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郭秋芳;肖克华

关键词:抗菌药物, 处方分析, 不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1125张,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处方106张,占抽查处方的2.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之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保健操治疗痔疮5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盆腔保健操对痔疮患者的疗效.方法:自创盆腔保健操对痔疮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组治疗556例,痊愈58例(10.4%),有效405例(72.8%),无效93例(16.7%),总有效率83.2%.结论:盆腔保健操能有效减轻盆腔充血,对痔疮疗效较好.

    作者:赵振卿;王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1125张,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处方106张,占抽查处方的2.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之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

    作者:郭秋芳;肖克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巴州区2007~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病症特征,进一步的预防及控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巴州 区2007年~2010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9月全区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317例,发病率为36.2/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45:1;年龄分布有2个发病高峰,为25岁和5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2.6%和89.0%.结论:巴州区涂阳肺结核疫情2010年比2007年明显下降,但仍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农民打工人员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资金投入,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高.

    作者:施于兴;岳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预防性透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院收治1例急性暴发起病的溃病性结肠炎患者,成功救治,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5年肾功能正常.

    作者:容开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韩忠义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琐谈

    韩忠义副主任医师是我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教学,临床搜用仲景方.作为韩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观其在临床上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敏丙反应蛋白-心血管疾病危险的预测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丙反应蛋白水平在预测未来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丙反应蛋白,胆固醇氧化酶-DAOS法测定总胆固醇,抗体阻碍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清超敏丙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丙反应蛋白可作为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强有力的独立的预测因子,联合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比值测定,更能提高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预测的准确度.

    作者:马卫英;热西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105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进行术前术后相关护理.结果:10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为前列腺癌患者,进一步给予睾丸去势术+内分泌治疗.结论:损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为TURP手术的优点,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有利于术后护理及术后康复,易于患者所接受.

    作者:吴菊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观察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针对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的原因,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等解毒药物,输血、血浆,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0例中毒者除1例病情较重死亡之外,其余未发生反跳.结论:有机磷中毒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反跳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孔俊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外光与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达91%和92%,无明显差别.结论:红外光和电离子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止血效果好、修复期短、创面修复光滑、无瘢痕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思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入院的1948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王瑞霞;程亚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体会

    目的:探讨甲型病毒性肝炎65例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85.5%;30天疗效观察,有效率100%.结论:采取中西医治疗,大大提高了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湖北省应城市2009~2010年社区TCT检测结果分析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严重的情况是发展为子宫颈癌.宫颈癌的初筛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的工作重点,社区体检中心的医生应该积极对就诊的妇女开展普及教育工作并呼吁妇女参加定期的检查,以保证更多的妇女主动参加到宫颈癌的预防工作中来.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肾透析前后全血中含量铝的测定

    采用极谱催化波法对11例肾功能衰竭病人透析前后全血中痕量铝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透析后血中铝含量显著高于透析前,而且多次血透后铝的蓄积更为显著.鉴于过多的铝能对人体产生毒性和异常反应,因此,有必要对病人血中的铝进行定期监测,使医生了解铝在病人体内蓄积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铝过多对病人产生的危害.由于极谱催化波法具有快速、经济、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单边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2005年3月~2010年9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骨折7例,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单纯胫骨骨折29例,胫骨粉碎骨折11例.患者受伤原因多为井下煤石砸伤,车祸外伤及摔伤.因胫骨中下段血运差,采用完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常出现胫骨骨折较长时间不愈合,且宜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拔钉、骨折再移位,切口张力大、裂开,钢板外露,骨感染,切口溃烂、长期不愈合等并发症.

    作者:董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贲门失弛缓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对4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扩张及联合肉毒素注射.结果:贲门较术前扩张明显,内镜可顺利通过,24小时后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显效42例,有效3例,穿孔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效果确切,费用低,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东升;厉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胰岛素给药途径及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近几年来胰岛素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综述出通过注射、口服、黏膜、经皮吸收、自动调节式给药等给药的胰岛素新型制剂.结论:胰岛素在非注射途径给药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杨俊涛;王文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在HITACHI 7060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Cys 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和尿液微量白蛋白.结果:以对照组95%作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糖尿病肾病中血清Cys C异常阳性率78.2%.结论:血清Cys C在诊断糖尿病肾病具备良好的敏感性,对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海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严格卧床的观察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患,常导致腰腿疼痛麻木,腰部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保守治疗,但是大部分经保守治疗的患者因没能严格卧床而疗效不理想,为了有效配合医疗,确保临床疗效.2006~2009年对58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护理和观察,采用非手术治疗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严格卧床后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兰;韩清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进展与探讨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反映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护理安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就护理管理者如何深化医疗护理安全,规范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好预见评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可能减少护理防患和纠纷发生,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就诊和治疗工作环境,现将基层医院情况加以总结.

    作者:王玉芸;楼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早期使用蛋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对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24小时内给予蛋清胃肠黏膜保护,20例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每天取患者的呕吐物、胃液和大便进行潜血试验.结果: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普通肠内营养(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使用蛋清胃肠黏膜保护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