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肺非霍杰金淋巴瘤8例临床分析

上官宗校;周先勇;周建英

关键词:原发性, 非霍杰金淋巴瘤,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 临床误诊率, 影像学特点, 细胞学检查, 恶性淋巴瘤, 浙江大学, 淋巴组织, 临床医师, 病理确诊, 诊断学, 医学院, 纤支镜, 特异性, 痰涂片, 病理学, 阴性
摘要:原发性肺非霍杰金淋巴瘤是指起源于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及痰涂片细胞学检查又多为阴性,以往诊断主要依靠手术而获得病理学依据,故临床误诊率较高,误诊时间长.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几年来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非霍杰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学方法等,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09例临床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入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首先成功报道经桡动脉径路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改进,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6.0%以上.

    作者:唐欧杉;陈钟良;成银宏;陈丽娜;周浩亮;秦丰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气腹条件下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颈部高位结扎术50例诊治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颈部高位结扎术的难点是寻找疝囊,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因切口相对较大已不能达到现代微创外科的要求,而皮横纹内小切口虽然具有微创的特点,但因切口小,暴露困难,外科医生尤其是初学者在提疝囊时容易造成误提、误伤邻近组织(如膀胱等),其安全性受到质疑.

    作者:张裕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对P波离散度(PWD)等心电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31例拟行PBMV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于术前1d、术后1~2 d、术后4~6月通过12导联同步心电图、心脏超声分别测出PWD、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左房内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G).手术过程中在球囊扩张前后通过球囊导管测出平均左房压力(MLAP).结果 PWD、Pmax、Pmin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后4~6月较术后1~2 d也有显著减小.术后1~2 dPWD、Pmax、Pmin减小量与LAD、MMG、MLAP、MVA改善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PWD、Pmax、Pmin的持续减小显示出PBMV术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良好效果.

    作者:桂春;朱立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临床报告

    目的 评价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高度近视眼患者8例(12眼),屈光度-18.0~-27.5D;平均年龄33.2岁;植入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术后随访3~6月,观察术前与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透明度、晶状体混浊度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3月裸眼视力好于术前佳矫正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角膜内皮丢失率4.41%±0.18%;术后3月眼压均值均略高于术前眼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方法近期疗效令人满意,其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洪朝阳;徐海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致胸腔积液14例

    肝癌的介入治疗即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现已成为不能切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方法[1].胸腔积液是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了解其发病原因,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的胸腔积液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礼阳;周为中;杜玉清;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睑球粘连的结膜囊重建术中的应用

    很多眼表疾病可引起结膜广泛的瘢痕形成:例如眼部的化学伤,热烧伤,复发性翼状胬肉,Stevens-Johnson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瘢痕所致的结膜囊狭窄,临床上多采用自体皮肤、唇黏膜、颊黏膜或异体球结膜等进行结膜囊的再造成形,但因自体材料来源有限、方法痛苦,且术后易发生植片感染及挛缩,而异体球结膜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因此,该类方法难以推广.

    作者:邱翎;孔丽萍;俞振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误诊12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气胸,常因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体征特点,掩盖了气胸的症状、体征及典型物理学特征而易被误诊.且老年COPD患者因肺组织破坏严重、代偿功能差,当并发气胸时病情危重、进展快,误诊后易导致不良预后.为减少误诊引以为训,现将本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树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肺放线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肺放线菌病(lung actinomycosis)是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少见[1].为提高临床认识,特将我院新近诊治的肺放线菌病1例,结合近年国内文献报道9例[2-8],作一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沈茜;唐小平;马文江;屠玲芳;周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长效抑那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减少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剂量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接受IVF-ET的助孕者随机分组,A组(28例)接受小剂量的抑那通(2mg);B组(28例)接受常规剂量的抑那通(3.75mg).结果 A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前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为(1.85±1.03)IU/L,显著高于B组的(1.30±0.81)IU/L(t=2.225,P<0.05),但A、B两组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LH水平分别为(0.67±0.46)IU/L、(0.78±0.35)I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05).两组均无内源性LH峰出现.A组在使用Gn前及HCG注射日的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87.66±20.35)pmol/L、(13312.83±8933.87)pmol/L,B组分别为(77.37±15.66)pmol/L、(10481.63±8588.19)p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分别为(31.96±7.39)支、(12.57±2.62)d,B组为(29.50±5.57)支、(11.68±2.1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周期妊娠率、移植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分别为(16.00±7.04)个、69.87%、91.69%、60.71%、62.96%、11.76%、23.26%,B组分别为(14.14±7.27)个、72.22%、89.51%、39.29%、45.83%、18.18%、17.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剂量的抑那通即能获得与常规剂量抑那通相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咏华;徐键;吴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酷似急腹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例临床表现酷似急腹症,特在此报道如下.

    作者:唐凤勤;鲁勇;郭明;方天富;王平;郭航远;鲁立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时间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危及围产儿的健康,为临床医师所重视.近1年来有研究发现ICP发病时间有提早趋势,且发病时间与ICP患者围产儿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1].我们对本院所收治的ICP患者的疾病发生时间及围产儿不良结局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ICP发生时间与围产儿结局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包影;胡燕;林莲莲;吴雪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LPT和TCT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价值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有一个时间较长并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时期,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1,2].因此,寻找高效合理的宫颈细胞学普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妇科医师的难题[3].

    作者:吕玲;李瑞兰;宁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脑栓塞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老年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及出血不良事件.方法 264例非瓣膜病房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2.2(低强度组,152例)和INR2.3~3.0(中强度组,112例)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脑栓塞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低强度组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为2.2%,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05).低强度组患者的严重出血事件年发生率为0.7%,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P>0.05),但低强度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年发生率3.6%明显低于中强度组患者10.7%(χ2=4.086,P<0.05).结论 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7~2.2能明显降低老年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发生率,INR2.3~3.0时轻微出血事件增加.

    作者:林梅瑟;方志高;周野;冯湘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生大黄治疗肠套叠手法整复术后胃肠衰竭的临床评价

    肠套叠行手法整复术后大约80%患儿发生胃肠衰竭[1],表现为发热、腹胀、肠麻痹、肠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严重者肠穿孔、腹壁创口裂开等.由于生大黄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功效,我科将生大黄用于肠套叠手法整复术后胃肠衰竭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国强;包仕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98例临床分析

    对于流产后、产后的宫内妊娠物残留,以往的处理只能行盲目清官或在超声引导下清官,但有时难以奏效,需再次清官.这样盲目的清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宫腔粘连及不孕机会.官腔镜下手术的问世为宫内异物残留的取出提供了新的方法[1].官腔镜可在直视下取出残留物或定位清官,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并可发现官腔内病变及子宫畸形.

    作者:李彩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9例少见病因胸腔积液误诊分析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一般根据临床、胸水检验等可较快确诊,但对一些少见病因导致的胸腔积液,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引起误诊.本文报道19例被误诊的少见病因引起的渗出性胸腔积液(pleural exudative effusion,PEE),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胡好明;陈吉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肺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肺癌肉瘤(pulmonary carcinosarcoma)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由恶性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由于肿瘤形态复杂多样,不同部位的肿瘤又各具特点,大多发生远距离广泛转移,易引起诊断困难或造成误诊.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赵军飞;王锡英;金元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成功救治一百岁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例

    患者 女性,100岁,因精神倦怠、乏力1周,加重伴发热、意识淡漠2d于2005年5月10日14时急诊入院.1周前,患者无诱因出现精神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卧床不起,未引起重视.2d前,患者体温开始升高,意识淡漠,伴恶寒、轻度咳嗽,无痰,在家自服抗生素、对症治疗,病情未见缓解,逐渐加重,入院前体温上升至39.9℃,反应迟钝,呼吸急促,二便失禁,急诊入院治疗.

    作者:赵东杰;何炳荣;孙宏高;严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26例随访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随着封堵器和输送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VSD的导管介入治疗因其见效快、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1],得到临床推广和普及.现将VSD导管介入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钱琳艳;陶谦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49例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分析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等不适,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较好,对这类患者多数学者不主张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治疗,但对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精神压力大,影响生活、工作及学习,且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文献报道此方法安全、有效[1].我们对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经临床随访证实,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唐叶民;董侃;陶谦民;连苗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