切皮前予氯诺昔康静脉推注,用以预防阑尾牵拉反应,并与传统用药芬太尼相比较,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立东;盛佩池;颜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显影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18例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和15例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1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内动脉轻度狭窄3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15例.15例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作为检测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可靠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和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革;邵大宝;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胆总管远端穿通伤致严重腹膜后隙感染的治疗

    施行胆道探查术有可能导致胆总管远端穿通伤致严重腹膜后隙感染.随着EST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胆总管远端穿通伤也不少见.近2年来我们诊治3例胆总管远端穿通伤致严重腹膜后隙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沈新江;冯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996年Gagner[1]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腔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2]进行了世界首例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均获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从此结束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必须在颈部留下疤痕的历史.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我院行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宏钧;张静霞;王跃东;姜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式Distal Jet矫治器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

    因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常出现上前牙区轻、中度牙列拥挤,如无严重骨性畸形及生长型异常,临床上常采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方法来获得间隙,以解除牙列拥挤,改善上下颌磨牙关系.

    作者:王佩丽;徐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0例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5%~1.7%.PCNSL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在幕上,文献记载幕上与幕下比为1.1~9.5∶1,大约50%的PCNSL发生在大脑半球,后颅窝约占10%~30%[1].

    作者:杜权;张建民;李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性脑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佳治疗方法一直存在着争论[1].我们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在脑内镜和显微镜辅助下,采用小骨窗清除脑内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8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开宇;杨树旭;王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转铁蛋白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转铁蛋白(TRF)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9例IM患儿按有无临床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5例)和无肾损害组(34例),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两组RBP和TRF.结果 两组TRF和RBP均升高,但肾损害组较无损害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无肾损害组中,TRF、RBP同时升高者27例,RBP升高而TRF正常者3例.本组中临床肾损害率为12.82%(5/39);肾脏总损害率(临床肾损害+早期肾损害)为89.74%(35/39);早期肾损害率为76.92%(30/39),在无肾损害组中占88.23%(30/34).结论 IM大多数有肾损害,检测TRF和RBP可作为IM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并可根据其变化评估肾损害的恢复情况.此外,联合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部位和程度.

    作者:沈道江;蒋群;叶芳;沈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纳洛酮抗家兔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其自由基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及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探讨纳洛酮抗神经细胞凋亡的Caspase-3及自由基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分别于致伤后给0.9%氯化钠注射液及大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在致伤后0h、6h、1d、3d、7d、11d和15d检测血红细胞内SOD活性(自氧化抑制法)及LP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比色分析法),在致伤后15d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神经细胞(TUNEL法)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SP法).结果 大小剂量组家兔脑组织凋亡及Caspase-3表达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7个时间段,大小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血红细胞内SOD活性和LPO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而自由基可能未参与作用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膈径路治疗老年人贲门癌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然寿命的延长,老年贲门癌患者日渐增多.其手术治疗价值已得到肯定[1],但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5月采用腹-膈径路手术治疗7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李明;周星明;陈奇勋;严福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他克莫司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初步探讨他克莫司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情况.方法 建立右肾切除、左肾动脉阻断45min的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肾脏血供恢复时间、血肌酐变化情况以及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解除血管阻断后肾脏血供恢复时间为(186.7±53.8)s,实验组肾脏血供恢复时间为(72.0±30.6)s,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肌酐较基础水平有轻度升高,但一直维持平稳状态,在3d时恢复原有水平;实验组的病变程度比对照组减轻,在手术后的12h即可观察到有小管细胞再生,7d时肾小管细胞增生明显,纤维化灶少见.结论 他克莫司有改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陈光耀;梁廷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23例腹腔镜治疗分析

    Mjrizzi综合征发生率低,临床少见,诊断困难.因局部解剖变异,术中容易损伤胆管,术后易发生胆漏、残余胆囊结石、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1997年至2005年间,我们应用腹腔镜治疗了Mirizzi综合征23例,报道如下.

    作者:费伦;吴丹;楼健颖;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内文献中氟喹诺酮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综合分析

    氟喹诺酮(FQNS)是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体内分布广、在体内药物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血半衰期长、使用方便、疗效良好等特点,10余年来已成为发展快的化学合成抗菌药.

    作者:蒋兴强;叶咸钰;杨水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5%~6%[1],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其发病率呈不断增加趋势.发生该类损伤后,股骨颈骨折在初期常被延迟诊断或漏诊,发生率为19%~50%[1-2].

    作者:洪正华;陈海啸;洪华兴;林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感染并发症防治探讨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命原因是感染,如何合理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现阶段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伊伦;张华滋;陈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常发生于绝经期后妇女,多为单侧,其病因为感染、外伤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鼻泪管阻塞[1].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采用泪道探通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

    作者:邵同洲;黄庆琳;丁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0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年浙江省麻疹爆发流行,年龄分布上出现双峰现象,即5~8个月大婴儿及成人(20~40岁青壮年)麻疹的发生比例显著增加.

    作者:盛棋跃;付跃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