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

徐进;郑璟

关键词: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干细胞
摘要: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手段还非常有限,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为临床医师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疾患带来了新希望.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疗法具有为损伤的脊髓提供营养、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局部微环境或分化为神经元与宿主神经元建立突触桥接,或者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使脱髓鞘的神经在髓鞘化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等优势,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β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为角质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淋巴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等.趋化因子是一类由白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趋化炎症反应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的细胞因子,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4类,而β趋化因子作为其中一类已被发现通过与其特异受体结合,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迁徙进入皮损,参与了银屑病的多个发病环节.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长链非编码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一类转录副本较长的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被发现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尤其在肿瘤细胞中.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新热点.该文通过检索近期发表的有关LncRNA在胶质瘤中作用的文献,重点总结了部分LncRNA的新特点;通过探究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了解胶质瘤的起源、生长、进展、转移、侵袭,并判断其等级、分期及预后,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谈胤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miR-487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NA-487a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45例配对ccRCC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常规提取45例新鲜ccRCC与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标本中miRNA-487a的表达状况;分析miRNA-487a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1.00)比较,miRNA-487a在ccRCC表达水平为(3.30±1.03),明显上调(P<0.05).miRNA-487a的表达在不同肿瘤浸润程度及Fuhrman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miRNA-487a在肾透明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为促进ccRCC的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有黄;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高建平;程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阵痛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缓解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所致的阵痛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衡阳市中医医院选择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采用0.2 mg/kg氯胺酮预处理,B组采用0.5 mg/kg氯胺酮预处理,C组采用0.8 mg/kg氯胺酮预处理,D组采用3 mL生理盐水处理,并于30 s后对各组再次进行0.3 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比较各组插管后各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并对各组患者发生注射痛及回缩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患者HR均低于D组,且随着氯胺酮给药剂量的增加,C组HR值均低于B、A组(P<0.05);A、B、C三组患者MAP均比D组低,且随着氯胺酮给药剂量的增加,MAP上升越缓慢(P<0.05).A、B、C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4±1.1)分、(2.5±0.8)分、(0.4±0.1)分,均低于D组(5.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退缩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5%(19/40)、27.5% (11/40)、10.0% (4/40)、62.5%(25/40),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多,患者退缩反应发生率亦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不同剂量氯胺酮均有助于缓解罗库溴铵所引起的注射痛及心血管反应,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大,缓解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谢明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卒中后疲劳的心理社会学研究进展

    卒中后疲劳是独立于抑郁的常见症状,可能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均有关,它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康复与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卒中后疲劳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以非药物治疗手段为主,包括正念减压治疗、正念认知治疗、认知分级活动训练等.该文介绍了卒中后疲劳的概念、分类、诊断标准及评估工具,概括了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心理社会学相关因素以及临床干预.

    作者:梁志;陈钫;夏学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产妇静脉注射0.25 mg/kg氯胺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心率、抑郁评分、抑郁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产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12±12) nmHg(1mmHg =0.133 kPa)、(72±13) mmHg、(94±12)次/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2±11) mmHg、(61±11) mmHg、(81±11)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07±10) mmHg、(66±11) mmHg、(87±13)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8±10) mmHg、(58±13) mmHg、(81±13)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5min和15 min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前1d和产后3d的抑郁评分为(7.2±2.8)分、(4.0±2.8)分,对照组分别为(7.3±3.2)分、(6.4±2.1)分.产妇产后3d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预注小剂量氯胺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压和心率,降低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丽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石斛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石斛来源于兰科石斛属的多种植物,是大的兰科属之一.石斛多糖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效,属于活性多糖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癌症、糖原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多糖生物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石斛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石斛研究的热点.

    作者:郭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化版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02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45例,发生率为4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5.876,95% CI1.204~17.345)、配偶(OR=8.637,95% CI1.307 ~ 22.346)、医疗付费方式(OR=6.849,95% CI1.690~28.304)是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82 +0.027X2 +0.039X3 +0.012X4 +0.029X5-0.049X6,配偶、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付费方式和抑郁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 学历、配偶、医疗付费方式是脑卒中患并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配偶健在、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高、非自费的付费方式能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而抑郁程度越严重越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安宁;杨印东;杨晓帆;曹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研究

    目的 探究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Harris评分、近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1周Harris评分显著高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呈上升趋势,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的Harris评分高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中的出血量、术后出血引流量、置换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均少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49±18) min比(81±13) min,(214±49) mL比(418±57) mL,(109±35) mL比(212±40) mL,(3.3±0.9)d比(6.5±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置换后第1日主动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52±9)°比(27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发生1例腔隙性梗死,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发生1例臀部压疮,1例肺部感染,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疗效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卫友;杨益民;李雪武;刘名;袁学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肠神经胶质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肠神经胶质细胞(EGC)是肠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EGC表现为一种“星形”外观的小细胞,包裹肠神经元胞体及神经束.EGC对肠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因尚未阐明.EGC除了营养和保护肠神经元外,还具有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的作用,并且通过释放和影响细胞因子参与UC的炎症过程.但EGC和UC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并提出了软骨移植、基因治疗等新方法,为OA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搏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SCLC患者(SCLC组)、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NSCLC组)及30例肺良性疾病(BDP)患者(BDP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roGRP和NSE的水平,探讨Pro-GRP诊断SCLC的价值.结果 SCLC组患者血清中ProGRP[1088.05 (437.51,2294.03)ng/L]和NSE[15.11 (9.52,25.10) μg/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NSCLC组[43.26(32.13,49.17) ng/L、[7.24(5.32,9.99)μg/L]和BPD组[38.46(30.81,43.72) ng/L、7.27(4.81,9.71)μg/L] (P <0.05).以BPD为对照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血清ProGRP诊断SCLC的截断点为52.29 ng/L,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95% CI 0.959~1.005;以NSCLC组为对照,血清ProGRP和NS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3和0.7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26,P<0.05),获得ProGRP诊断SCLC的截断点为86.96 ng/L.ProGRP诊断SCLC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8.6%、96.7%、98.4%、78.4%及0.852,均高于NSE的60.0%、90.0%、93.3%、49.1%、0.5.结论 血清ProGRP的水平对SCLC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蒋安帮;胡俊锋;黄礼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PC-Ⅲ)和肝功能的关系,评价HA、LN和PC-Ⅲ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十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A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B组)42例、慢性HBV携带者(C组)40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采用生化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分析4组纤维化指标及其与ALT、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4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血清HA、LN、PC-Ⅲ水平高[(475±103)μg/L、(158±43) μg/L、(224±78) μg/L],与A组[(298±23)μg/L、(124±33) μg/L、(186±44)μg/L]、C组[(82±22) μg/L、(73±18) μg/L、(45±13) μg/L]、D组[(78±14) μg/L、(68±13)μg/L、(38±10)μ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呈正相关(均P<0.05);B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HA对肝硬化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高(93.4%),PC-Ⅲ特异度高(88.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明显升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早干预.

    作者:陆明海;张军艳;杨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及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4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开放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疼痛程度、免疫炎症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166±36) mL比(270±53)mL,(4.8±1.5)d比(6.5±2.1)d,(6.5±2.3)d比(9.6±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3d胸腔镜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胸腔镜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开放组,自然杀伤细胞、IgA、IgG、IgM显著高于开放组(P<0.01).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相近的远期疗效,且安全性高,对机体损伤更小,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栋;李占欣;郑江敏;李立彬;李建霖;何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宫颈癌与水通道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且宫颈癌发病的年龄正日趋年轻化.某些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生与跨膜疏水性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密切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与AQP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明确掌握宫颈癌与AQP的关系,势必会在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的研究进展

    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时,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开始发挥作用.多型核中性粒细胞出现迁移和募集,与S100警惕素和Toll样受体一同参与临床症状反应.T淋巴辅助细胞17产生白细胞介素(IL)17和22.IL-22和NOD样受体中的吲哚胺2,3二氧酶1共同作用达到防御和容受间的平衡,而C型凝集素受体又可介导Th17活化,调节IL-22的产生.此外,人β-防御素和甘露糖凝集素分别通过广谱抗菌活性及激活补体而发挥作用.

    作者:凌开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CD细胞、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CD细胞、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细胞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4) mL比(95±9) mL,(1.87±0.22) cm比(13.52±2.45) cm,(14.8±2.2)h比(35.7±5.8)h,(11.6±2.0)h比(37.5±5.5)h,P<0.01].手术后,观察组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97±1.23) g/L比(15.66±3.51)g/L,(8.57±1.03)ng/L比(14.29±2.68) ng/L,(9.39±1.26) ng/L比(20.52±3.29) ng/L,P<0.01].术后3d,观察组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25±2.26)%比(23.64±2.89)%,(25.76±2.27)%比(21.55±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ALT、y-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对照组[(42.84±3.61) U/L比(34.22±3.18) U/L,(60.16±6.53)U/L比(51.88±7.32) U/L,(30.18±4.16) U/L比(21.62±5.3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凝血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0%(3/50)比26.0% (13/50),8.0%(4/50)比30.0% (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宝林;任晓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PARγ和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和核因子κB (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 μg/mg、(916±128) pg/mg、(169±16) 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 μg/mg、(257±110) pg/mg、(148±16) pg/mg]和高剂量组[(15.0±1.2) μg/mg、(665±72) pg/mg、(139±14) 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翟凤国;李厚忠;周福波;林峰;关利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迷走神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主神经系统在顽固性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系统构成.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交感神经,证实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与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该文就迷走神经调节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金爱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型降糖药阿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与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是目前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的热点.阿格列汀作为一种新上市的DPP-4抑制剂,在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时控制血糖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低血糖、心血管风险,也不增加患者的体质量.

    作者:邓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