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任荣梅(综述);白怀(审校)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三维培养
摘要:血管生成是内皮细胞的重要功能,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炎症﹑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有血管生成。传统的单层细胞培养(2D培养)模型是迄今常用的体外实验研究模型,但存在诸多的不足,如细胞的生长特性与体内差异较大等。三维培养(3D培养)模型上细胞呈立体生长,更接近于体内的自然生长状态。3D培养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特别是近年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3 D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在肿瘤领域的相关研究尤为活跃。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的以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病,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不清,存在多种学说如黑素细胞自毁、自身免疫、遗传缺陷、氧化应激、微量元素失衡等,但终结果是黑素细胞减少、缺失和功能抑制。所以,黑素细胞的损害在白癜风的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中药治疗白癜风有确切疗效。借助于其他学科,中药治疗白癜风已研究至分子机制。

    作者:李情(综述);许爱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一种特异性产物。其水平增高提示体内凝血酶的生成及继发性纤溶系统的激活,是血栓前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与临床中的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针对肺栓塞,作为一个早期的筛查指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减少了肺栓塞的误诊及漏诊。近年来,临床中发现在主动脉夹层、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心房颤动等疾病中 D-二聚体水平亦有升高。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尤立蕊(综述);唐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西安地区9338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933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 TORCH病毒的IgG和IgM抗体。比较不同年份、季节TORCH的感染率。结果 TORCH四种病原体弓形虫( 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疱疹病毒(HSV)Ⅱ型的 IgG 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42%(226/9338)、74.14%(6923/9338)、72.32%(6753/9338)、3.44%(321/9338),IgM 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05%(5/9338)、0.10%(9/9338)、0.58%(54/9338)、0.05%(5/9338);RV与 CMV 的 IgG 抗体阳性率远高于TOX与HSV-Ⅱ型( P<0.05);CMV的 IgM抗体阳性率远高于 TOX、RV 与 HSV-Ⅱ型(P<0.05);2013年,TOX、RV 与 CMV 三种病原体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2012年(P <0.05);RV 与CMV的IgG抗体,夏秋季阳性率高于冬春季(P<0.05);TOX的IgG抗体,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3季(P<0.05);4种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无明显的年份和季节性变化(P>0.05)。结论西安地区近两年无病原体暴发流行,且感染的季节变化不明显;目前缺少有效的方法治疗孕妇 TORCH感染,因此以预防为主。

    作者:谢小娟;李小侠;李芒会;张利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胰腺良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胰腺良性肿瘤包括上皮来源的肿瘤、非上皮来源的肿瘤和良性内分泌肿瘤,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术前主要依靠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胰腺良性肿瘤一经发现需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术中对病灶良恶性的判断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完整地切除肿瘤,并大程度地保护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作者:端传友(综述);王新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脑钠肽水平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血清脑钠肽水平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心肺复苏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脑损伤组(28例)、中度脑损伤组(20例)及重度脑损伤组(20例),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研究对象和3组患者在自主循环回复后2、8、12、24及48 h血清脑钠肽的水平,分析不同时间脑钠肽的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的相关性。结果4组研究对象血清脑钠肽的水平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的脑钠肽高,2、8、12、24、48 h分别为(3.26±0.14) ng/L、(3.34±0.57) ng/L、(3.13±0.39) ng/L、(2.99±0.41) ng/L、(2.15±0.13) ng/L,对照组低,分别为(0.75±0.44) ng/L、(0.75±0.44) ng/L、(0.78±0.44) ng/L、(0.75±0.45) ng/L、(0.75±0.44) ng/L,且不同时点间脑钠肽水平与GCS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脑钠肽的水平可预测脑损伤程度,脑钠肽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反之,则损伤较轻,预后较好。

    作者:肖铸;付斌;刘玉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姜黄素在皮肤外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属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显著抗炎、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抗凝、抗感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其一直作为草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病、糖尿病病足、咳嗽和鼻窦炎。姜黄素还被证明有显著地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它可以作用于伤口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从而加速愈合。

    作者:周曙(综述);金海蓉;胡晋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危重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的研究进展

    危重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致病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内环境失调关系密切。危重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 CIRCI)是指由于高应激状态使皮质醇水平不能满足机体适应疾病严重程度的需要,在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容易出现,在其他高应激的危重病中也很常见,其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CIRCI有望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曾德福(综述);梁大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出血急性期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病死率、致残率颇高的疾病,急性期的危害性更大。尽管临床上治疗的手段很多,如较常应用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脑出血尤其是急性期的相关病理机制,找出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案显得格外重要。该文就脑出血急性期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从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两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郑笑男;张铎(综述);李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及治疗胶质瘤研究的进展

    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因其致残率、致死率高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传统的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近些年各种生物基因治疗不断涌现,其中溶瘤病毒的抗肿瘤作用正在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新城疫病毒( NDV)的胶质瘤治疗更是研究的热点。现就NDV的发现、溶瘤的结构基础、分类及关于治疗胶质瘤的研究及反向遗传技术的应用等进行总结。

    作者:李俊卿;申汉威(综述);杨孔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新生儿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检测在新生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小儿科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患者128例,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组)56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组)72例,同时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改良ROSS新生儿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源性组患儿分为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18例、Ⅲ级7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NT-proBNP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源性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4922±1244) ng/L,非心源性组为(314±47) ng/L,对照组为(58±22) ng/L,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组高于对照组,心源性组高于非心源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新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 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NT-proBNP 水平与 LVEF 呈负相关(r =-0.564,P <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心源性与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海锋;高自颖;乔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肺部疾病。研究证实,发病机制为多种原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后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成纤维细胞灶。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IPF 早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炎症反应、细胞内张力、端粒酶活性等因素参与了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并在肺纤维化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对IPF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建;刘燕梅(综述);王玉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诱导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对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非小细胞癌细胞株Tc-1于清洁小鼠右上肢皮下接种,共接种30只,每只接种浓度为5×106个Tc-1细胞。将上述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和五种浓度rhTRAIL阳性实验组),各5只。空白对照组每天注射一次磷酸盐溶液,阳性对照组每天注射不同浓度的重组人TRAIL( rhTRAIL)溶液,各组均连续注射15 d。对上述30只小鼠每2日测量肿瘤直径计算肿瘤长短直径,计算肿瘤体积。取小鼠脾脏细胞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干扰素( IFN)α水平。比较上述6组小鼠肿瘤体积、抑瘤率以及TNF-α、IFN-α水平。结果五组阳性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446±17) mm3,(378±15) mm3,(333±14) mm3,(270±13) mm3,(222±11) mm3比(532±22) mm3,P<0.05];5组阳性对照组随着rhTRAIL浓度的增加,肿瘤体积相应减小;五组阳性组小鼠的Tc-1细胞凋亡率随着rhTRAIL浓度增高,其凋亡率逐渐升高;5组阳性组小鼠的TNF-α、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47±26) ng/L、(769±34) ng/L、(837±44) ng/L、(873±46) ng/L、(925±50) ng/L比(439±20) ng/L,P<0.05;(635±25) ng/L、(780±38) ng/L、(911±50) ng/L、(965±47) ng/L、(980±43) ng/L比(385±20) ng/L,P<0.05]。结论rhTRAIL能有效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小鼠体内的分泌细胞因子,有效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的肿瘤细胞凋亡,说明rhTRAIL对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黄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评估腹型肥胖的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高三酰甘油性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脂质蓄积指数评估腹型肥胖的几个新指标,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筛查指标,同时也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相关,可预测不同的代谢疾病相关风险。相对于评估肥胖的指标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传统指标,更具科学性及准确性。

    作者:黄沁(综述);都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RNA-181 b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微 RNA(miRNA)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 miR-181 b在急性白血病和其他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表达上调,具有癌基因作用,不仅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调控,同时还与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 miR-181b的表达改变可作为预测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孔晓琳(综述);李英花(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定位和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和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择期行上肢手术的68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则行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肌皮神经[(4.4±2.1) min 比(9.8±3.6) min]、桡神经[(4.2±1.3) min比(10.6±4.5) min]、正中神经[(6.4±2.5) min 比(15.1±6.6) min]、尺神经[(7.3±3.0) min比(18.0±7.4) min]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完全阻滞率、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1.2%(31/34)、82.4%(28/34)、94.1%(32/34),与对照组的58.8%(20/34)、38.2%(13/34)、70.6%(24/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体表异感定位相比,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成功率高、麻醉效果良好且并发症相对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恒跃;吕虎;平山;杨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重要的溶酶体介导的物质降解途径,通过净化自身多余或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物质的再循环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对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均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噬在肝脏脂质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自噬功能异常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个潜在病因。但是,自噬在脂质代谢过程中的确切作用还不十分清楚,甚至有相反的结论。

    作者:邓颖勋;蒋卓勤;王宇琦(综述);纪桂元(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肝脏树突状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

    目前,对于树突状细胞( DCs)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骨髓来源的DCs、脾脏 DCs及外周血DCs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性。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器官,肝脏DCs( LDCs)有着不同于其他组织来源DCs的表型及功能。 LDCs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 LDCs更加深入的研究,不但会对肝脏疾病的发生机制进一步的阐明,而且可以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东浩;段力园;董建涛(综述);王玉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是内皮细胞的重要功能,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炎症﹑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有血管生成。传统的单层细胞培养(2D培养)模型是迄今常用的体外实验研究模型,但存在诸多的不足,如细胞的生长特性与体内差异较大等。三维培养(3D培养)模型上细胞呈立体生长,更接近于体内的自然生长状态。3D培养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特别是近年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3 D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在肿瘤领域的相关研究尤为活跃。

    作者:任荣梅(综述);白怀(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咽科诊治的183例鼻息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采用鼻内镜治疗;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术前7 d清晨口服泼尼松,40 mg/d,术前2 d时改为口服60 mg/d,术后3 d口服5 mg/d,术后4 d至6个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剂,每日2次,每次1喷,局部喷涂剂量每次50μg。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3±7) mL 比(140±10) mL,(36±7) min 比(47±9) min,(6±2) d 比(10±2)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7%(90/95)、复发率为2.1%(2/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66/88),复发率为10.2%(9/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Lund-Mackey、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鼻息肉患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鼻息肉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贤斌;吴海丽;肖艳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腹部超声检查可疑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31例,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对临床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将行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与未行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29例,不全流产2例,诊断准确率为93.5%(29/31)。行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2.5±1.8) d,较未行该操作的患者(18.8±3.8) d短(P<0.05),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为(23.3±3.3) d,较未行该操作的患者(34.8±4.1) d短(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梅娜;宫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