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旭荣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0例患者,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多数病人排尿通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加强手术期处理,不断积累经验和娴熟的电切技巧可使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孟祥文;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作者:苑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与疾痛救治密切相关.而静脉乃是儿科护理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而如何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一次成功率,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是每位护士都想掌握的技巧.笔者总结多年的护理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邓云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永昌县出生缺陷儿发生的率影响因素,为制定和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9年永昌县4家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7年共监测围产儿11660例,出生缺陷儿125例,发生率107.20/万;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唇裂、并指、脑积水;马蹄内翻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出生缺陷儿发生的监测工作,对降低出生缺陷儿,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很有必要.
作者:汪燕;赵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3280例病例改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280例病例,其中3188例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有35例经2~3次穿刺并改变穿刺部位而穿刺成功;有57例发生诸如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呈正相关,以留置5天以后和下肢部位为多.结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对拟穿刺部位、操作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留置针型号选择、穿刺与固定、封管方法是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关键要素;留置时间以3~5天为宜,留置部位宜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B超辅查,腹腔穿刺简易方便,确诊率高,本组均行手术切除脾脏.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详细询问病史,B超辅查,腹腔穿刺简便、安全、快捷,一旦确诊及时脾切除.
作者:陈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山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意外伤害发生的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大理市某白族山区小学78名学生,以自制问卷形式调查小学生意外伤害及相关情况.结果:留守儿童28名,意外伤害发生率64.29%(18/28),高于非留守儿童组30%(15/50),差异有统计的意义(X2=8.64,P<0.05),留守儿童组前3位意外伤害原因依次为:咬伤、烧烫伤、锐器伤.意外伤害与是否留守、监护类型和年龄有关.结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问题较为突出,白族山区又有其特点,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策略,控制白族山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严文静;和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昆明理工大学教职工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据此观察非药物干预效果.方法:对昆明理工大学(莲花校区)2009年8月体检格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分组进行非药物干预.结果:教职工代谢综合症患病率男19.59%,女15.97%.结论:非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危险状况.
作者:奚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电击伤是电流进入人体由电能在机体内转变热能造成的创伤,高压电击伤除局部皮肤烧毁外,常可引起肌肉、血管、神经、骨骼坏死,因此电击伤较一般烧伤对人体损伤更为严重,尤其是高压电击伤.收治4例因高压电6万6伏电击烧伤的患者,经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冠状动脉介入中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疗效.方法:行冠脉介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PTCA及PCI术患者600例,随机分A、B两组,A组为应用法舒地尔组,B组为对照组;A组常规术前半小时静滴法舒地尔30mg;B组无特殊处理,仅术前半小时生理盐水建立静脉路.结果:对照组382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2例(8.38%),应用法舒地尔组218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6例(2.7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减少冠脉介入中冠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发生率.
作者:占德进;林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促进俱乐部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入选114名糖尿病患者,以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形式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患者除高密度脂蛋白外,其余血尿检验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俱乐部的社区综合干预形式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病情发展,在社区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雯;赵燕萍;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本组的58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进而据证予以相应的治法与方剂,同时酌情配以西药治疗,并对其远期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共获得痊愈33例,有效22例,有效率94.7;1年未复发者例38(80.6),2年未复发者20例(79.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便、安全,而且疗效好.
作者:季旭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以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及随之发生觉醒导致夜间睡眠不充分和不同程度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并常可引起心脑血管及代谢等多器官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外科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
作者:莫妮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VIG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用IVIG观察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永辉;贾明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肌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1例3mm残余分流,行介入封堵治愈.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当日拔管5例,术后1天拔管8例,术后2天拔管5例.在ICU时间1~4天,住院时间6~10天.结论:经右心房路径或右心房路径加右室流出道切开修补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避免左心室或右心室切口对心室肌的损害,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焦同立;冯丽;郭天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臭氧与得宝松联合应用与单用得宝松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方法:根据随机等量的原则将4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联合得宝松注射组(A组)和得宝松注射组(B组),比较其疗效.结果:臭氧联合得宝松注射组有效率高,且起效快.结论:臭氧和得宝松联合应用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见效快.
作者:白国强;吴云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结合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3DCRT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2例.结果:CR 7例(17%),PR 23例(54%),NC 8例(17%),PD 4例(11%),总有效率(CR+PR)71%.结论:大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TACE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天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甲状腺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4例(41.2%),未能确定良恶性11例(32.3%),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26.5%);本组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如下:单发20例(58.8%),纵横比≥1者25例(73.5%),边界不清18例(52.9%),实质性低回声29例(85.3%),有钙化灶23例(67.6%),有血流信号26例(76.5%),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29.4%).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浩;邓肖群;管清;李长忠;李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6月各类手术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76例患者全部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78%,治疗用药22%,预防用药中选用适宜50%,不适宜48%,平均用药时间6.8天;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平均时间4.78天、7.15天、7.89天.单用、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74%、22%、4%.结论:围手术期抗药物的应用应加强监管.
作者:赵树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的对症疗法治疗32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临床治愈21例(65.6%),有效8例(25.0%),无效3例(9.3%),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作者:丁有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