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刘微波;禹华良;李惠春

关键词:奥氮平, 氟西汀,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32例和单用奥氮平组30例,两组均以PANSS量表减分情况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共观察8周.结果 (1)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与单用奥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为90.63%和73.33%(P>0.05),显效率为75.00%和40.00%(P<0.01).(2)PANSS总分减分及PANSS阴性因子分减分在第2、4、8周末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均优于单用奥氮平组(P<0.05或0.01).(3)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单用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尿崩症及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患者 女性,57岁,农民,因体重下降10月,多尿多饮伴视物模糊5月于2004年3月31日入院.患者过去10月体重下降10kg余,无食欲亢进,无怕热多汗,无心悸等;近5月来,多尿多饮明显,尿次增多达每日20余次,每次约250~500ml;日饮水量约4热水瓶(约7500ml).

    作者:俞孝芳;张哲;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炎症性肠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syndrome,IBD)是指病因未明的一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况--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患者家族特别是直系亲属UC和CD的发病率分别为常人的15、30倍[1].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和临床实践表明IBD和遗传有密切关系,通过定位克隆方法寻找易感基因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据初步估计大约涉及10~20个基因.现本文就IBD的分子流行病学作一综述.

    作者:王子薇;宁建文;季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鞍区常见肿瘤26例影像学分析

    鞍区肿瘤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颅内肿瘤,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0%[1-2].其种类和成人有较大差异,成人鞍区肿瘤以垂体瘤为主,可达54.8%,而儿童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为常见,可达54.0%[2].影像学多有异种同像或同种异像表现,给儿童鞍区肿瘤定性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提高对儿童鞍区肿瘤的认识,笔者对26例鞍区肿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及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儿童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能力,以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白光辉;邹爱国;严志汉;虞志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分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肺内为特征的少见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1-2].本文回顾性分析21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徐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IE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

    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以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组成的CHOP方案至今仍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但仍有复发及对此方案治疗耐药,而绝大多数患者终会死于肿瘤.目前对复发或难治的中高度恶性患者尚没有标准的解救化疗方案,我科采用MIE方案治疗16例CHOP方案化疗失败或复发的中高度恶性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芬芝;毛力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克罗恩病35例诊治分析

    克罗恩病(Crohn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消化道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治疗难以根除,常因慢性腹痛、腹泻及肠瘘、肛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克隆恩病35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

    作者:曹群奋;虞朝辉;陈春晓;厉有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32例和单用奥氮平组30例,两组均以PANSS量表减分情况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共观察8周.结果 (1)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与单用奥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为90.63%和73.33%(P>0.05),显效率为75.00%和40.00%(P<0.01).(2)PANSS总分减分及PANSS阴性因子分减分在第2、4、8周末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均优于单用奥氮平组(P<0.05或0.01).(3)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奥氮平合用氟西汀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单用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微波;禹华良;李惠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叶酸浓度增高巨幼细胞贫血1例

    患者 男性,68岁,农民.胸闷、心悸1年余.长期偏食,偶有吸烟、饮酒.查体:精神软,神志清,血压145/90mmHg,贫血貌,舌略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听诊无殊,心界略向左下扩大,心音强,心率91次/min(休息状态下),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明显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未引出阳性体征.查血常规:WBC、PLT正常范围,血红细胞(RBC)2.67×1012/L,Hb85.4g/L,红细胞压积0.26,平均红细胞体积103.48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2.69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21.14g/L,红细胞分布宽度16.72%.

    作者:江锦红;於伟民;李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谱临床分析

    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常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感染比例有所下降,而病毒感染明显增多;在温州地区冬春季和夏秋季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呈一定的季节性流行趋势,为探讨温州地区儿童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情况,本院对拟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以了解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

    作者:周晓聪;徐强;董琳;陈小芳;罗运春;李昌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卡特尔16项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对15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在生理脱毒后进行卡特尔16项人格特征(16PF)测评.结果 16PF因子分中,海洛因依赖组在乐群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的分值高于常模,而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的分值低于常模.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海洛因依赖者比较,16PF因子T分有统计学差异,次级人格因素和特殊人格因素因子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严重的人格偏差,主要表现为人格不成熟和焦虑、抑郁倾向.

    作者:李德强;李旭娟;黄满丽;胡少华;魏宁;许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男女皆可发病,但主要见于育龄女性,男性远较女性少见,且误诊率较高.为探讨男性SL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男女两性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楼波;郑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立卧位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临床上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点,常见的分型包括有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APA患者手术能够治愈,而IHA患者往往手术疗效不佳,多考虑药物治疗,因此进行术前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外科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立卧位试验回顾分析,分析该试验的术前分型诊断价值.

    作者:阮园;沈建国;童钟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RCP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是当前诊断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近30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ERCP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等.尤其是急性胰腺炎,为ERCP的严重并发症.如何经济、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的急性胰腺炎是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近年来亦有大量各类药物预防的报道.本文将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药物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胡琼舸;蔡建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病死率较高.脑梗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于2004年1~12月应用前列地尔(alprostadil,异名前列腺素E1,商品名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仕慧;魏瑞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遗传易感性、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方法 IBD患者共52人,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32例,克罗恩病(CD)组20例.TNF-α-308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评估IBD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结果 UC和CD组TNF1、TNF2两种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D患者中,TNF2型的CRP水平(21.40±10.56mg/L)较TNF1型(11.47±6.02mg/L)显著增高(P<0.05),TNF2型中,中重度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的患者所占比率高于TNF1型携带者(P<0.05).结论 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为炎症性肠病的非遗传易感因素,而与其活动性、病情严重程度相关,TNF2等位基因频率的增加预示IBD的活动及疾病的更严重

    作者:项利娟;陈春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钠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反复急性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为了进一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对40例病程1年以上哮喘患儿,在吸入布地奈德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商品名顺尔宁)口服治疗,在预防急性发作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冬莉;崔敏娴;张源;余峰;熊江波;夏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液CEA、β2-MG测定与疣状胃炎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VG)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用酶标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VG伴肠化、50例VG不伴肠化患者胃液CEA(癌胚抗原)、β2-MG(β2-微球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Ⅰ(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患者)、Ⅱ(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患者)比较.结果胃液CEA浓度在VG伴肠化、不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Ⅱ胃液CE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β 2-MG浓度在VG伴肠化组、不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β 2-MG浓度在VG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Ⅱ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CEA浓度可能与疣状胃炎癌前疾病有一定关系,测定胃液CEA对癌前疾病的监测和辅助诊断有一定临床的实用价值;测定胃液β 2-MG对肠化癌前病变的监测和辅助有一定临床的实用价值.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温州地区近7年精神病司法鉴定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例分析

    我院从1997年开始被省人民政府指定为温州地区唯一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医院.此后开始接受温州地区公、检、法、司送鉴的案件.近7年共受理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事件107例.本文对近7年温州地区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例的一些特征作一分析.

    作者:石华孟;郑昌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大隐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优越性.方法 2003年9月至2005年1月对46例单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大隐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与2002年9月至2003年10月32例行经皮股静脉穿刺途径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大隐静脉途径组切口长度(1.4±0.2)cm,无一例术后发生局部皮下血肿,仅1例术后发生术侧股静脉血栓形成;经皮股静脉穿刺途径组切口长度(0.4±0.1)cm,术后发生局部皮下血肿9例,股静脉穿刺处血栓形成7例.经大隐静脉途径组局部皮下血肿和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经皮股静脉穿刺组明显为低(P<0.05或0.01).结论经大隐静脉途径是一种可选择的全新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与经皮股静脉穿刺途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更为安全.

    作者:张延祥;张强;娄尧强;孟路阳;王晓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是一种前炎症因子,由David等在研究中发现,因其能抑制巨噬细胞在体液中的移动而得名.随着体内MIF蛋白分离、纯化和MIFcDNA克隆的成功,人们对MIF的认识逐渐深入.近年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e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望成为狼疮治疗的靶点.以下将对MIF在免疫反应中的多种作用及与SLE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郭学华;吴华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