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科层次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邱烈;刘启蒙;郭兵;黄琼;刘家英;杨红

关键词:护理专科, 基础医学, 课程整合
摘要:根据医药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路,选取基础医学课程中与护理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医用形态学基础>和<医用机能学基础>,实施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获得了一些经验,并为基础医学课程进一步整合提供实践依据.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颈椎病网络化教学初探

    针对针灸推拿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开展颈椎病的网络化教学尝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用图片、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手段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并开展课后教学质量视频化监控,及时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确保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结合对预防专业教学改革需求与效果的调查评价,对环境卫生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课程教学以及现场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适宜的环境卫生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学院校发展相关学科的理论探讨与战略思考

    遵循医学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依据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以高起点、专业化、重点突破方式发展医文交叉、具有相对优势的边缘学科,切实遵循不同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完善领导机制、转变管理思路、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把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考虑,是地方医学院校多科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韦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学科建设

    阐述加强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广东药学院应准确定位、跟进形势,并采取多种措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办学特色.

    作者:汪卓赟;孟民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Seminar学习模式在卫生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Seminar是一种基于问题和课题组织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卫生管理类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应用Seminar学习模式的实践表明,它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作者:高启胜;王淑翠;朱国清;任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普通生物学》课程中的兴趣教学方法探讨

    <普通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兴趣非常重要.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医学展望演讲比赛,是一种形式活泼的兴趣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培养查阅文献、归纳综合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彭惠民;胡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要想使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高等院校在全国众多同类院校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应理性分析市场需求,正确看待医学相关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合理制定招生计划,着力培养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张向阳;唐金华;刘涛;陈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学生对现有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培养模式中各环节的满意度.方法问卷调查并依据年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质量控制都需完善:要近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机会,确保实践效果,严格质量控制.结论需针对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使其不断完善.

    作者:刘艳青;王心如;高素琴;倪春晖;喻荣彬;魏世敏;凤尔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反思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从健全监控组织体系、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检查与评估及加强信息反馈与调控几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但在监控目的和监控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魏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材内容改革

    针对临床药学专业特点,对其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临床用药知识,为其指导临床用药打下基础.教研室编写<生药学>讲义,并在多轮教学中使用.学生的反馈认为,使用该讲义学习,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实用性强.

    作者:王健慧;段静雨;李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结合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现状作了简要分析,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多方面对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作了有益探讨.

    作者:窦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谈妇产科实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妇产科实习面临着医院、教师、学生及患者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诸多措施来解决问题,并逐步提高妇产科实习质量.

    作者:潘子旻;朱长焜;黄丽丽;吕卫国;谢幸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科研思维培养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探索

    针对医学遗传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应用引入科研思维新型教学法,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医学知识,了解医学前沿,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政;彭惠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以临床技能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重要时期,是由医学生到住院医师的必经之路.因此,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堵养尤为重要.以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契机,进行改革临床技能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理;郑维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改革初探

    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自身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与改革尝试提出,应加强和提高科研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创新激励机制,并保证科研工作的完整性和长期性.

    作者:范丹瑞;伍群;杨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学形态学科网络辅助教学实践与思考

    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节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缺乏传统面授时师生的情感交流.网络辅助教学是医学形态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不能代替传统的面授教学,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娅兰;杨雅莹;曹友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提高《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效果探讨

    医学免疫学理论相对独立,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相对较多.优化免疫学教学资源、重组知识结构、搭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强;舒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青年麻醉医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附属医院麻醉学系青年医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促进医学院校麻醉学系本科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培养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标,从青年医生的角色转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麻醉学系青年医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上官王宁;曹红;李军;胡明品;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文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学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外很多医学院的注意,但是,目前这一领域在我国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尚属空白.为此,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456名在校全日制医学生,试图了解医学院校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分析在校医学生对含有医学内容(如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的英语文学作品的态度及认识,以期为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旭;郭莉萍;牛颖;胡志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非技术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首要条件.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都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作者:吴海峰;张明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