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

杨焕东;刘全凤

关键词: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断, 治疗
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但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是佳方法,但切除范围和是否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尚存争议.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

    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合时宜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医学英语教学工作未得到重视,从教材、师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作者:刘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海藻糖在血细胞冻干保存中的应用

    海藻糖是目前血细胞冻干保存中常用的保护剂,作为一种稳定的非还原性双糖,它在细胞冷冻、干燥、冻干过程中对细胞活性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并显露出在血细胞冻干保存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冻干对血细胞损伤机理,海藻糖对血细胞冻干过程中的保护机制及海藻糖在血细胞冻干保存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石釧;韩俊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常见眼眶病,其患病率在成人眼眶病中居首位.研究表明.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与Graves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包括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眶周放射、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本文对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但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是佳方法,但切除范围和是否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尚存争议.

    作者:杨焕东;刘全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脂质体在脑靶向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是阻碍药物进入大脑的主要因素,血脑屏障上皮细胞闻的紧密连接使药物很难渗透入脑.从而显著增加了临床药物治疗颅内疾病的难度.连接抗体的脂质体或免疫脂质体可作为特定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分子包裹并靶向运输到相应组织或器官内.本文将总结如何应用这种技术将药物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许蓓;肖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耍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视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及筛检,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抗病毒治疗阻断围生期HBV母婴传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HBV感染率明显下降.本文就HBV母婴传播途径及阻断措施进行了综述.

    作者:项桂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跨血脑屏障给药的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分子治疗园子和超过98%的小分子药物难以到达脑组织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探索能高效传递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相应治疗的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新近研究证实:免疫脂质体能安全有效地介导药物穿透血脑屏障.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跨血脑屏障给药技术的新研究进展,对血脑屏障的结构及调控、免疫脂质体的性质特点、在脑组织内的释放机制及给药途径进行总结,并对其临床应用做出展望.

    作者:陈思源;肖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妊娠合并HSV感染可造成胎儿官内感染,死胎和流产率增加.本文综述了妊娠合并HSV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免疫应答、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平;熊正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就其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作了阐述,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作者:雷娜;黄桂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声学造影在移植肾血流灌注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肾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肾功能障碍和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移植肾并发症对于早期治疗、延长肾脏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新型超声对比剂的应用以及用于检测微泡的造影软件的出现,利用声学造影评价移植肾血流灌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荣全;朱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翼状胬肉的研究现状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手术是去除本病的惟一方法,但术后复发率很高.临床上应根据翼状胬内的类型(原发性或继法性)、病变分期、程度、部位及角膜缘状态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愈后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凝血酶和铁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是人类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以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过去几年对于脑出血介导的脑损伤机制有了逐步的了解.实验调查表明,凝血酶生成、红细胞溶解和铁毒性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这些机制可能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文章对凝血酶和铁在脑出血介导脑损伤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朱丹化;叶盛;诸葛其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 比较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治疗组,36例)和速效救心丸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量为3次/d,2粒/次;对照组3次/d,5粒/d.结果 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在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的用量,药物起效及持续时间,ST段压低总和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

    作者:王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凋亡与急性肾衰竭的关系研究进展

    急性肾衰竭是急症患者中常见疾病.病死率高,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凋亡与急性肾损伤有关,但其调节机制不明.信号转导、生长因子、p53等途径可能参与肾脏炎症和凋亡过程.现综述凋亡与急性肾衰竭的关系.通过改变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望为临床ARF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葛成国;靳风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影响的机制

    高血糖状态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常因应激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具有较高的炎性反应状态,加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高血糖也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再灌注.故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状态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

    作者:于宏颖;王柏颖;王满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类固醇激素鼓室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近年来鼓室用药治疗内耳疾病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该方法保留了完整的内耳结构、安全性较高,是目前针对内耳局部的主要给药方式.鼓室用药优于胃肠或静脉给药,可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使得内、外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阐述了近年来类固醇激素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亚林;汪银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下丘脑室旁核对肾脏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及机制

    肾交感神经比其他任何神经都具有更高的紧张性活动.因此肾交感神经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及中枢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研究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下丘脑室旁核是肾交感神经的中枢核团,也是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整合部位.它在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应激及肾交感神经活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中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刘希秀;冉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非乙醇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60岁NAFL患者56例.测量其代谢指标,以57例无脂肪肝的同年龄段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NAFL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三酰甘油、尿酸均高于对照组,NAFL组MS、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超重、肥胖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与MS有关(P<0.05).结论 老年人NAFL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可能与MS有关.

    作者:唐明明;蔡松;邬静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转录因子Nkx2.5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Nkx2.5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与心脏发育、功能维系密切相关;Nkx2.5的突变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先心病等疾病.本文就转录因子Nkx2.5与心血管疾病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开如;丁建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关系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为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近年来.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早产和低体质量儿是产科常见疾病,易导致围生儿死亡.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发生、发展的关系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牙周组织炎症的特点,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郑德春;陈小玲;闫福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