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军;经正敏;季云燕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或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30例.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L组静注利多卡因1mg/kg,分别复合异丙酚2.5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术毕(T2)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手术开始即刻,F组血压明显低于L组(P<0.05);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注射痛的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少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不良反应.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引吉;陈晖;胡芳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柏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导致眼外伤的各种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近10年来400例眼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原因、外伤种类、受伤部位及致盲率等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男女比4.4:1,以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眼球穿通伤多见,致盲率达57.5%.结论 眼外伤成为致盲主要眼科疾病之一,该分析对眼外伤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旭光;尹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为糖代谢异常居民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做准备.方法 用罗氏血糖仪对北京某社区≥20岁居民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 此次共检测504人,糖耐量正常(NGT)290人,其余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分别为空腹血糖受损(IFG)43人,糖耐量减低(IGT)9人,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有32人,糖尿病(DM)130人.结论 本社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居民较高,尤其是糖尿病比例偏高与该地区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金晓涛;王世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病情进展治疗的方法和预后,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1999年2月~2007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37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联合化疗方案辅助化疗.结果 总体有效率(CR+PR)59.5%,CR 5例,PR 17例,SD 12例,疾病进展并死亡3例.结论 T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积极、有效、不良反应轻且容易控制.
作者:赵长啸;董力;钟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栓塞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高5.6倍.减少非瓣膜性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的重要措施就是抗栓治疗.
作者:任丽霞;乔福彬;张郁;和清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16-s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PE的13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薄层重建(MPP)、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结果 全部13例中,16-s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58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3支、叶动脉18支、段动脉22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5支.11例有多支肺动脉栓塞,2例仅单支栓塞.58支中,中央型29支,偏心型17支,闭塞型12支.结论 16-sSCTPA可清晰显示亚亚段以上的肺动脉及其腔内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同时具有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PE的首选方法.
作者:单海荣;袁戴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91岁,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20年.2007年8月5日,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1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
作者:王庆久;孙学玉;王萌;曹庆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vndrome PCOS)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全球范围内5%~10%育龄妇女受此病困扰.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重要的内分泌特征.
作者:李立楠;任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炎行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4例病人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结果 应用泪囊冲洗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而对照组只有7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泪囊冲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控制的化脓性角膜溃疡,效果良好.
作者:林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实施现代化管理近20年来检验医学有非常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级医院检验科,在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即便是基层医疗单位也有了半自动仪器(生化、血球、尿仪等).一些较大医院(二、三级)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水平.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栾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心律失常.我中心自从在救护车上配备了心电图、除颤监护仪以来.这种心律失常检出率大大提高.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共发现26例患者有室性心动过速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进行存活心肌的检测.并随访病人在3个月时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再灌注心肌对心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 行急诊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于入院第10天及三个月时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其不同负荷条件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10天时静息状态LVEF提高≥5%的患者分为A组,其余归为B组.A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3月时静息及不同负荷条件下LVEF持续增加,左室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持续减低.B组患者在术后10天、3个月时静息LVEF提高不明显,但在负荷条件下LVEF持续升高,WMSI持续减低.结论 负荷条件下LVEF和WMSI的改变对评价患者再灌注心肌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健;杨俊华;王立志;蒋文平;胡作英;龚和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26-64岁,平均43.8岁.单间隙突出40例,其中L3/4 4例;L4/5 20例;L5/S 9例;L4/5及L5/S.同时突出7例.病程5个月~9年.
作者:梁乃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86例术中取石,结石取尽率82.56%(71/86),20例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 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作者:柏宇;肖世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科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叶桂莲;张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患侧肩疼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限制.其发病率在12.5%,也有报告说占5%,甚至高达32%等不同[1];且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2],已成为脑卒中后仅次于跌倒、精神错乱的第三大并发症[3].
作者:芦玉莲;陈文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周围型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CT是目前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
作者:冷梅;李琳;徐娅莎;邹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2例经彩超、D2-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0例(其中5例门诊治疗),普通肝素组22例,除肝素制刺不同外,其它治疗方案相同.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中,16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中,基本治愈者18例,有效者3例,无效1例,2例发生出血,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有2例出血病例.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大大降低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可在门诊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
作者:崔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客观上对护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迎合这种需要,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检测护生临床实际能力,改变单一笔试为护理综合能力测评,全面评价护生运用整体护理的能力,是否能够融会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锤炼科学思维,既能检测知识与技能,也能检测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健康宣教.
作者:包立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