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与水通道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爱笠

关键词:宫颈癌, 水通道蛋白, 分子, 器官, 转移
摘要: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且宫颈癌发病的年龄正日趋年轻化.某些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生与跨膜疏水性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密切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与AQP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明确掌握宫颈癌与AQP的关系,势必会在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癌肉瘤的研究进展

    子宫癌肉瘤(UCS)是一种较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亦无特异性,很难在术前确诊,其诊断金标准为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因其发病率低,大部分报道均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尚无统一的治疗模式,目前多推荐行全面分期手术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行个体化辅助治疗,多推荐行化疗±放疗.虽然UCS在临床较少见,但其侵蚀性强,易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患者,预后亦极差,因此广大临床工作者需提高对UCS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治.

    作者:田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日间急诊开腹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 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日间急诊开腹手术患者13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肌内注射组、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手术结束前1h分别给予肌内注射10 mg地佐辛、静脉滴注5 mg地佐辛和静脉滴注1mL生理盐水.比较给药后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时(T0)、拔管10 min(T1)、恢复室(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T2、T3、T4时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和首次加镇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6.9±1.6) min,(6.8±1.6)min比(6.0±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首次加用镇痛药物时间肌内注射组长于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363.6±67.8) min比(234.6±62.8) min,(90.9±3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组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稳定,而对照组波动稍大,呈升高的趋势,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接近;静息VAS和运动VAS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患者的静息和运动VAS随时间的推移一直升高,而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是先升高后又降低,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已接近.结论 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是有效、可行的,以肌内注射为佳.

    作者:李明;和春燕;李晓翠;朱雁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丹参及其提取物促细胞增殖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及其主要提取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干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还可通过活化肿瘤细胞、上调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活化雌激素受体等作用,显著促进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转移播散.因此作为中老年人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普遍性药物,其临床应用尚需谨慎.

    作者:崔澂;刘秀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

    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手段还非常有限,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为临床医师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疾患带来了新希望.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疗法具有为损伤的脊髓提供营养、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局部微环境或分化为神经元与宿主神经元建立突触桥接,或者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使脱髓鞘的神经在髓鞘化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等优势,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徐进;郑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PC-Ⅲ)和肝功能的关系,评价HA、LN和PC-Ⅲ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十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A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B组)42例、慢性HBV携带者(C组)40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采用生化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分析4组纤维化指标及其与ALT、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4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血清HA、LN、PC-Ⅲ水平高[(475±103)μg/L、(158±43) μg/L、(224±78) μg/L],与A组[(298±23)μg/L、(124±33) μg/L、(186±44)μg/L]、C组[(82±22) μg/L、(73±18) μg/L、(45±13) μg/L]、D组[(78±14) μg/L、(68±13)μg/L、(38±10)μ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呈正相关(均P<0.05);B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HA对肝硬化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高(93.4%),PC-Ⅲ特异度高(88.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明显升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早干预.

    作者:陆明海;张军艳;杨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NLRP3炎性小体在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是清除体内危险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性小体通过促炎细胞因子的裂解并使其成熟来调节炎症.NLRP3炎性小体能活化胱天蛋白酶(caspase)1,并引起白细胞介素(IL) 13、IL-18和IL-33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机体抵抗病原体免疫应答.各种内源或外源的刺激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NLRP3炎性小体来活化caspase-1.该文介绍了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激活途径及其对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翔;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在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恢复治疗;试验组在全宫切除手术后由专科护士教会经盆底康复锻炼的方法,出院后严格按照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程序执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肌张力分度和盆底功能障碍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肌张力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尿失禁频率、1h尿垫试验质量及残余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94±0.34)次/d比(2.01±0.21)次/d;(9.8±2.4) mL比(21.1±3.1) mL;(44±4) mL比(195±4) mL,P<0.05],骨盆收缩压力、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4)N比(30±4)N;(8.6±2.4)h比(6.8±3.2)h,P<0.05].结论 经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减轻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勋姣;王珂;龚飞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的临床应用进展

    意识障碍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意识障碍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目前意识障碍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量表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目前评估意识障碍患者病情及预后应用广泛的量表,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GCS量表暴露了不便于记忆、信度低、未包括脑干功能指标等不足,这促使GCS量表被不断改良及新的评分指标被不断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学者设计制订出了全面无反应性(FOUR)量表,该表由4项分量表组成,分别为眼睛反应、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和呼吸类型,有简便、一致性好、便于掌握等优势,一定程度弥补了GCS量表的不足,有可能取代传统GCS量表,有良好应用前景,近几年收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石齐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氧化二砷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 O3)可干扰细胞周期,影响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如病毒性致瘤基因、Fas/FasL、Bcl-2/Bax、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微管相关蛋白等)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As2O3还可降低端粒酶活性,上调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线粒体及微管微丝结构功能,以干扰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As2O3亦可阻碍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下调免疫抑制分子分泌,以有效阻碍肿瘤免疫抑制.其高效多靶点抗瘤功效,有助于遏制宫颈癌进展,并防止复发.

    作者:崔澂;侯秀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20 mg,静脉滴注,共10 d.治疗后1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2.68±1.19)分比(15.11±1.38)分,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26/30)比63.3% (19/30),P<0.05].结论 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胡炜娜;刘诗翔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山莨菪碱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香河县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1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活跃期宫口开大时给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mg.观察两组产妇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疼痛评级、产程及分娩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宫颈开全时间、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宫颈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3±0.6) cm/h比(4.8±1.1) cm/h,(0.84±0.22) cm/h比(1.92±0.37) cm/h,(3.07±0.24)h比(3.85±0.21)h,(126±16) min比(207±29) min,(190±19) min比(266±33) min,16.9% (19/112)比46.5% (47/101),(62±4) min比(8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显著提高宫颈口扩张速度及胎头下降速度,降低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和剖宫产率,对于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志会;张艳梅;顾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7例,根据疾病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分成HT组(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60例)、甲状腺腺瘤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HT组(30.1%,22/72)及PTMC组(85.0%,51/60)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中无表达.ICAM-1在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样核特征的HT(61.9%,13/21)中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有者(17.6%,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PTMC和伴有PTC样核特征的HT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贾乐;徐嘉雯;王新营;王强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在治疗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

    大程度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NACT)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比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的患者更有可能实现没有残余瘤体的状态,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因此,NACT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然而,还尚未有临床确凿证据证明NACT后手术比PDS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该文就NACT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苗;刘艳;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白细胞介素(IL) 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针1.0g/次,静脉滴注3d,1次/d;3 d后减量为0.5g/次静脉滴注4d,1次/d;4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60 mg/d,渐递减(口服3d后减量为40 mg/d),维持1 ~3个月内停服.同期选择3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血清、脑脊液IL-23、IL-17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IL-17水平为(688±90) ng/L、(88±10) ng/L,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为(399±56) ng/L、(49±6) ng/L,对照组血清IL-23、IL-17水平为(93±10)ng/L、(18±3) 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观察组治疗前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765±68) ng/L、(90±10) ng/L,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321±19)ng/L、(49±6) ng/L,对照组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86±8)ng/L、(18±3)ng/L,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402,P=0.039);脑脊液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516,P=0.004).结论 RRMS患者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呈现高表达.甲泼尼龙治疗可降低RRMS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

    作者:李岚欣;徐世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宫颈癌与水通道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且宫颈癌发病的年龄正日趋年轻化.某些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生与跨膜疏水性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密切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与AQP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明确掌握宫颈癌与AQP的关系,势必会在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产妇静脉注射0.25 mg/kg氯胺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心率、抑郁评分、抑郁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产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12±12) nmHg(1mmHg =0.133 kPa)、(72±13) mmHg、(94±12)次/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2±11) mmHg、(61±11) mmHg、(81±11)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07±10) mmHg、(66±11) mmHg、(87±13)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8±10) mmHg、(58±13) mmHg、(81±13)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5min和15 min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前1d和产后3d的抑郁评分为(7.2±2.8)分、(4.0±2.8)分,对照组分别为(7.3±3.2)分、(6.4±2.1)分.产妇产后3d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预注小剂量氯胺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压和心率,降低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丽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长链非编码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一类转录副本较长的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被发现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尤其在肿瘤细胞中.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新热点.该文通过检索近期发表的有关LncRNA在胶质瘤中作用的文献,重点总结了部分LncRNA的新特点;通过探究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了解胶质瘤的起源、生长、进展、转移、侵袭,并判断其等级、分期及预后,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谈胤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并提出了软骨移植、基因治疗等新方法,为OA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搏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化版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02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45例,发生率为4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5.876,95% CI1.204~17.345)、配偶(OR=8.637,95% CI1.307 ~ 22.346)、医疗付费方式(OR=6.849,95% CI1.690~28.304)是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82 +0.027X2 +0.039X3 +0.012X4 +0.029X5-0.049X6,配偶、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付费方式和抑郁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 学历、配偶、医疗付费方式是脑卒中患并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配偶健在、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高、非自费的付费方式能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而抑郁程度越严重越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安宁;杨印东;杨晓帆;曹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响

    抗病毒治疗可间接缓解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部分患者甚至可获得逆转.对于抗病毒治疗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抗病毒治疗时间、体质指数、初始用药时肝脏的炎症程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该文就门静脉高压症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房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