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应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佐治婴幼儿喘憋性肺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血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胰岛素、C肽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差别,但高血压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和C肽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这对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石伟;李雅洁;于晓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通常采用HPLC法,由于大多数基层医院未配备HPLC仪,所以该法不能推广使用,然而一般医院都配有紫外分光光度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仪器操作简单,测定费用低,便于推广.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与HPLC法对比,结果如下.
作者:陈桂平;丁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初诊儿童急性白血病bcl-2蛋白、p16蛋白和PCNA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p16、PCNA在2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活检组织石蜡包埋切片上的表达,并与10例非白血病患儿表达情况作一对照.结果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实验组p16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bcl-2抑凋亡作用增强和p16抑增殖作用减弱在儿童白血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CNA则可作为细胞增殖状态的标志.
作者:李世刚;邓海贞;柴玉海;谢芳;柴忆欢;曹幼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用泰力特(阿奇霉素)治疗35例淋病,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婷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塞发病率及发病原因,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2年至1999年,本院外伤性脑梗塞病人的诊断及治疗的情况.结果总43例,良好26例,占总数60%;中残8例,占18%;重残5例,占12%;死亡2例,占5%;植物生存2例,占5%.结论CT的使用,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丁晓;冯正健;李智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型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它主要的适应证是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型骨坏死、某些髋部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等等.人工髋关节具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及很大的活动性,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从1999年9月开始至2000年3月已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例,经过医护密切配合治愈率达到10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种利福霉素类抗痨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鸡蛋固体培养基对16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结核菌培养,对培养阳性菌株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国产利福平、进口利福平及利福喷丁进行耐药检测,以50μg/ml为耐药界限.结果共获得结核分支杆菌54株,其中耐国产利福平者31株,耐进口利福平者36株,耐利喷丁者10株,耐药率分别为57.4%,66.7%和18.5%.利福喷丁耐药率明显低于国产利福平(χ2=17.3382,P<0.0001)和进口利福平(χ2=25.5989,P<0.0001),而国产利福平和进口利福平耐药率无差别(χ2=0.9829,P>0.05).结论国产利福平和进口利福平耐药状况均非常严重,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对国产利福平耐药者不宜以进口利福平代替,而应以利福喷丁替代以保证疗效.
作者:潘建新;宁建霞;苏丽伟;张春霞;赵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LTTI则定了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淋巴细胞在植物凝血素(PHA)作用后的转化率.结果42例患者入院时sIL2R均明显升高,以卵巢癌为显著(P<0.05).患者CD4+细胞显著减少,CD4/CD8比例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对PHA刺激的反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尤以卵巢癌更为明显(P<0.01),但患者CD16+、CD56+、CD25+和HLA-DR+细胞比例增加(P<0.05).IL-2和IFN-γ含量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测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sIL-2、淋巴细胞亚群和LTT有助于预后判断.
作者:刘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研究表明,BPH和PC的发生与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因此,对性激素代谢的中介物-性激素受体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疾病的研究、临床内分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AR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法、荧光组化法、免疫组化法等.免疫组化法多采用抗睾酮抗体检测结合状态的AR.我们采用抗AR-SP法,检测BPH和PC组织中的AR分布情况,旨在摸索一种特异性强、定位准确、结果稳定的AR检测方法,为临床内分泌治疗在受体水平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炎;张长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肾移植的经验,改善移植效果和提高长期存活率.方法收集140例次肾移植的资料,分析组织配型、排斥反应、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和移植后的死亡原因.结果肾移植后1、3和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2.3%/89.1%、76.2%/70.1%和65.3%/61.5%.8例发生超急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24例,慢性排斥反应16例.50例死亡病例中,感染占30%,肝损害1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组织配型、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感染的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的随访是改善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卓群;徐汇义;仇学文;胡强;王志荣;阮钧;诸明;徐进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激烈,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所导致的心电图异常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1月~2001年4月间所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150例,其中发现心电图异常者94例,现就其特点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高大勇;杜继臣;赵承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本院1998~2000年3年间产科巨大儿发生率,以探讨近几年巨大儿比例升高的原因.一、临床资料1.新生儿体重≥4000g为巨大儿[1].本院1998年~2000年3年间共有产妇分娩新生儿5543人,其中巨大儿564人,占10.17%,巨大儿平均水平6.49%(国内资料1990年)巨大儿的母亲年龄为20~45岁,初产妇占90%以上,孕周37+5W~42W.本院1988年~1990年间共有产妇分娩新生儿8076人,其中巨大儿为356人,占4.41%.
作者:戴志远;张钰英;缪否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皮肤科从1999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共诊治尖锐湿疣(CA)患者185例.对其中105例临床症状典型,经5%醋酸白试验和病理切片确诊的C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杨恒;朱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8~2000年8月份我科应用赛莱乐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患者均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下列标准之一:①感觉障碍(疼痛、麻木、浅感觉、震颤觉及关节位置觉减弱或消失);②肌无力、肌萎缩;③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上需要排除感染、药物中毒、心肺疾病等其他各种影响因素.
作者:刘庶珠;姜波;刘惠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与胃癌生长转移、恶性潜能的关系.方法对156例胃癌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ELISA检测.结果156例胃癌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腹膜播散、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肿瘤的发展、恶性潜能之间关系密切,因此C反应蛋白可作为胃癌的一个预后指标.
作者:王卫理;费伯健;胡瑜;陈小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其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而且细菌的耐药菌株多,治疗困难.为此,我们分析了我院46例医院获得性肺炎,了解其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群及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燕明;高晓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与散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324例592只眼中390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散光类型、散光程度和散光参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散光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多38.37%,其次为复性近视散光27%,单纯远视散光13.72%,混合散光11.3%,单纯近视散光9.62%.结论导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散光度:单纯远视散光为1.62±0.52D,单纯近视散光为1.53±0.48D,散光参差度1.28±0.33D,单纯和复合散光及混合散光的低球镜、柱镜度数均为1.0~1.5D.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几年国内开展了噪音变异手术,而如何对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尽早康复,也是新课题,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改进,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彦;徐冠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患者,男性,57岁,农民.因腰酸、腰痛1周入院.1周前受凉后出现腰酸、腰痛,小便颜色发红.查体:T37.4℃,P96次/分,R24次/分,BP16/10kPa.神志清,精神好,心肺听诊正常,腹部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无明显浮肿.血常规:Hb103g/L,RBC4.5×1012/L,WBC13.2×109/L,N0.82,L0.18.尿常规:PRO(++),BLD(+),镜检:WBC少许,RBC(+++).ECG:窦性心律.入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给予青霉素560万U,每日两次,能量合剂50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于用药约16小时后出现精神症状,且渐加剧,狂躁、胡言乱语、行为异常富攻击性、砸坏门窗玻璃、当众脱衣等,强行给予肌注镇静安眠药,效果不理想,但能少量饮水.在未用其它治疗情况下,于入院后第52小时精神渐好转,神志渐清晰,思维渐正常,对以往发生的事不能回忆.否认有家族性精神病史及精神异常史.
作者:边宝娟;付庆春;孙秋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