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动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鹿勇;关真民;吴琪;候亚莉;赵瑞萍

关键词:胃动素, 胃牵张神经元, 海马CA1区
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海马胃扩张神经元的特点及胃动素对胃扩张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体观察胃动素是否对82只大鼠海马胃扩张(GD)神经元放电有影响,胃扩张神经元根据刺激后的变化可分为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和胃扩张抑制性神经元.结果 ①在82只大鼠上记录到的358个海马单位电活动,根据神经元放电模式可分为位相性、连续性和单个性.神经元放电频率可分为:高频(>10Hz)、中频(5~10Hz)和低频(0~5Hz).(2)海马内358个对GD刺激有反应的171个GD神经元中,放电频率增加的海马神经元有130个(70.5±4.8)%,为GD兴奋性神经元(GD-E);GD引起海马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的神经元41个(-60.3±4.2)%,为GD抑制性神经元(GD-I);③海马CAI区内的66个GD-E神经元中有38个(57.6%)对胃动素呈现兴奋性效应;在18个GD-I神经元中有10个神经元(55.6%)表现为兴奋效应,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结论 海马区有胃扩张反应性神经元;胃动素对海马胃扩张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结肠镜诊治下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紧急结肠镜检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和相应止血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结肠镜检查阳性率为93.85%,成功率为100%.止血成功率为94.29%,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诊结肠镜检查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多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药.它通过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后共同途径,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在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与溶栓药联合应用、在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以及单独使用等方面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玲玲;牛智领;唐兴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正常成人股骨头的磁共振成像及变异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股骨头的磁共振成像(MRI)及其变异,以提高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57例(293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髋关节MRI进行分析.MRI序列为冠状面Tl1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轴位T1.结果 157例患者293髋共有1597个可分析层面,有6种图像类型.这些图像在随访时会有部分类型发生改变,但均未出现典型的股骨头坏死改变.STIR序列也无坏死改变.结论 成人无病变的股骨头MRI存在着各种变异,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综合MRI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序列表现.

    作者:赵凤朝;李子荣;张念非;郭万首;刘朝晖;孙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生与原发病密切相关,操作不规范是引起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营养状况不好、家居环境较差、文化程度低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概率升高.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仍差,应尽早拔管.

    作者:何建静;廖蕴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TAT3介导的IL-10抗炎性反应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目前研究热门且了解较多的抗炎性因子,能发挥抗炎性反应作用.IL-10受体(IL-10R)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膜上,能与IL-10结合后发挥抗炎作用,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该过程的关键因素,通过与IL-10R上的暂时锚靠位点结合而活化.活化的STAT3激活某些控制炎症靶点转录的基因,发挥抗炎症作用.

    作者:王珺平;唐国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生对医学外语教学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克服

    医学专业外语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关系到高等医学教育的成败,不可等闲视之.学生有了逆反心理,对医学外语教学就会产生障碍意念,直接影响医学外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学生和教学两方面分析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闫秀静;陈红;杨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降血压治疗效果分析(附61例报道)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脑病的关系.方法 分析61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不多,且血肿无明显扩大的患者,早期行降血压治疗,未用脱水药,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 d内病情好转,意识障碍减轻者49例,病情稳定者12例,无病情恶化者.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同时伴发高血压脑病,及早和快速降低过高的血压,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谢才兰;漆松涛;潘军;卢家璋;杨灵;林宽;王建军;张锐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治疗国内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是在高血压病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开颅手术疗法创伤大.微侵袭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本文就我国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韦日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目前,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但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特异性低.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肿瘤标志物,试图寻找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生物标志物.现就近年研究中较新、较有前景的几种肿瘤生物标志物(α-甲基-辅酶A消旋酶、Survivln蛋白、胸腺素β15、核基质蛋白)予以综述.

    作者:刘志明;李泽惠;李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烟雾病外科治疗进展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对象以婴幼儿和成人为主,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成人主要表现为脑出血.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及直接、间接联合手术方式.早期手术解除脑缺血症状的效果明显优与延迟手术.根据临床表现及年龄差别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等非常重要.

    作者:杜鹏;木依提·阿不里米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动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海马胃扩张神经元的特点及胃动素对胃扩张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体观察胃动素是否对82只大鼠海马胃扩张(GD)神经元放电有影响,胃扩张神经元根据刺激后的变化可分为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和胃扩张抑制性神经元.结果 ①在82只大鼠上记录到的358个海马单位电活动,根据神经元放电模式可分为位相性、连续性和单个性.神经元放电频率可分为:高频(>10Hz)、中频(5~10Hz)和低频(0~5Hz).(2)海马内358个对GD刺激有反应的171个GD神经元中,放电频率增加的海马神经元有130个(70.5±4.8)%,为GD兴奋性神经元(GD-E);GD引起海马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的神经元41个(-60.3±4.2)%,为GD抑制性神经元(GD-I);③海马CAI区内的66个GD-E神经元中有38个(57.6%)对胃动素呈现兴奋性效应;在18个GD-I神经元中有10个神经元(55.6%)表现为兴奋效应,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结论 海马区有胃扩张反应性神经元;胃动素对海马胃扩张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作者:鹿勇;关真民;吴琪;候亚莉;赵瑞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深刻认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胆囊切除术时Carlot三角区解剖不清是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胆囊切除术或胆道探查术中注意规范性、轻柔操作,认真细致、谨慎的作风,熟悉解剖等能有效避免胆管损伤,胆管损伤后及时发现并处理效果良好.防重于治,胆管损伤重在预防,损伤后需及时正确处理.胆管损伤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根据术中损伤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早诊断,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修复胆管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就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李红阳;谭晶;王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股骨头骨折临床研究进展

    股骨头骨折是髋关节较少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多因高能量创伤所致,常合并有髋关节脱位或髋周骨折.随着高能量交通事故导致的股骨头骨折发病率逐渐增加及关节损伤研究认识的深入,股骨头骨折的诊疗日益受到重视,相关临床报道也日渐增多,现就股骨头骨折的解剖生物力学、受伤机制、诊断、分型、治疗等多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蒋煜青;谌业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自发性膝关节骨坏死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突发的疼痛与压痛,病灶常为单侧,多数累计股骨内髁及胫骨内侧平台软骨下骨,晚期往往需要行膝关节置换术.该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主要有应力引起的微骨折和血管缺血两种理论,现将近年来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报道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陈广刚;郭万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血管标志物CD105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CD105是一个特异表达于新生血管内皮的糖蛋白,主要标记具有增殖活性的内皮细胞.肿瘤生长和浸润有赖于血管生成,新生的血管提供给肿瘤组织营养及氧分,为肿瘤组织增殖提供了基础.CDl05是肿瘤新生血管的标志物,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优于其他标志物,更能反映肿瘤的增殖状态和预后,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推动力,以CD105为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治疗肿瘤的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英辉;陈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横向分化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它不仅可分化为中胚层的骨、软骨、肌肉、肌腱、脂肪和血管内皮细胞,还可跨胚层横向分化为如外胚层的神经细胞,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

    作者:覃小华;尚希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一种内镜下胃黏膜呈特征性马赛克样改变的疾病,其组织学上无明显炎性改变.PHG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65%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发展为PHG.目前PHG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PHG 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组织学,治疗主要针对降低门静脉压力.

    作者:杨耀鑫;朱家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然杀伤T细胞配基的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抗感染、抗肿瘤及自身免疫病中起保护作用,NKT细胞配基对NKT细胞的激活起关键作用.近年来NKT细胞配基的分离、鉴定、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已鉴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NKT细胞配基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陆田田;黄震;陈章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了解活动平板试验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患者群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78例患者接受运动平板试验,按亚级量Bruce方案进行.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在运动试验阳性组中检出率高于阴性组,运动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血管病死率增加.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并对预测心源性死亡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志强;曹东来;杨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应用进展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具有科学、高效、经济、可靠的特点.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日益高涨,以科学为基础的HACCP系统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减少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有效的途径.鉴于HACCP在控制潜在危害实践中的明显效果,近年来HACCP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

    作者:杨忠思;许雷;陈同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