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鞠美
大疱性类天疱疮(hullous pemphigoid)是一种泛发全身的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厚疱壁,不易破溃的大疱,破溃后常伴有皮肤的血痂.一般认为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010年10月收治1例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秀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回顾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影像学表现及探讨其诱因.方法:收集1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分析其诱因.结果:影像学分期Ⅰ期0例,Ⅱ期6例,Ⅲ期24例,Ⅳ期39,Ⅴ期66例,其中有明确长期大量激素使用史23例(17%),髋臼发育不良继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13.3%),股骨头及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16例(11.1%),不明原因股骨头坏死61例(58.6%).结论:髋臼发育不良、股骨颈及股骨头骨折也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林书芳;陈延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二十年来,真菌性角膜炎(FK)的患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致病性真菌已成为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第一位病原体.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国内以外因性多见,常与农业性或机械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军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担负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受伤机率较高,本院用自制复方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和利福平)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眼球穿通伤是由于锐器或细小金属、矿石碎片飞起击伤眼球所致.伤眼的预后决定于损伤的程度和部位,有无感染或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50例眼球穿通伤患者实施了清创缝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普;党永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1/2以上,穿越外括约肌或肛提肌的一类肛瘘.由于病变部位深,临床不易早期发现而形成长期慢性疾病,手术操作难度大,如处理不慎,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肛门狭窄、肛门畸形、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假性愈合、复发或迁延不愈.有时需做二期或三期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40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桂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从多方面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性,重视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救治.方法:收治胎盘早剥患者21例,观察母儿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4例,其中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死亡1例.21例产妇无1例死亡,发生休克者11例,切除子宫者2例,其中1例术后并发DIC和急性肾衰经及时抢救挽救生命.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一旦确诊,要尽快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
作者:姜春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刚刚走出校门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学生们带着天真浪漫的向往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她们认为工作比在校学习可轻松自由,所以部分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们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思想单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传帮带,认真做好带教工作,保障医院工作秩序,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努力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单位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带教工作,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优秀护理人员是每个带教老师和单位应尽的责任.
作者:李会清;郑金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4185例体检及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CT(2150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2035例)检查,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结果:TCT检查标本的满意率、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阳性率及与组织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T敏感性高,并大大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手段.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比较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进行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护理,一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血压无变动率72.3%,心率无变动率78.5%,无焦虑状态的患者75.4%,无不良反应的患者86.2%,满意率高达97.65%;传统护理组血压无变动率49.2%,心率无变动率46.2%,无焦虑状态的患者43.1%,无不良反应的患者73.8%,满意率仅88.37%.结论:护理干预的要点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栾艳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癔症患者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癔症患者45例,首选MECT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行MECT治疗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15例治疗3次完全消失,6例治疗4~5次痊愈,4例治疗6次后痊愈.患者疗效好,依从性佳,不良反应轻.结论:MECT治疗癔症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佳,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作者:张会堂;刘桂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公务员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知晓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6个政府部门公务员216人,采用集中讲课和发放艾滋病预防教育宣传单教育方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在预防教育前后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13项知晓率显著提高,5项对艾滋病的态度及3项与艾滋病相关行为题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在公务员中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玲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掌握本地区范围内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体检妇女3235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查体疾病检出率96.5%,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其中以40~50岁为高发年龄.结论:本地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定期妇科检查,可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学芬;袁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院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面对的是患病的弱势群体,责任的重大给护士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力,持续处于高度戒备与紧张状态且长期得不到缓解,即产生疲劳[1].疲劳是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与长期过重的压力有关.
作者:冯圣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证候群,发病率高,危害大,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严重并发症[1].高校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首先要完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努力进行前沿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这一群体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明显高于社会其他同年龄段人群.因此,针对45~65岁中老年知识分子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措施,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可减少或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毕强;刘娟;张清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9例临床考虑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9.3%合并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大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起始部向上约1.5~2cm范围内.左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右侧颈动脉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诊断、评估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香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国内患病率约为0.3%[1].AS除关节受累外,还可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是常见的关节外表现,据国外文献报道,20%~40%的AS患者发生葡萄膜炎[2].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11例,现将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报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春;余业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要点,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法:收治行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1例,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23例患者随访5~20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5例(48.4%),良11例(35.6%),尚可2例(6.4%),差3例(9.7%).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作者:游淑梅;郭莹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治疗程序进行,才能获得佳的预期效果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实施2例颌骨正畸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莉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指标应用要点.方法:描记300例常规导联和V7、V8、V9,并分别记录V7、V8、V9高一肋间和低一肋间图形.结果:正常人正后壁导联心电图表现特点:QRS波型多呈qR型,Q波时间<0.03s,Q/R<1,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分析,有助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结论: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规律、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5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病情严重无法检查外余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为正常脑电图,36例异常.全部患者均行头核磁或CT检查,脑卒中继发癫痫中病灶位于脑皮质的共45例.结论:癫痫发作皮质发生率显著高于皮质下,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注意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李江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