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岚;曹济民
止血、凝血和抗血栓是正常人体内生理平衡的两种机制,使血液既能在人体内正常流动,又能在创伤时完成良好的止血,一旦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出血或血栓.正常止血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机制三方面因素共同构成.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决定止血的正常与否,血管壁收缩,将促使凝血物质局部积聚及血小板黏附,其分泌的内皮素是目前发现的强的缩血管物质.
作者: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生和凋亡的影响,以促进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维生素C对Heh细胞增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凋亡过程中细胞基因组DNA的变化.结果 维生素C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阻滞HeLa细胞于G0/G1期,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结论 维生素C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原因可能是HPV E6蛋白的表达上调而恢复了P53的功能.
作者:王艳华;黄利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血浆中维生素E水平.方法 采集长年生活于我国四川、山东两省当地农村的老年人群共计199份血样,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 农村≥65岁老年人群血浆中的维生素E平均含量为6.90±2.40mg/L,其中男性为(6.60±2.24)mg/L、女性为7.20±2.52mg/L.结论 本调查研究显示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目前维生素E营养水平现况,可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E与老年人群健康的关系及开展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马凤;程义斌;金银龙;高素娟;梁超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135例重型肝炎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感染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感染的干预措施.方法 把135例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应用重型肝炎和人工肝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在此护理基础上着重应用感染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发生率为53.85%;两组比较P<0.05.结论 采用感染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根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VAMT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经VAMT对4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手术.结果 全组均获治愈.拔管后残留少量气胸1例,经胸穿抽气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VAMT对于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书高;何毅军;陈若;朱乾坤;王永功;刘峰;郑明峰;陈静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家族包括CRF,硬骨鱼紧张肽urotensin Ⅰ,蛙皮降压肽(sauvagine),urocortin,以及新近发现的urocortinⅡ和urocortinⅢ.CRF不仅在中枢调节应激反应,而且在外周组织中也参与炎症、免疫等反应的调节.在发现urocortin之后,相继发现了urocortinⅡ和urocortinⅢ,它们与CRF家族的其他成员有着高度的同源性,被认为是CRF家族的新成员.以下就UcnⅢ的分布及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军;樊明欣;朱大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无论在全世界还是在我国范围内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国家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达15%~20%,我国的发病率为7%~10%,因此,探讨胆囊结石的成因,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其发生,就成了近年来医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995年以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胆汁是无菌的,胆囊结石的形成与细菌无关,直到1995年,Swidsinski等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到人胆囊结石中细菌DNA,并扩增、克隆和测序,才使人们重新考虑细菌在胆囊结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幽门螺杆菌只能在酸性胃液中生存,是否参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待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曹月敏;张万星;郭怀斌;彭彦辉;王兰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糖尿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长,特别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呈现流行性发病趋势.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卫生保健问题之一.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所带来的负担,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WHO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1985年全球约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仅仅十几年后的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亿5000万.预计到2025年,全球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上升到3亿3300万.在发达国家上升45%,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国、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流行.中国已成为拥有糖尿病人口多的国家之一,而且糖尿病人数还在增加.
作者:肖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贵阳地区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提供资料,对贵阳地区盲聋哑学校的视力残疾学生进行一般情况、双眼视力、可利用残余视力及致残病因等情况的调查.方法 采用眼科常规检查,对贵阳地区在校58名视力残疾学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为有残余视力学生配戴光学助视器.结果 低视力6例,占总数10.3%;盲52例,占总数89.7%.病因调查显示,先天及遗传因素致残35例,占总数60.3%,其中以先天性青光眼占首位(12/35);后天因素致残23例,占总数39.7%,其中角膜病占首位(19/23).应用助视器后,视力≥0.3的3例;视力≥0.05的6例.结论 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和杜绝可避免盲的眼病发生;对有残余视力的学生,配戴和训练应用助视器.
作者:康玲玲;张唯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主要在我国、印度、孟加拉、越南、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流行.我国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为饮水型和燃煤型两类,总病区(县、市和旗)多达1308个,受影响人口达1.2亿;其中燃煤型氟中毒病区200个,受威胁人口3430万人,氟斑牙患者1801万人,氟骨症患者高达151万人.
作者:官志忠;于燕妮;张华;魏赞道;刘家骝;周琳业;陈绪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端粒酶活性、P53基因变异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6例肺癌患者与8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BALF,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PCR-SSCP法进行端粒酶和P53基因检测,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活检和刷检.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2.56%和32.56%,均高于对照组的4.48%和0(P<0.01);②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和P53基因突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央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34%,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为86.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75.76%,高于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45.45%(P<0.05).结论 ①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与P53基因变异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②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P53基因突变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③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家树;李春华;温燕;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脂蛋白肾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命名的一种以肾小球内大量脂蛋白栓子为特征的肾病,至2003年为止,世界范围内报道不足50例.回顾过去我科收治2例脂蛋白肾病患者,由于该病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患者临床资料与大家一起学习,以助我们对脂蛋白肾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何灵芝;陈红波;范军芬;马红珍;张史昭;郑慧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三氧二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1.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在被诱导产生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和DNA降解之前,一个普遍的变化是线粒体膜功能的改变即线粒体的通透性改变(permeability transition,PT),这是调节凋亡的中心环节.砷剂与巯基结合后,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开放,反应性氧类增加,进而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ψm)下降.巯基是As2O3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凋亡的重要化学感受器,二硫键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明显阻止As2O3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细胞凋亡,因此,其机制可能与巯基氧化尤其是二硫键的形成有关.MPT是细胞凋亡的调节物,可能作为细胞死亡的开关一但打开,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不可逆地进行凋亡[1-3].当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时,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Cyto-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自线粒体释放入胞质,激活一些凋亡效应分子,如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caspase-9,进一步激活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即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在NB4(一种APL细胞系),U937及SH-SY5Y成神经细胞瘤等细胞系中均可见As2O3等砷剂诱导的凋亡相关的caspase激活[4,5].根据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分为始动(上游)caspase(caspase2、8、9、10)和效应(下游)caspase(caspase3、6、7)两大类.前者在凋亡诱导信号作用下结合特异辅因子而活化,并进一步活化后者.因而caspase的活化级联形式是砷剂诱导凋亡的重要通路.综上所述,砷剂引起的MPT开放和△ψm破坏是决定细胞生存与否的关键,而caspase是砷剂诱导凋亡的下游效应物,其活化可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徐艳霞;徐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外周组织谷氨酸的作用体系外周组织的谷氨酸(glutamate,Glu)主要有两大来源:①由外周Glu能神经元产生,以Glu递质囊泡的形式由神经末梢释放;
作者:周岚;曹济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有关对血管活性肽激酶抑制剂(vasopeptidase inhibitors,VPI)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s,ACEI)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性研究.本文就近几年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奥丽;孙永波;张西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90年,美国的Jacobs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同年Folwer进行了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步运用于传统的结直肠手术,但发展速度远不如其他腹腔镜手术,主要原因是其手术难度较高、手术器械较昂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证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轻等优点,手术切缘与淋巴结清扫的有效性与开腹手术相同,初期的研究显示,两者的术后生存率、腹壁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3年7月以来,我院进行了8例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付宝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4101名正常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血脂、尿酸的检测,并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FBG<5.6mmol/L,B组FBG≥5.6mmol/L且FBG<6.1mmol/L,C组FBG≥6.1mmol/L同时FBG<7.0mmol/L,D组FBG≥7.0mmol/L,B组为新增人群,TC、TG、尿酸高于A组,低于C组.在上述人群中采用随机方法选择655名,同时进行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此655名人群同时进行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EDD)和硝酸甘油(NG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新增人群在EDD中已明显低于FBG<5.6mmol/L(A组),但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B组高于C组,C组低于A组,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新增人群在内皮功能上已有变化.
作者:王广宇;朱旅云;单巍;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几年,小剂量红霉素长期口服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有一定效果,但机制不明.考虑到近年发现红霉素有免疫调节功能及胃动素样作用,我们认为其作用是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及抗胃、食管反流来实现的.
作者:柳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多种肿瘤有关.本实验为了探讨HHV-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液相同位素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NHL.结果 显示有12例病例组织中含HHV-6,占60%.10例P53蛋白异常(50%).提示HHV-6与NHL有关系.
作者:宋福津;张延东;周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来源于人疱疹病毒8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iral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s,vMIP)能广谱结合CCR1、CCR3、CCR5和CXCR4等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但不激活受体,可作为这些受体的封闭剂.由于CCR5、CXCR4是HIV在人体内感染靶细胞的主要共受体,vMIP作为CCR5、CXCR4的抑制因子可拮抗HIV感染靶细胞过程,称为HIV进入抑制剂.本课题组在针对vMIP和多种趋化因子受体相关疾病方面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已获2项发明专利证书)的基础上,完成了vMIP中试质控指标的检测、安全性评价等,并建立了稳定的中试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研究了vMIP对HIV感染的阻断作用、拮抗免疫性慢性炎症反应和对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了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和vMIP抗HIV/艾滋病的临床批件.
作者:孙晗笑;王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