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朱克刚;卢娟;潘龙瑞;龚新荣;于龙顺;李文春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PBL的效果。结果显示,PBL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缓解和应对学习压力。
作者:樊宏孝;孙鹏;邹丽琴;黄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探讨儿科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方法,制定儿科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其经过3年临床技能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儿科住院总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意识和责任感,综合素质良好,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成为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在教研室的具体实践中,培养出两届儿科长学制毕业生均达到培养目标。
作者:傅晓燕;谢晓恬;唐晋清;蒋莎义;魏东;李福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完善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师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全方位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作者:朱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是教学师资的匮乏。从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和现状出发,在双语师资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做法:示范性授课、临床工作中渗透英语培训、带教留学生、编写双语教材、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作者:王奕;严海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金盘集成管理系统中2001-2010年的中文图书流通次数和订购情况进行分析,对近10年的流通需求与馆藏配置进行相关性、差异性分析。
作者:陈麓;谢丹玫;金蕾;吕会群;翁淳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考试试卷中引入时事案例,要求学生从药理学角度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考试后将所有的观点汇总反馈给学生,然后集体讨论答题思路,达成共识。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画;陈豪;张群;雷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启发、故事启发、对比启发、联想启式等方式培养医学生思维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玉霞;陈瑞玲;孙凤娥;朱凤林;于春涛;张瑞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难产教学内容是产科教学的核心,针对当前教育环境探索多媒体结合PBL教学,以利于解决留学生难产教学面临的困境。难产教学模式在设计上应遵循以病例为主线、以问题为引导、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原则。该教学模式得到大多数留学生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常淑芳;朱轶;华媛媛;熊正爱;孙江川;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适应检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在前期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基础上,针对检验专业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检验专业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行专职教师课程负责人制。实施3年来,该课程的教学组织更加有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增多,教学效果明显。专职教师课程负责人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作者:冯文莉;尹一兵;翁亚光;涂植光;朱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我国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呼吸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多种因素对实习质量有重大影响。在此着重探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者:彭丽;陈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带教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专科护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带教可显著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荣青碧;张华;王希罕;刘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生殖医学是本世纪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我国生殖医学教育起步晚,进展缓慢,明显滞后。招收生殖医学专业的院校都是自定课程、自编大纲、自编教材,影响了教学质量,急需编写一套国内高水平的生殖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在此从教材编写的必要性、主要思路、组成、编写原则和基本内容几方面,对生殖医学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进行了论述。
作者:李质馨;王柳行;任旷;徐冶;田洪艳;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而且还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课堂中通过采用精彩的导入,实施多媒体教学,引入融合性实验,结合临床病例的“兴趣教学”;积极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兴趣,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明秋;王莹;杨春壮;赵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对如何提高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进行思考。强调教师、学生要共同重视教学工作,更认为依托学院学科优势,使妇产科实习更接近临床;其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周齐;王凤英;龙晓宇;幺宏彦;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许多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认为免疫功能异常与之密切相关。Toll/IL-1 R信号转导通路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近发现的Tollip作为该通路的接头分子,发挥负调节因子的效应。因此,深入了解Tollip并进一步研究其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为慢性炎症和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作者:陈维英;李龙江;汤为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实践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医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时代意义,积极探索构建科学有序的实践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有助于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作者:吴小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对支气管镜技术的认知程度、支气管镜技术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方法 对临床本科实习医师进行系统的支气管镜技术理论知识讲授、支气管镜技术操作训练,并作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支气管镜技术的学习,医学生在呼吸系统解剖、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诊断、支气管镜技术的操作技能、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明显提高。结论 支气管镜技术引入临床教学,能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质量,有助于丰富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吴金星;吴亚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校专业评估工作已经历了零星实践、试点和逐步推开3个阶段。在此就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评估标准体系提出初步设想,期望可以为提高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医药综合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提供科学的、可行的和实用性的专业评估标准。
作者:刘颜;刘晓凤;蒋君好;李勤耕;秧茂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学生理学实验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小组活动观察生物体的功能及规律,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践和思考能力。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称为情志,包括情感和意志。将情志培养融人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曹春燕;谢冬萍;汪海宏;徐国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机能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在机能学实验课双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就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学生和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双语课件的制作、双语实验内容的筛选、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实验课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作者:秦燕;李耀华;吴建新;周萍;苏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