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青碧;张华;王希罕;刘月
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开展留学生医学教育,徐州医学院针对留学生临床理论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采取编制留学生教学大纲、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临床理论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等手段,提高了留学生临床理论教学的效果。
作者:袁宝强;张鸣;陆召军;刘慎军;郑葵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带教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专科护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带教可显著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荣青碧;张华;王希罕;刘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介绍了对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在制定实验记录规范的基础上,实行导师、院系、学校三级立体管理制度,对于研究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获得更为可靠的实验结果、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侯延斌;陈怡婷;谢鹏;李情;陈地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当前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未能满足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理论课程、轻技术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在此结合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提出扩充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实施研究生课程二级管理体制;明确不同培养流程及课程名称;注重研究生课程师资建设;完善研究生课程评估体系等建议。
作者:周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思维是建立在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基础上,对疾病诊断的总结、分析、判断过程。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可以避免以偏概全或对疾病分析的遗漏。在临床实习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将使医学生在临床技能运用上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王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我校在医学法语双语教学中,利用多种语言的关联效应,有效地运用了英法语类比教学(又称三语教学)。鉴于在医学领域英语和法语可谓近亲,两者从渊源至现代医学的应用均有关联和雷同之处,运用语言类比在医学院校进行法语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引申出在各专业的双语教学中运用多语种效应进行双语教学乃至多语教学的思路。
作者:许涛;杨晓静;姚畅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语料库工具及统计学手段,调查分析医学文本中的高频医学词汇、词素和词块。高频医学词汇、词素和词块的筛选与调查分析有助于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让学生优先学习高频医学词汇、词素和词块,节约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连柱;王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以往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解在本质上是静态的,未能体现动态的历史性思维向度。这种缺陷造成内含于现代医学模式中的革命性观念难以彰显。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以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为立足点加以解读,才能深刻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王力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校专业评估工作已经历了零星实践、试点和逐步推开3个阶段。在此就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评估标准体系提出初步设想,期望可以为提高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医药综合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提供科学的、可行的和实用性的专业评估标准。
作者:刘颜;刘晓凤;蒋君好;李勤耕;秧茂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哺乳动物中,Hedgehog( Hh)信号通路在器官发育、维持成熟组织的内环境稳定、慢性炎症中的组织修复和癌症发生等多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髓母细胞瘤、皮肤基底细胞癌、乳腺癌等肿瘤的发生与Hh信号通路的激活关系密切。在此就Hh信号通路的构成、作用特点以及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隆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许多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认为免疫功能异常与之密切相关。Toll/IL-1 R信号转导通路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近发现的Tollip作为该通路的接头分子,发挥负调节因子的效应。因此,深入了解Tollip并进一步研究其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为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作者:陈维英;李龙江;汤为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世界教育的空间一体化,以及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始积极探索改革医学教育过程的新思路、新办法。然而,由于俄罗斯高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致使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可加深人们对俄罗斯高等医学院校的了解,加强中俄两国高等医学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马华;王红;李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物理诊断技术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水平,实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路径,就高职院校物理诊断技术精品课程的相关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孙玉敏;于三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启发、故事启发、对比启发、联想启式等方式培养医学生思维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玉霞;陈瑞玲;孙凤娥;朱凤林;于春涛;张瑞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PBL的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缓解和应对学习压力。
作者:樊宏孝;孙鹏;邹丽琴;黄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介绍了人文关怀的护理内涵、测量工具,并从3个方面介绍了其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杨相梅;潘龙芳;徐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维生素D做为一种类固醇类激素,在体内以其活性代谢产物l,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 OH) 2D3]发挥生物学效应。它除在体内对钙磷的代谢有调节作用外,尚可抗肿瘤。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具有抗炎效应,该效应与其抗肿瘤作用密切相关。现就维生素D的抗炎-抗癌新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袁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考试试卷中引入时事案例,要求学生从药理学角度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考试后将所有的观点汇总反馈给学生,然后集体讨论答题思路,达成共识。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画;陈豪;张群;雷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善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师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全方位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作者:朱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适应检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在前期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基础上,针对检验专业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检验专业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行专职教师课程负责人制。实施3年来,该课程的教学组织更加有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增多,教学效果明显。专职教师课程负责人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作者:冯文莉;尹一兵;翁亚光;涂植光;朱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