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牛凤珍;毕秀云;毋志敏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护理
摘要:对12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护理进行总结.认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痰菌阳性率高,抗结核治疗时间长,二重感染率高,药物副作用易出现,抗结核治疗效果取决于糖尿病的控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患者的血糖检测,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吸氧等对症处理,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 d.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6.2%)(P<0.0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7±4.6)d与对照组的(11.2±5.0)d相比明显缩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彩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胃癌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胃癌患者36例,详细介绍该合并症的发病特点,分析延误诊治的原因,详述减少延误诊治的措施.结果:延迟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胃癌29例,延迟诊断率为80.6%.结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合并胃部病变,认真分析病史及临床资料,是合并胃癌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以免延误诊治,影响疗效.

    作者:方灿军;徐林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几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髁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和逆行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股骨髁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和逆行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33例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对3种内固定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膝关节疗效评定采用kolmert评定,比较疗效.结果:股骨髁钢板12例,其中,优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66.6%;微创内固定系统8例,其中,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逆行绞锁髓内钉13例,其中,优8例,良3例,可2,差0例,优良率为84.6%.对3组患者优良率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为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好方法,但相比而言,逆行绞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更具有明显治疗的优势.

    作者:吴景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例不同病因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对比前后血小板、凝血因子、临床症状、体征和有关指标,评估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小板、凝血因子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其中,3例症状缓解,1例患者因原发病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人院的高血压腩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在治疗后第15天利用头颅CT测量血肿大小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0天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及再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5天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30天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早期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加快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78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的病例资料.结果:疼痛的定量按4点口述评分法(VRS-4)评分,1分47例,占60%;2分26例,占33%;3分5例,占6%.结论:只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使患者配合,有问题及时处理,效果良好.

    作者:唐国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96例按口腔溃疡面大小剪取略大于溃疡面的一小块贴于患处,每天2~3次.对照组73例局部溃疡面用10%硝酸银水溶液灼烧,每天1次,口服维生素B20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我院自制口腔溃疡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陈淑梅;程艳杰;李俊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我站2003~2008年收治的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1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8例用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身体的一般状况、肝功能受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治疗组客观存在着疗效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会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胃部分切除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胃部分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手术前后实施护理,即术前的心理护理、抗疼痛指导,术后实施呼吸训练、饮食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健康指导.结果:2组在术后止痛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准确、及时的护理能促进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小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饮食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合理饮食护理原则,提高患者对科学膳食的重视程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17例肝硬化患者实施饮食护理,了解患者对饮食重要性认识程度及遵从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患者对合理饮食重要性的认知度得以提高;促进了疾病的康复;避免了由饮食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患者自觉地遵从合理饮食原则,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温丽娟;杨旭;岳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脑心康注射液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心康注射液是否会对小鼠产生急件毒性反应.方法:记录小鼠尾静脉注射药物的大浓度和大体积,24 h内给药3次,连续观察14 d.结果:小鼠行动正常,未出现躁动、发声:未发生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调、姿态异常等神经系统反应;无眼球突出、流涎、流泪、排尿、下泻、竖毛,皮肤变色等:眼、鼻、口腔无异常分泌物;饮水及食欲正常;体重变化正常;无死亡.结论:24 h内给予脑心康注射液0.841 8 g(生药量)/20 g(小鼠体重)对小鼠无明显毒性,该用药量是临床用药剂量的84~140倍.

    作者:张颖;程彦文;戚德发;陈玉泉;曲福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5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于入院24 h内测得的血钠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54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54例中,发生昏迷18例,死亡11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中,发生昏迷7例,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者昏迷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低钠血症者,因此,应针对病因积极进行治疗,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2例临床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效果好,视力均有提高.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进行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韩点;崔元日;纪元;罗亚静;江林鸿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CL-90)评定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状况.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适应性均比正常人低,通过心理干预后上述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龙胆大黄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龙胆大黄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处方中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规定pH限度检查,并对碳酸氢钠含量进行中和法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平均同收率为98.17%,RSD为1.24%.结论:本品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值得推广.

    作者:丁海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现有生活方式的研究,实施从入院到住院宣教、出院指导、随访的全面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都保持健康.

    作者:孙荣花;刘瑞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针对目前我校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实验课程的设置、考试方式及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作者:谢彩侠;崔永霞;胡亚楠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药浸泡法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法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给予中药疣洗方剂浸泡后,皮损处外用氟尿嘧啶注射液;对照组(47例)给予温热水浸泡双脚皮损处,氟尿嘧啶注射液外用,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有效率为65.9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浸泡法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跖疣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泽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推拿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医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本文就近年来我校推拿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做一总结,以期与同道共享.

    作者:严晓慧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不同X线检查方法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证实的5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方法分组并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胸透组诊断正确率为66.0%,摄片组诊断正确率为22.2%,CT组诊断正确率为100.0%.结论:CT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胸透和摄片,应为呼吸道异物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翟峰;邢成颜;曹新山;王旭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