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杰(综述);马士崟(审校)
创伤性凝血病( TIC)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率较高,大量输血后,如处理不当,会加重凝血病,凝血功能障碍是大量输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TIC,适时合理启动大量输血方案,合理使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可有效纠正TIC,提高输血效果,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袁玉荣(综述);潘修银(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34例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1例、T细胞淋巴瘤3例,均为Ⅰ~Ⅱ期。18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即先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吡星、泼尼松等药组成( CHOP)方案化疗3~4个周期,序贯受累野放疗,放疗后再给予2~3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16例采用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 Cheson 疗效判定标准评价。结果34例患者确诊前被误诊18例,误诊率为52.9%。3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总有效率均为100.0%。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8.9%(16/18),单纯放疗组为75.0%(12/16),但单纯放疗组37.5%(6/18)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给予CHOP方案化疗的66.7%(12/18)获近期缓解。综合治疗组口腔干燥症、牙齿脱落、面部肌肉萎缩、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单纯放疗组[16.7%(3/18)比93.8%(15/16),11.1%(2/18)比50.0%(8/16),0.9%(1/18)比37.5%(6/16),0.9%(1/18)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容易被误诊、误治,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后期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丁富强;乔红梅;杨永宏;段新虎;王波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地佐辛在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9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而地佐辛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5 min 后呼吸频率、睁眼时间等项目,以评价麻醉效果。结果地佐辛组术后5、15、25 min 躁动率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4.1%(2/49)比46.9%(23/49),χ2=23.681,P <0.05;6.1%(3/49)比55.1%(27/49),χ2=27.671,P <0.05;8.2%(4/49)比59.2%(29/49),χ2=28.555,P<0.05]。地佐辛组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1.5) min 比(4.9±1.3) min,(8.7±2.2) min 比(8.1±2.5) min,均P>0.05]。结论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作者:毕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在多认为主要是由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氧化、抑制山梨醇生成等药物,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中医治疗DPN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于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作用机制等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吕树泉;张淑芳(综述);苏秀海(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血小板微粒是血小板在活化和凋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微颗粒,其膜上表达有多种活性标志物,使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血小板微粒不仅具有很强的促凝活性,而且还有一定的抗凝、抗炎及介导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对血小板微粒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诊疗靶点。
作者:梁鹏(综述);周新华;陈开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行开腹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为主,手术前后病理类型一致,符合率为92.5%(74/80)。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7±42) mL比(268±76) mL],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39±23) min 比(187±84) min,(26±12) h比(38±17) h,(9.4±2.1) d比(14.8±4.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2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较开腹手术可以明显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行,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途径。
作者:范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磷酸肌酸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而且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近年来磷酸肌酸在围生期的应用研究发现,磷酸肌酸在孕期可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在胎儿生长发育中保护神经系统,补充外源性的磷酸肌酸可使心力衰竭孕妇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改善其心脏功能。另外,磷酸肌酸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治疗发生窒息新生儿的心肌损伤,提示磷酸肌酸对维护母婴健康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在产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作者:吕丽贤;张陈彦;安雪丽;张铭娜(综述);张立新(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全身麻醉术毕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及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腰椎手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试验组手术结束后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处逐层浸润,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用0.9%NaCl溶液在切口处逐层浸润。记录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术后4、8、12、24 h 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8、12 h VAS 评分为(1.2±0.6)分,(1.3±0.9)分,(2.3±1.0)分,(3.3±1.3)分,(3.0±1.1)分,(2.6±1.0)分;(2.6±1.0)分,(3.4±1.3)分,(3.8±1.5)分,(4.0±1.4)分,(4.5±1.1)分,(2.8±1.0)分,Ramsay 分别为(2.2±0.3)分,(2.3±0.9)分,(2.5±0.7)分,(2.3±0.6)分,(2.2±0.8)分,(2.3±0.7)分;(3.6±0.8)分,(3.3±0.7)分,(3.5±0.6)分,(3.6±1.0)分,(3.5±0.8)分,(3.4±0.9)分。试验组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8、12 h VAS和 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6%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手术术毕用罗哌卡因逐层浸润手术切口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VAS评分,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杨晓瑞;钟坤根;李琳;郝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靶向治疗在其治疗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中的关键环节,针对新生血管的靶向药物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临床中被批准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抗血管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阿柏西普、瑞格非尼等。该文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伟林(综述);闻浩(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全球范围内,心力衰竭仍然是一个常见的、致残的、致死性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和早期患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人口的存活,心力衰竭负担逐渐加重,与此同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治如在无症状综合征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报道也不断增多。新研究表明,亲环素A通过CD147分子、血管紧张素Ⅱ等在心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心力衰竭研究的新靶点。
作者:周丽平(综述);吴士礼;包宗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臭氧联合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拒绝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热凝组和臭氧联合射频组,各40例。射频热凝组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臭氧联合射频组在射频热凝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法、改良MacNab方法和远红外热成像检查患者双下肢红外热图温差3种方法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射频热凝组和臭氧联合射频组治疗前 VAS 评分、双下肢红外热图温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射频热凝组的 VAS 评分显著高于臭氧联合射频组[(4.2±1.1)比(2.9±1.3)](P<0.01);双下肢红外热图温差显著高于臭氧联合射频组[(0.42±0.05)℃比(0.32±0.02)℃](P<0.01)。射频热凝组总有效率为72.5%,臭氧联合射频组总有效率为92.5%,臭氧联合射频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射频热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臭氧联合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采用射频治疗的疗效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下肢血供。
作者:杨振玲;乔长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超声斑点追踪测量三尖瓣环位移是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新方法,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目前在临床上已开始应用。此方法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准确性高,与右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好,适用于多种疾病对右心室收缩功能影响的评价。目前已应用于正常人、耐力训练者、肺动脉高压患者、尿毒症、糖尿病及心脏术后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还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彭于东(综述);徐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正畸医师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加速正畸牙移动以缩短治疗时间。骨皮质切开后快速牙移动的理论基础与局部加速现象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该技术可以使正畸治疗时间缩短为传统治疗时间的1/2~1/3,并且牙根吸收减少,牙槽骨量增加,且复发较低,适用于大部分错牙合畸形。尽管骨皮质切开加速牙移动有诸多优点,但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韦溅萍(综述);马佳君;张锡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挑战,既要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又要尽量保留运动语言等重要神经功能。近年来诸多新技术的应用使手术有了改观,多模态神经导航引入了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及神经纤维束的影像,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术中磁共振成像及术中超声的优势是实时成像;清醒开颅及皮质电刺激术中功能作图技术评估神经功能佳;应用肿瘤特异性荧光成像可在术中依靠荧光辨别肿瘤组织。以上新策略改善了手术效果,给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孙立军;王虎(综述);亢建民(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细胞核相关抗原是乳腺癌诊疗中常用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上多是基于上述生物学标志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区分乳腺癌不同的分子亚型以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近来,国内外很多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生物学标志物在乳腺癌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就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常见生物学标志物表达的差异予以综述。
作者:高济越;马振海(综述);赵作伟(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CEREC(瓷睿刻) AC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 CAD/CAM)系统制作的玻璃陶瓷嵌体修复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体缺损需制备Ⅱ类洞患者60例(78颗磨牙),使用 CEREC AC 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追踪观察3个月、6个月、1年,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并比较修复第1磨牙和第2磨牙缺损的成功率。结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1年成功率达到96.0%,第1磨牙和第2磨牙嵌体修复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REC AC 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磨牙Ⅱ类洞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娜;贾立辉;张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医学全日制女硕士研究生性行为现状及对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的认知,为HPV及宫颈癌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某综合型大学医学院按研一、研二、研三3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03例医学专业全日制女硕士研究生,共309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0份。56.3%(169/300)有性行为经历,33.7%(101/300)无性行为经历,10.0%(30/300)不愿透露相关信息。21.9%(37/169)在年龄<20岁开始性行为,34.9%(59/169)选择非避孕套等其他避孕法。 HPV知晓率为100%(300/300),宫颈癌筛查知晓率为94.3%(283/300),HPV疫苗知晓率为54.3%(163/300),且认知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医学女硕士研究生对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医学女硕士研究生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呈一般水平,有性行为经历的女生更愿意接种 HPV疫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医学女硕士研究生虽然对 HPV 的知晓率很高,但对HPV疫苗、HPV感染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使之对 HPV 相关知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作者:陈玲;谷灿;廖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所有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和卒中,1/5发生于后循环供血区。后循环缺血性事件尽管很重要,但受到的关注远不如颈动脉供血区。近的研究表明,后循环缺血性事件的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特别是伴有椎基底动脉狭窄者,因此有效的二级预防很重要。有效的二级预防需要准确的临床诊断、探查根本病因以及有效的内科、外科或神经介入治疗,但新近的研究结果正在改进对这个领域的理解。该文主要关注后循环卒中和TIA 的诊断、辅助检查和二级预防以及近来的一些进展。
作者:关景霞(综述);卢祖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气压循环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糖尿病2科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气压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降糖、改善循环等治疗,气压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气压循环治疗仪物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阈值振动检测仪测定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后气压治疗组 DPN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15例缓解,缓解率25.0%,气压治疗组32例缓解,缓解率53.3%,常规治疗组缓解率显著低于气压治疗组(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气压循环物理治疗对DPN患者效果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怡伟;任建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与食管癌的分化及侵袭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2例,观察所有病理切片检验结果,比较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结果 MMP-2在食管癌病灶组织中表达明显阳性的有30例,弱阳性的有18例,与食管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IMP-2在食管癌病灶组织中表达明显阳性的有31例,弱阳性的有17例,与食管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有35例(67.3%)受检者食管部位的组织细胞MMP-2检验结果为阴性(-),另有17例(32.7%)检验结果为弱阳性(+)表达,与TIMP-2的表达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体内的平衡状态与食管癌的分化及侵袭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史建国;胡颜江;代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