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燕;徐爱军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主要为反复分批出现的对称性皮肤淤点、淤斑.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黏膜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紫癜之后,也可在紫癜出现之日,或先有腹痛、肠黏膜损伤表现才出现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极易误诊.为了大限度地降低本病的误诊率,作为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明确胃肠道症状.在诊断此类疾病时,既要考虑胃肠道本身疾病,又应该想到某些全身性疾病,密切观察皮肤的淤点、淤斑的出现,必要时可考虑行胃镜和结肠检查,以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米热姑丽·库都鲁克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口服铝碳酸镁(商品名:威地镁)1 000 mg,3次/d;B组40例,口服莫沙必利(商品名:新络纳)5 mg/次,3次/d;C组40例,口服铝碳酸镁(商品名:威地镁)1000 mg,3次/d,莫沙必利(商品名:新络纳)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的有效率87.5%,显效率70.0%,明显优于单用铝碳酸镁及莫沙必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金韩;黄重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依倍(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MHD贫血患者应用依倍治疗12周,观察Hb、RBC、HCT、食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及副作用表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g,L)分别为(69.55±.12.02)和(84.20±14.26)、RBC(×1012/L)分别为(2.82±0.64)和(3.26±0.52)、HCT分别为(0.23±0.03)和(0.26±0.05),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部分患者血压升高(39%),经调整降压药物用量,血压得到控制.4例出现荨麻疹性过敏反应(11%),经对症处理消失.结论:依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控,而且价格较低,是MHD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孔令泉;熊俊;周黄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8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时切取肝右叶肝缘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83例患者病理报告有204例存在程度不同肝细胞损害(排除各类肝炎患者).结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宜早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高永生;石泉业;张红芳;张芬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用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闭合性骨折.结果:经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微创穿针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作者:贺希献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肛塞用于痛经患者无痛人流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400例既往有痛经病史的早孕妇女,分为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人流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氯芬酸钠栓肛塞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塞肛用于痛经者无痛人流术后镇痛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贵;吴世民;欧雪峰;黄雪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清蛋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分析治疗前后临床功能.结论:清蛋白可保护受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
作者:苏莉娟;韩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作者:郭俊梅;白作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作者:游小梅;曾丽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性损害.出生后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验证连黄消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观察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情况.结果:连黄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连黄消炎颗粒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作者:孙春燕;叶曼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对8个厂家12个批号的甲硝唑片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方法以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结果:8个厂家12个批号上市产品中7个厂家11个批号的产品达到中国药典要求,约占厂家的87.5%和产品总数的92%.结论:建议加强对药品溶出度的监测,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胡秋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9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9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
作者:闫秀玲;贾彦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出血血管.结果:出血完全停止52例.出血量明显减少5例,栓塞后再经内科治疗咯血完全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锡俊;杨培金;郭新会;刘世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却相对滞后.体力活动逐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不合理饮食,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对照组30例,治疗后10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法可以稳定ITP患者激素减撤时血小板数,减少反跳复发.
作者:李宏良;谢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OLP组外周血中除CD8+、细胞外,余CD3+、CD4+和CD56+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LP组血清中IL-12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的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OL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治疗须提高OL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余珊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罗静华;臧达;李富兴;蒋高民;马永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延长谱细胞的有效期.方法:采用冰冻甘油保存法,并对谱细胞进行冰冻前、甘油冰冻后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比较试验.结果:保存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未见改变.结论:谱细胞的冰冻甘油保存法延长了谱细胞的保存时间.
作者:高秀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加强学生集体用餐管理,了解学校餐饮具消毒状况及消毒效果.方法:对3所中学、2所小学、10所幼儿园的餐具用大肠菌群纸片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37.1%、60.9%、42.4%,平均合格率为46.8%,不同类别饮食单位、不同消毒方法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间差别非常显著;且保洁设施的好坏也对餐饮具消毒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偏低,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尽快改变现状.
作者:陈秋琪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