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王映超

关键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 作用, 措施
摘要:建设工程关系到百年大计,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加强基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不利于基建档案管理因素,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每个基建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翼点入路小骨窗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36例,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0例,Ⅳ级12例.死亡5例.结论:经翼点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稻;谭兴萍;赖丹;蔺军;刘文萍;游涛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方法:妇科检查结合B超、分泌物化验.结果:375例受检者中检出慢性宫颈炎197例,检出率52.53%;真菌感染者检出136例,检出率36.27%;检出细菌性阴道病151例,检出率40.26%;滴虫6例,检出率1.60%;子宫肌瘤26例,检出率6.93%;盆腔积液26例,检出率6.93%.结论:受检375例中妇检、B超、化验检查均正常者72例,占19.2%,而80%的受检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其患病率相当高,提示我们必须十分关注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绝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安国协和医院体检组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等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医护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中等卫校计算机教学目前的情况,深入探讨了如何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郑巍;李亚坤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92例老年人贫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人贫血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6月~2007年2月就诊的92例老年人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贫血和(或)营养性贫血71例,占77.2%,血液病21例,占22.8%.结论:老年人易患贫血,且容易漏诊.老年人贫血以继发性居多,血液病也不少见.

    作者:张文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内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Pilon骨折

    目的:随访胫骨Pilon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各型骨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05例各型Pilon骨折,85例已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5组:A组运用各种形式的骨牵引与石膏外固定,行非手术治疗8例;B组外固定支架外固定7例;C组切开复位内固定37例;D组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15例:E组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18例.C,D,E组中关节面压缩,干骺端骨缺损均行植骨治疗.结果:各型骨折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应采取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佳.结论:合理选择病例,灵活运用内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方法治疗Pilon骨折,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献国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药物处理,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同剂量组对PC-3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对PC-3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PC-3细胞比例增高.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刘志跃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维生素C的研究动态及新的治疗前景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近来,人们又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淑梅;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及易患因素.方法:分析经CT或MRI证实的220例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和可能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50%的患者表现单纯运动障碍,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易患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控制高血压、控制和降低血糖及戒烟可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3例酷似心绞痛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应用奥美拉唑等治疗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机制与抗返流机制减弱和返流物对黏膜的攻击作用有关,在临床上做好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荫国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中医药治疗风热喉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风热喉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风热喉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治疗研究,并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2组对照治疗后总结疗效,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中药组平均起效时间(d)和平均痊愈时间(d)亦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风热喉痹,不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减轻患家经济负担,节约卫生资源,具有卫生经济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立文;王业周;郑欲旭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X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输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病人出血量,从而进一步减少病人输血量.

    作者:刘正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作者:武晓冬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神经内科患者便秘的常见原因与护理对策

    便秘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当便秘发生时,用力排便可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病情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便秘的常见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来说非常重要.2008年1~5月,我科共收治了206例便秘患者,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8例;≥160岁患者162例,<60岁患者44例;长期卧床患者123例,长期禁食或进食少者48例,其他原因者35例.现将便秘发生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1 便秘的常见原因1.1 长期卧床昏迷、脑出血及脑血管意外致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内压不足,导致排便困难,而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这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

    作者:吕小霞;吴云霞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MSCT及3D重建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及3D重建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8例腰痛患者经CT序列扫描诊断为椎弓峡部裂24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及3D重建,图像由2位放射科有经验医生共同评估.结果:24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图像.椎弓峡部裂诊断明确.24例患者中2例患者腰4椎峡部裂,22例患者腰5椎峡部裂,占91%.24患者均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增宽,椎管变形,局部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6例患者伴有椎间小关节内真空现象.结论:MSCT及3D重建可以简单、快速、准确诊断腰椎峡部裂;骨窗2D-MPR及薄层MIP近矢状位重建是诊断腰椎峡部裂首选重建方法.

    作者:闫震生;王晓梅;陈开宏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普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4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高达98.8%,其中58.5%属用药指征不明;Ⅰ类及Ⅱ类切口手术存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持续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抗菌药物应继续规范管理.

    作者:经巍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择心脏中心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96例,在手术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96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职业、婚姻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彩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7例病人在内镜直视下行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并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绍菊;廖忠梅;宋小兰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腹腔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6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A组)和6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B组)腹腔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产生TNFα生物学活性、腹腔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和A组腹腔pH值分别为7.13和7.39: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峰值为分别为98和102;L929细胞OD570值分别为0.183和0.152;CD4+/CD8+比值分别为0.53和0.57.除CD4+/CD8+比值外,其余三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对腹腔局部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尤为显著.

    作者:罗利民;江华宇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冬凌草甲素(Oridonin)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作者:王珍妮;沃兴德;周永列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002年3月~2007年8月128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8.2±2.9)岁者占77.8%,71.3%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62.5%患儿有明确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胃肠道症状首发时21.3%发生误诊;②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紫癜,分布于下肢99.0%,臀部45.3%,上肢17.8%,38.6%反复出现,76.3%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是58.5%和45.5%;③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4813%,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病理改变主要为Ⅰ~Ⅲ级(80.6%).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时易误诊,也较严重,紫癜性肾炎决定预后.

    作者:吴冬科 刊期: 2008年第2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