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红
目的了解学生对现有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培养模式中各环节的满意度.方法问卷调查并依据年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质量控制都需完善:要近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机会,确保实践效果,严格质量控制.结论需针对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使其不断完善.
作者:刘艳青;王心如;高素琴;倪春晖;喻荣彬;魏世敏;凤尔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自身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与改革尝试提出,应加强和提高科研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创新激励机制,并保证科研工作的完整性和长期性.
作者:范丹瑞;伍群;杨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介绍网络多媒体的构建及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资源库主要内容、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并结合国内外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和绛验,分析网络多媒体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邓晓娟;张伟国;王毅;熊坤林;陈金华;陈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阐述加强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广东药学院应准确定位、跟进形势,并采取多种措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办学特色.
作者:汪卓赟;孟民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根据医药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路,选取基础医学课程中与护理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医用形态学基础>和<医用机能学基础>,实施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获得了一些经验,并为基础医学课程进一步整合提供实践依据.
作者:邱烈;刘启蒙;郭兵;黄琼;刘家英;杨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从教学管理、教材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等角度对留学生眼科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目的在于提高留学生眼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康刚劲;吕红彬;徐梅;牟琳;李友谊;余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阐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医学生毕业考试的应用.总结OSCE考试的考前准备工作和流程,分析OSCE存在的问题和学生OSCE考试情况,提出完善OSCE考试和促进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者:周燕红;王瑶芬;高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儿科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培养实习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制定相应对策,并进行试验性教学改革,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比传统组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孙允霄;李有杰;吴福玲;朱淑霞;李晓梅;林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班(141人)第二章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五章采用PDG教学模式;B班(150人)第二章采用PDG教学模式,第五章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DG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评分、课堂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本章节得分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1).结论 PDG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陈才;洪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师资力量四方面比较中外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加强我围高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陈颖青;陈少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Seminar是一种基于问题和课题组织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卫生管理类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应用Seminar学习模式的实践表明,它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作者:高启胜;王淑翠;朱国清;任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阐述了实验室及设备资源整合、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资源整合对教学保障工作的要求.将新的教育技术成果引入教育训练之中,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牵引、带动教育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作者:任俊峰;王刚;王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普通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兴趣非常重要.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医学展望演讲比赛,是一种形式活泼的兴趣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培养查阅文献、归纳综合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彭惠民;胡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免疫学教学内容包括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部分,在此结合免疫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出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教学衔接与知识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纵向课程群为特点的免疫学教学团队,促进免疫学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丁剑冰;马秀敏;魏晓丽;王松;于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重要时期,是由医学生到住院医师的必经之路.因此,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堵养尤为重要.以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契机,进行改革临床技能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理;郑维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开拓性、独创性心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的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着重探讨如何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作者:刘涛;邓平基;孟晓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针对医学遗传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应用引入科研思维新型教学法,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医学知识,了解医学前沿,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政;彭惠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遵循医学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依据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以高起点、专业化、重点突破方式发展医文交叉、具有相对优势的边缘学科,切实遵循不同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完善领导机制、转变管理思路、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把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考虑,是地方医学院校多科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韦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合并后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行政层级增加致使管理效率降低,综合大学管理过程中忽略医学学科自身特点以及医学与非医学学科交叉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为了探索独立办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子,本研究以独立办学医科大学的视角,从学科建设的背景、可行性、构建原则、融合方案等方面,探索了独立办学医科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为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范耿;邢晓辉;常军武;周增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非技术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首要条件.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都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作者:吴海峰;张明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