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在中药学人才培养中加强创新能力教育的思考

卢萍;时博;冯卫生

关键词:中药学,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药领域迫切需要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学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从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方式、创新性学习平台等方面,对在中药学人才培养中如何加强创新能力教育进行思考.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7名血脂正常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206例高脂血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8、3.17、5.71,均P < 0.001);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 = -0.62、-0.67,均P < 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对患者预后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颅内蛛膜囊肿的认识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蛛网膜囊肿为颅内非肿瘤性液体积聚,在所有的颅内占位损害中占大约1%.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是蛛网膜异常分裂还是复制收集脑脊液样形成导致囊肿扩大,其机制还未确定.当患者由于蛛网膜囊肿引起癫痫发作、脑积水、颅内压升高、局灶性神经症状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针对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选择有着很大的争议.从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出发,应寻求蛛网膜囊肿患者佳的治疗方式.部分或全部切除蛛网膜囊肿建立囊肿和基底池的沟通被认为是佳的治疗外科方式.笔者认为神经内镜采用很小的颅骨钻孔进颅治疗蛛网膜囊肿同样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除非特殊情况避免把分流手术作为治疗首选.

    作者:张敦利;闫长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粒子与假体松动的研究进展

    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发生的骨溶解导致的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引起人工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磨损颗粒可以刺激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各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同时活化破骨细胞和抑制成骨细胞.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研究磨损颗粒引起骨溶解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通路,而治疗和预防磨损颗粒引起的人工关节松动方面仍然处于实验阶段.本文就磨损颗粒对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作用的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季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各类基础疾病患者中出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2例,均给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1 200 mg/d静脉滴注,治疗14 d.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细菌清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13例(31.0%),显效21例(50.0%),进步5例(11.9%),无效3例(7.1%),总有效率为8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16/1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100.0%(4/4),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3.3%(5/6),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为88.9%(8/9).本组患者治疗中出现腹泻2例,恶心1例,血小板减少2例,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室阳性球菌感染,可有效缓解感染症状,清除病菌,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杜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6~9月期间,第二炮兵总医院皮肤科采用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治疗33例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按照操作标准方案严格进行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并在治疗全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同时在治疗后指导患者处理不良反应并作好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共对33例CA患者进行了调查,全部病例经过2~4次治疗后在1个月内痊愈,并持续进行1个月的随机随访,无再发病例.结论 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疗法是治疗尖锐湿疣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工作和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依从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李雪;刘艳春;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 < 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怡;宋晓华;刘金艳;曲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因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探究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56例患者中,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错误3例,椎间盘突出原位复发21例,内固定失败1例,遗漏相邻椎间盘多间隙突出10例,继发椎管狭窄6例,游离髓核清除不彻底9例,腰椎不稳6例;再手术方式为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7例,半椎板椎间盘切除术12例,全椎板椎间盘切除减压术5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9例,内固定3例,再手术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不准确、椎管继发狭窄或减压不充分、内固定失败、椎间盘突出复发、遗漏相邻间隙椎间盘突出等,再次手术可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劳拉西泮2 mg治疗,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同时辅助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旭曼;梁卫峰;雷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茵陈多糖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茵陈多糖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幼龄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茵陈多糖高剂量组[0.8 mg/(kg·d)]、茵陈多糖低剂量组[0.4 mg/(kg·d)].后三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采用茵陈多糖干预,高剂量组胃灌茵陈多糖0.8 mg/(kg·d),低剂量组胃灌茵陈多糖0.4 mg/(kg·d),对照组、模型组胃灌生理盐水,并于术后2周分别测定各组幼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ndirect bilirubin,DBIL)及肝脏组织层粘连蛋白(laminin,LA)、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及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例变化.结果 高、低剂量组术后2周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IBIL、DBIL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 < 0.05);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血清LA、HA、PC-Ⅲ及Ⅳ-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模型组肝脏组织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低剂量组及高剂量干预组肝小叶结构破坏及维组织增生较轻.结论 茵陈多糖能够减轻梗阻性黄疸幼鼠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脏纤维化.

    作者:赫长胜;李源渊;岳洪义;薛峰;刘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精确放射治疗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在其病程中,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逐渐上升.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计算机技术及放射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精确放疗在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大限度提高了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使得放射治疗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聂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聚焦超声联合复方紫银消炎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复方紫银消炎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1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联合复方紫银消炎膏治疗组(A 组) 58例和聚焦超声治疗组(B组) 6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 组总有效率98.28%,B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B组为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复方紫银消炎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优于单用聚焦超声治疗组.

    作者:赵云霞;周萍;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9例胃肠道类癌的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消化道类癌的内镜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19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消化道类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理确诊前,11例内镜下被误诊为息肉,1例胃镜下误诊为腺癌,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类癌.内镜下治疗14例,外科手术切除5例.随访1~5年,预后较好.结论 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及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超声内镜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利娟;董彩红;李敏;赵勇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芒果苷乳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芒果苷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芒果苷乳膏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乳膏中芒果苷的含量.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对制剂性状、粒度、低装量、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查.结果 芒果苷乳膏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HPLC法准确测定3批芒果苷乳膏的含量为分别5.39%、4.87%、5.16%,线性范围为26.5~424.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2.40%(RSD = 0.84%,n = 6).其他检查项目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文建立芒果苷乳膏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质控方法具有简便、可控、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准确评价芒果苷乳膏的质量.

    作者:吴玉强;邓家刚;梁健钦;李学坚;王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常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原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耐药机制复杂,有效抗菌药物极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指对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全部耐药者,但多粘菌素类除外.本文主要就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加以综述.

    作者:张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合用组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疗程为6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和哈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6周后,合用组有效率为80.0%,单用组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 < 0.05).两组Y-BOC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合用组Y-BOCS和HAMA评分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 = 4.69、4.39,P < 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35,P > 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能显著提高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唐锴;叶庆红;陈志斌;何敏;刘树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刺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督脉组共四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针刺后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 大鼠MCAO后NF-κB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 24 h和72 h NF-κB蛋白表达减少,在MCAO 24 h NF-κB转录活性减弱.结论 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MCAO急性期NF-κB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罗文舒;饶晓丹;吴永刚;于海波;皮敏;杨卓欣;徐绍刚;潘孝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腔内视频资料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并帮助其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由于与近年来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相脱节,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胜任当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高清数字影像技术的普及,为利用腔内视频资料进行信息化教学创造了条件.本文分析了当前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腔内视频资料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和优势.

    作者:阴雷;张洁;李崴;徐丹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依维莫司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依维莫司渐渐成为靶向药物的研究热点,其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实验已开始涌现.本文对近期关于依维莫司在乳腺癌方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情况作一总结与分析.

    作者:孙少梅;霍介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强化医保监管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中心环节,要主动适应变化,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是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是医保政策的执行窗口,通过认真学习医保政策,增强执行医保政策的意识,提升自身素质和政策水平;强化医保管理检查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开发医保基金运行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医保各类信息;同时更新观念,诚信服务,努力为医保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就医人文环境,确保各项医保政策的正确实施,促进医院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作者:褚晓静;王继伟;李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分析全膀胱切除术用于不同性质膀胱癌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11年1~3月入住我科的膀胱癌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膀胱癌患者中,52例应用了全膀胱切除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准确掌握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对膀胱癌的治疗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作者:陈永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