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探讨

罗润环;卢海英;黄艳萍

关键词:分娩方式, 脐血, 甲状腺激素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娩两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出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4~1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51例,其中,阴道分娩组100例,剖宫产组151例,分娩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血2 ml,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脐血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FT3、FT4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TSH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与TSH、FT3、FT4水平相关系数(r)分别为:0.006 1、0.222 8、0.115 1,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FT3、FT4及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受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性别的影响,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TSH造成不同影响,FT3、FT4不受影响.加强对胎儿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患者经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变化,为阿德福韦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患者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同时加用一般保肝药;对照组36例患者仅给予保肝药.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分析其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后呈下降趋势,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血清TGF-β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作者:马陈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集体心理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指导;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放化疗指导外同时参加为期6周、每周2次的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及整体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经过6周的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9.41±11.53)、(41.18±4.78)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3.82±4.93)、(37.35±7.51)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整体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1.82±15.98)、(63.85±13.03)、(56.97±10.82)、(76.53±5.00)、(44.06±16.54)、(55.09±12.85)分,实验组分别为(83.68±5.78)、(68.97±8.23)、(68.85±8.44)、(81.27±4.00)、(66.06±6.20)、(66.32±8.53)分,实验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支持性集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可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方法.

    作者:胡君娥;严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香丹注射液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香丹注射液与拜阿司匹林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9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香丹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拜阿司匹林治疗组)各48例,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4.39,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丹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效果较拜阿司匹林为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艾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霜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暴露再生疗法与磺胺嘧啶银霜(SD-Ag霜)抗炎疗法在修复烧伤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不同原因、不同分度、于伤后0.5~12.0 h入院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烧伤创面采用MEBO暴露再生疗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抗炎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手术植皮例数及瘢痕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第3、6、9、12天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6.20±5.47)d,对照组为(20.50±5.24)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瘢痕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患者需手术植皮,对照组13例患者需手术植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烧伤创面修复中,美宝湿润烧伤膏暴露再生疗法优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不仅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还能降低瘢痕发生率,减少手术植皮患者比例.

    作者:杨伯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超前镇痛对阻生齿拔除患者心理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超前镇痛对阻生齿拔出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120名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超前镇痛,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HAMA焦虑量及HRDS抑郁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就诊时、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7天的疼痛及心理变化.结果:就诊时两组患者VAS、HAMA、HR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VAS、HAMA评分[(3.40±0.85)分、(11.20±2.57)分]高于研究组[(0.50±0.04)分、(9.40±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P=0.009;t=3.97,P=0.017);对照组术后第1天VAS、HAMA评分[(2.90±0.47)分、(8.20±2.24)分]高于研究组[(0.30±0.05)分、(5.30±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10;t=4.06,P=0.012);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HR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VAS、HAMA及HR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生齿拔除患者超前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有利于维护阻生齿患者围术期身心健康.

    作者:马岭;周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护理进展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小儿影响较大,积极做好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疾病痊愈.本文从对该疾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护理依据.

    作者:梁红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河南省医药行业企业技术中心投入产出问题研究

    2004~2009年,河南省医药行业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以及在投入产出的总量上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利用2004~2009年的数据,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评价了河南省医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在对河南省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应重视R&D人力资源投入的质量,重视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比例构成;政府要继续增强R&D经费投入以及增加R&D经费中政府资金的投入等.

    作者:张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络经穴学说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的元、明时期,十四经理论经滑寿和张介宾的阐述而固定成形,构建起中国经络经穴学说的理论体系,并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滑寿的<十四经发挥>和张介宾的<类经图翼>传入日本之后,赞赏推崇者有之,贬低批判者亦有之.无论是推崇还是批判,都客观推动了中国经络经穴理论在日本的传播普及,并使日本的经络经穴学说开始具有了本国的特色.本文围绕<十四经发挥>和<类经图翼>两书对日本的影响,通过分析日本部分重要针灸医籍的内容特色,论述了经络经穴学说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肖永芝;刘玉玮;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GSS与AF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A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AF治疗组,48例胸腰椎骨折采用三维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AF)进行治疗;GSS治疗组,56例胸腰椎骨折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根据手术前后的X线片、CT检查和ASIA标准,比较两种术式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相近,在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矫正方面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S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方法总体疗效相近,但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唐俊;黄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萍乡市区2008~2010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本市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萍乡市人民医院及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三家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3 756例患儿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Ab滴度.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检测患儿3 756例,其中,阳性1 266例,阳性率为33.71%.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季多发,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0.67%和38.60%,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0年间萍乡市区MP发病率除个别月份偏高外,基本稳定.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2008~2010年萍乡市区MP发病率基本稳定,但临床上应加强对MP感染的监控,特别是对婴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邹机朝;熊升华;程均;华锋;黄婷;陈桃秀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氯吡格雷在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成功行PCI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0 d内不同时间段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服药后30 d内,试验组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的长期抗血小板应用中,氯吡格雷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增强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永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药沉香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沉香为传统名贵中药,临床使用广泛.针对沉香药材质量混乱,同时缺乏有效质量控制方法的现状,本文对沉香的常规鉴别方法,挥发油和色酮类化合物的组分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沉香品质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陈宏降;陈怀琼;张争;魏建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丹红通精方对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液及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通精方对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液及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10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10)、低剂量实验组(n=10)、中剂量实验组(n=10)及高剂量实验组(n=10),其中,实验组予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诱导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各实验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丹红通精方混悬液灌胃处理,疗程35 d.取大鼠颈动脉血及前列腺组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0 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后,空白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低、中、高剂量)大鼠血清中TNF-α、IL-10含量分别为(20.18±9.12)、(86.78±30.25)ng/L,(23.89±8.07)、(94.99±35.02)ng/L,(111.46±6.71)、(130.17±43.61)ng/L,(138.52±5.75)、(195.22±56.34)ng/L.四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0 mRNA含量分别为(0.17±0.02)、(0.58±0.11)ng/L,(0.27±0.02)、(0.81±0.03)ng/L,(0.35±0.11)、(0.93±0.19)ng/L,(0.98±0.03)、(0.99±0.34)ng/L,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高剂量实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通精方能提高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诱导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0水平,并且与低剂量丹红通精方相比,中、高剂量丹红通精方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黄志洪;卢玉忠;李慎果;覃湛;张兆磊;袁少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其氯霉素二醇物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其分解产物氯霉素二醇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40.0∶60.0∶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氯霉素与氯霉素二醇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8%、100.36%,RSD值分别为0.40%、0.42%;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96~109.60 μg/ml(r=0.999 9),氯霉素二醇物的线性范围为1.95~39.00 μg/ml(r=0.999 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建议作为医院制剂含量测定的检验方法.

    作者:倪晓霞;郑绍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内科病区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内科病区退药情况,找出退药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内科病区退药条目数量、品种及退药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科退药患者近一半是老年人,退药涉及11类252个品种,总退药条目数为1 611个.其中循环系统用药的退药品种数及退药条目数均居首位,其次为抗微生物药.退药原因主要是医生变更医嘱和患者出院.结论:采取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强化宣传和培训工作、畅通工作流程、完善并落实退药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新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T管引流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改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2年6月~2010年3月进行胆道T管引流的2 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应的护理缺陷,并讨论改进方向.结果:2 356例患者中共3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T管脱落13例,T管堵塞12例,胆道感染8例,胆漏5例,胆管十二指肠瘘1例,均于治疗后好转.结论:T管引流是我国肝胆外科术后常规使用的引流方式,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护理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对各种并发症提高预见性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钟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院内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SANS总分平均为(67.95±8.36)分,SSPI总分平均为(12.30±3.38)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0.96±5.79)分;对照组SANS总分平均为(68.37±8.52)分,SSPI总分平均为(13.21±4.30)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2.44±7.19)分.治疗后研究组SANS总分平均为(48.28±5.70)分,SSPI总分平均为(7.10±5.20)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8.66±5.93)分;对照组SANS总分平均为(69.56±8.60)分,SSPI总分平均为(13.68±4.73)分,GQOLI-74总分平均为(42.86±7.61)分.治疗后研究组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及自身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华;曾丽苹;赵祖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B型尿钠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术后48 h B型尿钠肽(PRO-BNP)水平的影响及其预测近、远期心血管事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规范化PCI术,对术后48 h的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术后3、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评价其与PRO-BNP水平的关联性.结果:术后48 h,PRO-BN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O-BNP浓度<800 pg/ml的患者比例及PRO-BNP水平显著优于PRO-BNP浓度>800 pg/ml患者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PRO-BNP<800 pg/ml与PRO-BNP>800 pg/m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对于ACS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PRO-BNP水平,PRO-BNP水平对于术后短期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对于远期的预测价值不明显.

    作者:黄树斌;汤华;傅广;石胜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股骨头坏死随访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本文采用Visual Studio 2005、Photoshop、SQL Server 2005等软件设计在线股骨头坏死随访图像处理系统,实现对股骨头坏死影像资料的实时处理和远程随访,为股骨头坏死远程随访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作者:张华;庞智晖;周广全;何伟;陈鹏;陈镇秋;魏秋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HPLC法测定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型)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型)中盐酸水苏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Ultimate Column XB-NH2(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2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水苏碱在0.964~19.2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盐酸水苏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RSD为1.23%(n=6).结论:本方法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型)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政海;苏作林;廖展苇;阮碧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