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
目的:优化1,4-二氯酞嗪的合成工艺,提高反应收率.方法: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缩合和氯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改进了合成工艺,总收率提高到85.0%.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均经HRMS和1H-NMR确证.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化,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该工艺切实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盟盟;曹运华;王彩凤;季聪慧;朱楠;杨志敏;宣红霞;于洁;刘宏民;张秋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讨论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对疾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病毒性脑炎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并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86.7%,头颅CT异常率为25.0%,脑脊液异常率为58.3%,采用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呈平行关系.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没有创伤及副作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利;田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电变化的关系,能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寻求一种无痛苦,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胃肠疾病的检查方法.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胃癌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无症状志愿者30例分别进行常规胃电图监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胃电参数改变以胃肠电节律紊乱、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餐前、后偶联百分比明显下降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餐前、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增高,餐后主功率比降低较明显,两组胃电参数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例分别为20.00%、19.23%.结论: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检查结果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其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推荐行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胃动力障碍及其类型,依据患者情况及早运用胃动力药物治疗.胃电图可作为胃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丽梅;黄晓群;吉兰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观察黄蘑多糖对H22(小鼠肝癌细胞系)荷瘤小鼠的抑制肿瘤效果,并探讨该机制是否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方法:采用腋下接种癌细胞悬液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 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块、胸腺、脾脏并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眼球取血计数有核细胞数;以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程度.结果:黄蘑多糖各组的肿瘤重量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显著(P<0.05),且各项免疫指标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CTX组)和模型组(P<0.01或P<0.05);黄蘑多糖各组的VEGF表达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黄蘑多糖低、中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蘑多糖对H22移植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亦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达到抗肿瘤的功效.
作者:朱惠彬;朱顺星;程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开颅手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60例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过程是否应用DEX和安慰剂随机分为安慰剂组(30例)和DEX组(30组).术中七氟烷、阿片类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常规应用以维持收缩压在90~130 mm Hg之间,心率在50~90次/min之间.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由计算机系统连续地记录和储存并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DEX组的AUCSBP>130 mm Hg较安慰剂组明显较小[10(3~51)vs33(9~97),t=12.486,P=0.041),术中瑞芬太尼用量[(20.5±11.7)vs(27.2±13.4),t=2.381,P=0.031]以及需应用升压药物(33.3% vs 50.0%,χ2=15.72,P=0.026)、降压药物的患者(46.7% vs 80.0%,χ2=19.25,P=0.001)均较安慰剂组少.结论:DEX可以提高开颅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而没有增加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集的1 548份血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检测结果与之比较,计算两者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假阴性率为18.7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未出现假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假阳性率为0.1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假阳性率为0.0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灵敏性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而两者特异性无显著差异,因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更适用于梅毒螺旋体的筛查,以避免漏诊.
作者:贾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用来测定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中乙醇残留量.方法: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气相色谱在DB-624(6%腈丙基苯基-94%二甲基硅氧烷,30 m×0.53 μm×3.0 μm)毛细管柱中进行测定,以正丙醇为内标物,氮气为载气,柱温:恒温80℃,保持10 min;流速:3.0 ml/min;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20℃;顶空瓶平衡温度:80℃,保持30 min.结果:乙醇、正丙醇分离度良好,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19 μg,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为0.57 μg.乙醇含量在5.49~109.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2X+0.00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5.63%,RSD=3.32%.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贵晓霞;钱佳旦;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鼻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36例患者高分辨三维CT检查提示颅底骨质缺损,MRI检查其中29例发现有脑膜组织疝入鼻窦,术中鼻内镜检查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愈果一致,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膜组织疝入鼻窦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不能愈合的主要原因,高分辨三维CT检查结合MRI检查是确定脑脊液鼻漏漏口位置安全、有效的方法,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奕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心脏多功能刺激仪,采用亚速刺激法(低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30次/min)→超速抑制法(高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30~50次/min)→猝发脉冲法(快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40%),按次序进行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观察转复瞬间心电图表现,同步记录心电图至少至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10 s,转为房颤者继续观察直至恢复窦性节律.结果:使用亚速刺激法238例,成功转复32例,成功率为13.4%;使用超速抑制法206例,成功转复173例,成功率为83.9%;使用猝发脉冲法28例,成功转复21例,成功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0%(226/238).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瞬间心电图表现为:正常185例(77.7%)、P-R间期延长5例(2.1%)、房颤8例(3.4%)、交界性逸搏2例(0.8%)、长间歇>1 500 ms 5例(2.1%)、单发室性期前收缩5例(2.1%)、成对室性期前收缩6例(2.5%)、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2.1%),除1例长间歇为3.2 s者予以72次/min频率的心房起搏外,余病例未予特殊处理.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高效,可作为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
作者:何敏;王幸;张春丽;朱韵;马云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IUD)合并妊娠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带节育器合并妊娠的中、晚期妊娠患者行超声检查,直观地显示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及类型.结果:本组带节育器妊娠均在妊娠中、晚期发现,多见于带节育器5年内.IUD下移是导致妊娠的主要原因.结论:放置IUD后应用超声监护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特别是放置IUD 5年内要加强随访,以便发现IUD下移,预防意外妊娠.
作者:蔡金萍;吴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回顾我院1991~2010年结核病职业暴露发病案例,对职工发病率与发病者年龄、科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0年,255例研究对象中有16例医务人员感染结核杆菌,并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为6.27%.2001~2010年,325例研究对象中有5例医务人员感染结核杆菌,并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54%.两个时间段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可大限度地预防结核病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作者:罗延莉;黄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15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替米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6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可以有效治疗肺部感染.
作者:王秋冬;王文英;陈瑞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发展的历程,并从筹资、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费用负担及服务对象、服务提供的人力与质量控制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四个典型国家--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各自体系的特点,为我国的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尹尚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研究颈椎肿瘤行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是否安全可行.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内10例颈椎肿瘤患者(9例良性,1例为肝癌骨转移)行此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共置螺钉67颗,61颗置入准确,6颗穿破椎弓根皮质,准确率为91%.10例患者术中均有大量出血.4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其中1例术后3周症状消失,另3例术后神经功能逐渐代偿,其余未发现神经血管症状.初置钉时有3颗螺钉松动,经处理后术后半年内复查均无拔钉现象.结论:颈椎肿瘤行后路切除、植骨融合、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是可行的.熟练掌握颈椎解剖,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置钉个体化以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对手术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作者:金锐军;程艳华;王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鲜梨汁和腹部按摩联合应用对脑卒中鼻饲患者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5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鼻饲患者按鼻饲日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管喂开始时即鼻饲鲜梨汁并联合应用腹部按摩,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持续观察14 d.结果: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53.3%,实验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1.9%,并且第1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1 d多,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饲鲜梨汁联合腹部按摩对脑卒中鼻饲患者发生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安莉;闫奕;高亚娜;王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之后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本文阐述了青光眼视神经的损伤机制,并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治疗(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谷氨酸拮抗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青光眼药物、热休克蛋白、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中医药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瑛;庄曾渊;张丽霞;于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随机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收集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0例),对两组的cTnT和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血CK-MB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与cTnT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心肌损伤的高能指标,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血cTnT水平的变化比CK-MB更敏感.
作者:夏勇;刘海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行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21例作为整体护理组;选取2007年以前进行常规护理的21例重型颅脑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护理组治疗良好率为47.61%,高于常规护理组的33.33%(P<0.05);重残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4.28%、14.2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81%、23.81%(均P<0.05).结论:积极、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是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牟淑玲;潘春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运用睡眠监测及定位系统准确定位及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外科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方法:对我院26例OSAHS患者的综合性手术方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血氧饱和度(SaO2)较术前上升明显,手术有效率达96.15%.结论:根据定位诊断,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外科技术可以单平面或同时解决鼻(下鼻甲消融)、软腭后区[等离子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舌后区(舌体打孔消融)多平面阻塞,将软腭后区立体式扩宽,在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了鼻黏膜及悬雍垂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鼻咽返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金永钢;刘丽媛;靳红超;张栋;王宇;柳宁宁;钱海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胰腺癌临床表现,延误诊治的原因,诊治过程及转归,探讨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方法.方法:采用多医院长时间大宗病例回顾性荟萃分析.结果: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几乎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时间的误诊期,从而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结论: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症状无特异性,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作者:吴中远;刘晋川;唐令超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