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于花

关键词:麻醉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摘要: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麻醉方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全膝关节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术前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52.45±65.67)×109/L、(3.89±0.76)g/L、(11.58±1.72)s、(18.85±2.63)s,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02.35±70.35)×109/L、(2.95±0.62)g/L、(14.65±1.33)s、(23.28±2.41)s,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则较全麻组长;在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50%,低于全麻患者的血栓发生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现状

    脱氢表雄酮(DHEA)和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是雄激素的前体,少量转化为雌激素.DHEA、DHEAS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且存在许多独立作用机制,但这些作用机制都与人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代谢有关.DHEAS可以应用于肥胖、妇女绝经、老化的治疗,且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DHEAS疗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用于女性绝经的治疗和调理,其被广泛用于男性激素替代疗法及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疗效尚待大规模的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佳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基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入住垫江县人民医院的100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广泛型AgP(G-AgP),余下42例为局限型AgP(L-AgP),对G-AgP与L-AgP两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探诊出血指数(BOP),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①G-AgP组患者治疗前PD、CAL与BOP分别为(4.38±0.71) mm、(2.60±0.36) mm及(3.11±0.60) mm,治疗后分别为(2.33±0.31) mm、(1.29±0.21) mm及(2.02±0.39) mm,本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gP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4.56±0.81) mm、(2.69±0.39) mm及(3.19±0.60) mm,治疗后分别为(2.45±0.37) mm、(1.39±0.28) mm及(2.22±0.41) mm,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AgP组治疗后与G-AgP组治疗后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4水平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AgP组治疗前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分别为(7.73±1.38) ng/L、(31.52±5.36) ng/L,治疗后分别为(3.72±0.91) ng/L、(61.83±16.52) ng/L,本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7.97±1.52) ng/L、(33.37±11.09) ng/L,治疗后分别为(3.90±1.33) ng/L、(62.76±15.78) ng/L,本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是侵袭型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段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非人灵长类动物情绪的研究进展

    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与健康.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生理结构上有很多相似点,故为情绪研究的首选动物.该文首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情绪的表达方式(身体行为、面部表情)及其影响因素(生长环境、观察者的影响);然后在微观角度分析现有的情绪理论学说:内啡肽学说、去甲肾上腺素学说、多巴胺学说和5-羟色胺学说.从而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现有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情绪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景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老年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老年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和对照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肿瘤缓解情况、内分泌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肿瘤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H=7.193,P<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2.1±13.6) ng/L vs (134.2±19.8) ng/L](t=6.237,P<0.05),[(34.4±8.4) ng/L vs(58.6±7.4) ng/L](t=6.842,P<0.05),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682.5±90.4) ng/L vs(411.3±73.6) ng/L](t=5.384,P<0.05);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及肿瘤内分泌情况,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冷霜;任芳;郭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肌灌注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逐年上升,其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梗死,因此,缺血心肌的及时检出及再灌注治疗对于冠心病非常重要.心肌灌注成像对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以及治疗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就国内外文献对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丁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骨重塑失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统一定论.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研究较多的是细胞凋亡.在其发病过程中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发生凋亡,骨形成受到抑制;而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数量相对增加,骨吸收增强.骨重塑过程包括骨形成及骨吸收两个方面.该文主要研究骨重塑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以期为治疗本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吉万波;刘冠虹;刘锦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险、病死率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逐步加深认识,但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该文论述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两者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年龄及烟酒史),病理生理学上主动脉夹层与粥样硬化相互影响来促进病程进展,分子生物学上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都升高,影像学上(如主动脉夹层)可发现粥样斑块、钙化灶等.

    作者:赵琴;彭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紫草素诱导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紫草素是从中药紫草中提取的萘醌类化和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紫草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结肠癌、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不良反应小,其作用机制包括激活胱天蛋白酶家族启动凋亡、引起Bcl-2蛋白酶家族表达变化从而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诱导活性氧类的产生等.该文对紫草素诱导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郭雪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血管神经头痛患者,将其根据挂号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单纯西药组40例,给予口服谷维素、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等进行治疗,每次1粒,每日1次;中西医结合组40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平肝疏风通络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西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Z=2.543,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次数为(4.3±1.2)次/月,治疗后为(1.8±1.1)次/月;单纯西药组患者治疗前为(4.3±1.3)次/月,治疗后为(2.13±1.2)次/月.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6.6±2.1) h,治疗后为(2.2±0.9) h;单纯西药组患者治疗前为(6.1±2.5) h,治疗后为(3.3±0.8)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恒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血压合并抑郁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血压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增高,同时抑郁症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升高,并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越来越常见,但两者共病的具体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血压和抑郁症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功能紊乱关系密切,故该文对目前关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与RAS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电化学DNA芯片快速检测临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电化学DNA芯片技术是集合聚合酶链反应、传感技术及生物芯片三大技术优点来检测目标核酸序列的新方法.目前,因电化学DNA芯片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费用低、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被用于多个领域,如传染病快速检验、疾病基因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流行病学研究、法医鉴定及临床病源微生物的检测诊断等.该文对电化学DNA芯片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病源微生物检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世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过氧化物酶体氧化应激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参与并介导细胞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已证实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中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重要位点.过氧化物酶体中自由基生成与清除平衡机制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当过氧化物酶体发生氧化应激时产生大量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变化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从多个层面影响肿瘤进程.该文就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应激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魏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PWV、ABI及hsCRP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锡山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包括42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45例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及33例多支病变.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探讨PWV、ABI及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PWV及hs-CRP显著升高,ABI显著降低(P<0.05);在冠心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患者中,PWV及hs-CRP依次升高,ABI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PWV及hs-CRP正相关(r=0.576,0.628,P<0.05),与ABI呈负相关(r=-0.752,P<0.05).结论 PWV、hs-CRP及AB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

    作者:钱中良;李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且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诸多学者认为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胃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等综合因素有关.目前治疗该病以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为主,且因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故多药联合治疗亦被广泛应用.FD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故倍受研究者关注.该文就FD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力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低温对急性心肌梗死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浅低温(32~34 ℃)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降低梗死面积,改善梗死心肌的愈合.但要使治疗性低温产生保护效应必须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尽可能早地而且在再灌注之前就要使心肌达到目标温度.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的浅低温对左心室功能、局部心肌血流及缺血预适应似乎不会产生损害作用.浅低温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可能包括降低组织代谢率,保存高能磷酸盐,减轻细胞凋亡,诱导热休克蛋白的产生等.

    作者:阮爱兵;吕爱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麻醉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麻醉方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全膝关节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术前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52.45±65.67)×109/L、(3.89±0.76)g/L、(11.58±1.72)s、(18.85±2.63)s,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02.35±70.35)×109/L、(2.95±0.62)g/L、(14.65±1.33)s、(23.28±2.41)s,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术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则较全麻组长;在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50%,低于全麻患者的血栓发生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于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分析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相关致病因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130例)应用西医药物和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30例)在西医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结合治疗.分析难治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与发病及临床疗效关联较大,且年龄越小,发病后越早治疗,疗效越好(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93.08% vs 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84,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积极感受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性生活评分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疼痛与不适评分、依赖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患者生活治疗明显提高.

    作者:周洁;何源萍;李泽文;潘芳名;杨国强;陈应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脑-肠轴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多种症状叠加或相互转换,有难治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FGIDs的发生与脑-肠轴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在FGI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主要总结脑-肠轴在FGIDs中的作用,并对脑-肠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更珍;张耀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类偏肺病毒免疫机制及其疫苗的研究

    人类偏肺病毒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致病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感染后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肺炎;它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组,但以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为常见,国内外有许多相关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目前对其结构及其临床特点研究较多,但对其致病机制、免疫机制研究较少,国外对其疫苗的研究也已有相关报道.该文将目前国内外相关免疫及其相关疫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杨维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患者干预措施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患者配合困难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将绵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162例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81例,B组按一般方法即检查医师反复讲解肺功能检查的要求和方法,患者按要求随即配合检查;A组除了一般方法外,还根据心理状态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给予有效心理沟通、示范、心理疏导、集体宣讲以及将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张贴于墙上等干预措施.统计完成检查患者的例数.结果 B组有55例患者终完成检查,完成率67.9%.A组有79例患者完成了检查,完成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对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沟通、多次示范及练习测试、心理疏导、集体宣讲等干预措施,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作者:张金蓉;李惠;陈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