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因子与腹膜纤维化

修亦斌;郭汉城

关键词:生长因子, 腹膜纤维化, 腹膜透析
摘要: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传统非生理性透析液常损伤腹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腹膜纤维化.多种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和维持,而转化生长因子β1是腹膜纤维化的中心介质,在其下游介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协同下,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促进细胞外基质生成及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导致腹膜纤维化.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环氧化酶2与食管癌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

    环氧化酶(COX)是一种花生四烯酸代谢限速酶,其中一种同工酶环氧化酶2(COX-2)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和预后密切相关.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在食管癌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震;杨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证实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结果 125例肾脏疾病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的范围不同分成的4组中,血清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为56.52%、77.61%、100.00%和100.00%.结论 胱抑素C在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金鲜花;齐艳春;陈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素与心功能相关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药物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马岚青;梁兵;缪应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人波形蛋白中间丝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表达于胚胎组织和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成体细胞,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细胞的黏附和移动、细胞凋亡、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波形蛋白的确切功能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波形蛋白基因剔除小鼠没有出现异常的生物学表型.癌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与其生长、侵袭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演进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李祖茂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青蒿素类药物在肺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青蒿素类衍生物包括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等,它们具有诸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活性,包括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支气管哮喘、对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青蒿素类药物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以及肺纤维化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对青蒿素类药物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予以综述.

    作者:张孝飞;王昌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石成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胆汁成分的改变、细菌感染、致石基因、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的失衡病理因素作了较多研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该综述将从以上方面对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倪健彬;徐松波;李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与内科保守治疗84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存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李利中;赵施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腹部大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部大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引起致命性肺栓塞风险.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状态是DVT的主要原因,而外科手术是DVT的常见诱因.目前诊断DVT主要依靠超声显像及静脉造影技术,而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诊断血栓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预防性物理疗法和药物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

    作者:曾仲衍;陈幸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重型肝炎患者的合理营养治疗

    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治疗重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综合治疗过程,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对重型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LRI)的疗效及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方法 LRI住院患者114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1.2%,分离出33株致病菌,药物敏感率为75.7%,中度敏感率为15.2%,耐药率为9.1%.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LRI临床疗效好,细菌耐药低,是一种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的抗生素.

    作者:杜运华;傅振英;吴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麻醉与围术期脑电监护的相互影响

    围术期的脑电监测与多种麻醉药之间相关,因手术刺激而变化,能反映患者围术期的意识状态、镇静程度、应激反应水平等变化,有助于指导围术期麻醉用药,脑电监测在研究患者围术期功能状态变化上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常用的脑电监测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旨在对脑电图监护与麻醉的相互关系以及围术期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张彦;梁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功能和病情变化.结果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的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在卡维地洛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在积极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李青;陈丽英;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正常情况下没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是宿主细胞因癌细胞入侵而过量产生的正常细胞组分.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常用肿瘤标志物、新的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苗积国;李华兴;刘文叶;梁业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AT1-AA和sFlt-1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通过类血管紧张素Ⅱ的激动效应,激活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使滋养细胞侵袭变浅,胎盘血流量减少和胎盘血管硬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使机体处于抗血管发生状态,滋养细胞浅植入和不正常的子宫胎盘血管抵抗.AT1-AA可能促进sFlt-1的产生,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深入研究AT1-AA和sFlt-1的相关性,对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中原;胡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生长因子与腹膜纤维化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传统非生理性透析液常损伤腹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腹膜纤维化.多种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和维持,而转化生长因子β1是腹膜纤维化的中心介质,在其下游介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协同下,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促进细胞外基质生成及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导致腹膜纤维化.

    作者:修亦斌;郭汉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翔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和前列腺痛(PD)的疗效.方法 采用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NPB和PB患者,射频热疗仪工作频率为433 MHz,治疗温度为47℃,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多4个疗程.结果 本组215例患者,显效139例(占64.7%);有效58例(占27.0%);无效18例(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体外射频热疗仪治疗NPB和PD安全,疗效好,患者无痛苦及无任何不适感.

    作者:林伟;黄海鹏;黄辉;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喉罩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从用量上看,用于小儿的喉罩仅为成人型喉罩的1/5,但其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很关键的,不容忽视.本文就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喉罩的置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王勇;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