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根
小儿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且高复发性疾病.为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案是治疗的首要目的.临床上常见的有传统开放手术取石、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碎石术、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输尿管软镜取石、药物溶石等治疗手段.目前小儿尿路结石的内镜微创外科治疗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内镜微创技术因碎石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微创内镜新技术将不断完善更新,进一步领跑小儿肾结石治疗前沿.
作者:孙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黏膜下子宫肌瘤由于其位置贴近子宫内膜,其临床症状常常显著,临床治疗也相对棘手.目前有多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以及介入栓塞及消融治疗等.该文拟在治疗的可重复性、安全性、疗效及复发率等各方面综述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现状.
作者:熊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脊髓型颈椎病(CSM)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一经诊断常需手术治疗.前路手术可直接减压并可较好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尤其近年来前路非融合技术及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因单节段、连续两节段、多节段、非连续节段CSM减压及稳定性重建方式不同,针对其治疗的佳术式也不尽相同.
作者:张伟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A组)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及呼吸功能指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5、IL-17、IL-33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IL-5、IL-17、IL-33的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5、IL-17、IL-33的水平与PEF、FEV 1/FVC呈负相关.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更好,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局部的炎性反应、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急性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对其发生机制及有效地治疗策略一直是当今的研究热点.该损伤的机制较多,星形胶质细胞(AS)形成的瘢痕组织是阻碍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脊髓损伤后AS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BMPs与脊髓损伤有密切的关系.该文就BMPs信号在脊髓损伤中对胶质瘢痕的影响进行阐述.
作者:刘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Snapin蛋白是可溶性NSF附着蛋白受体复合物的调控因子,在囊泡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在神经和非神经细胞中大量表达的蛋白,Snapin蛋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神经细胞中Snapin与很多蛋白相互作用,在神经元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退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急症,其危害较大,尤其心脏和脑易遭受损害.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险,还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快速、准确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碳氧血红蛋白、心肌酶、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血常规、N末端前脑钠肽、乳酸、胃泌素、醛固酮、血浆D-二聚体、脑电图、头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了解预后.
作者:李宝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肺癌患者经常可以检测到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但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肿瘤的诊断、复发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目前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因此患者需要频繁接触放射线,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尤其是骨髓功能恢复,而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的特点,明确其对于肿瘤诊断、治疗的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胸腔积液及肿瘤组织中CE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黄爱本;王晶;蒋延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BLB种植系统在国内应用10年以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国内相关文献,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6篇,有效植入数目为2677枚,长随访时间为11年,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5年、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4.66%和91.16%.结论 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效果可靠,长期成功率较高,适应证广泛,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系统.
作者:晋容珍;董洋;王粉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配伍宫术宁胶棒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的宫颈准备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宝鸡市人民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生殖器萎缩妇女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0例.A组: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片3 mg/d,连用7d;B组:术前连续口服米非司酮片3d,50 mg/d,取环时两组常规配伍宫术宁胶棒.对比A、B两组取环时的宫颈扩张难易度、术中疼痛反应、取环时间、取环成功率、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取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A组阴道分泌物多、疼痛评分低、扩张宫颈容易,A组取环成功率为93.8%(75/80),B组为92.5%(7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为(3.67±0.59) mm和(3.66±0.56) mm,B组取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为(3.44±0.80) mm和(3.45±0.76) mm;A、B两组取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3.46±0.84)d和(3.45±0.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两种药物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的宫颈准备效果均切实、可靠.术前配伍宫术宁胶棒扩宫更安全.
作者:张亚红;黄志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研究证实,血浆维生素C浓度随给药途径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只有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血浆和尿液当中的维生素C浓度才能达到杀死癌细胞水平.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可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症状和延长其生命.因此,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成为临床肿瘤治疗补充和替代疗法之一.为总结维生素C抗癌试验的研究现状,探讨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该文就大剂量维生素C在人体所进行的临床试验予以综述.
作者:刘祚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术前应用e-Flow成像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MVD与肿瘤类型的关系.结果 ①甲状腺癌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甲状腺腺瘤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MVD值比较,甲状腺癌组MVD值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肿瘤血管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别,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瑞敏;房勤茂;王义成;张凡;高辰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大的关节,也是参与日常活动中重要的关节之一.肩袖是组成肩关节软组织中重要的结构,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肩袖损伤则是引起肩部疼痛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损伤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其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由于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方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肩袖修复术、肩峰成形术、肩关节置换术和肌腱转移术等.
作者:聂博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急、慢性应激状态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风医院外科住院的31例手术创伤患者为急性应激组,在内分泌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1例为慢性应激组,同期在东风医院体检的无内分泌疾病的31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8:00、16:00及24:00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结果 ①急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高皮质醇与高ACTH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皮质醇与ACTH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应激组与急性应激组患者比较,血清皮质醇(8:00、16:00)和ACTH(8:00、24:00)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相关性分析:血清皮质醇与ACTH在急、慢性应激组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亢进,慢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昼夜节律紊乱.
作者:周晓莉;饶一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视可尼可视喉镜(SOS)是一种纤维光导可塑形喉镜,它兼具光棒与纤维支气管镜的优点,不仅可以用于正常的气管插管,还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困难气管插管.它装配简单、前端角度可调节、插管成功率高,在人工呼吸道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就SOS的结构特点,应用前准备,临床应用(常规应用、困难呼吸道应用)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温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引起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损害,因此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如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等.治疗要遵循降压药物应用的四大原则,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和合并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将血压降到患者能够耐受的合理范围,以大限度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
作者:郑君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环抱式接骨器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胸腔镜辅助下接骨器手术治疗的3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骨折处切开复位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及伤口负压引流球.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胸廓外观正常,连枷胸消失,无一例出现反常呼吸,术后第1日复查X线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骨折处对位对线满意,呼吸运动正常,疼痛消失快,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d,随访36例,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1~16(11.6±1.3)个月,患者均无排斥反应.结论 胸腔镜辅助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胸廓塌陷得以矫正,改善呼吸功能,有效弥补了传统开胸创伤大的不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郭文炜;李永强;徐驰;杨鲸蓉;曾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抗原B(抗原B)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1型糖尿病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20只NOD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原B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各10只.记录并比较两组小鼠初始/成模后/用药后1、2、3周的体质量和血糖变化值.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的水平;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胰腺组织中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 在用药后3周各组小鼠之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处理组体质量下降明显;生理盐水处理组血糖上升水平较抗原B处理组高(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抗原B处理组IL-2水平较生理盐水处理组低,血清IL-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抗原B处理组IL-2 mRNA表达量较生理盐水处理组显著下调,IL-10显著上调(P<0.05).结论 细粒棘球蚴抗原B可以降低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暂可认为使Th1/Th2细胞发生免疫偏移,向着有利于胰岛保护的方向,细粒棘球蚴抗原B可能有预防或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
作者:李凤;邢英;伊力多斯·艾合他木夫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化学治疗(化疗)是其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基本上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靶向治疗中,只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表现出活性.对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顺铂为基础的多药综合化疗对于胰腺癌也显示出一定的活性.在一线治疗失败后,一般情况好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获益.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LGT)是药物Ⅱ相代谢中至关重要的酶,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7(LGT2B7)基因多态性对LGT的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LGT2B7基因型与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有关,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可分为强代谢组及弱代谢组.该文主要阐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的关系,着重叙述LGT2B7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作者:李坚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