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吕艳萍

关键词:微波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 粘膜下层, 息肉样变, 微波热凝, 慢性炎症, 鼻塞, 鼻腔粘膜, 前后端, 弥漫性, 局限性, 症状, 增生, 应用, 头痛, 失眠, 桑椹, 结节, 骨质
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指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鼻腔粘膜增厚的程度各处不同,通常以下鼻甲剧,下鼻甲的前后端和下缘粘膜呈结节状或桑椹状肥厚或息肉样变,导致鼻塞较重,且多为持续性,若长期鼻塞可导致头痛、头昏、失眠、精神萎糜等症状.以下介绍我科应用微波热凝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体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过去认为它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反应较差,但现在研究表明,毛支存在支气管痉挛,而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已为多数人所肯定[1].我们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毛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焦凤兰;高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死亡病例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本文统计了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10年间住院死亡病例251例,发现其中发生医院感染者60例,占同期住院死亡病例的23.9%,现对这60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李洪德;黄海晏;李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18例大咯血病人行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其中单纯用明胶海绵(GS)栓塞7例,GS加真丝线段(ST)栓塞10例,单纯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结果18例中16例立即止血,1例4天后止血,1例失败.GS栓塞组1例9月后复发.结论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李郁芳;叶荣臻;张晖;李宇东;张平;肖国文;张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事管理应顺应医疗市场变化

    医院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原有的医院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认清形势,强化内部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其中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是医院工作发展的重要部分.几年来,我院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大程度发挥人的潜力,给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医院工作的全面开展.

    作者: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结核病诊治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结核病目前仍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发病率为177.2/10万[1],每年死于结核病者约25万人,以肺结核发病占主要地位.本文将结核病诊治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分述如下.

    作者:马致祥;邵发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进临床思维方式减少误诊误治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多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误诊误治病例的原因.结果医生不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是造成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而不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源于三个方面:基本功不扎实;医生知识面过窄;过分依赖辅助诊断.结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措施是:切实做好住院医生五年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医生的基本功训练;不过早分专科,毕业后3至5年内在各专科轮转培训;坚持一级科室大查房制度;重视各级医师查房;坚持和加强死亡病例和临床病理讨论会制度.

    作者:刘燕君;李明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其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而且细菌的耐药菌株多,治疗困难.为此,我们分析了我院46例医院获得性肺炎,了解其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群及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燕明;高晓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种利福霉素类抗痨药物耐药状况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利福霉素类抗痨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鸡蛋固体培养基对16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结核菌培养,对培养阳性菌株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国产利福平、进口利福平及利福喷丁进行耐药检测,以50μg/ml为耐药界限.结果共获得结核分支杆菌54株,其中耐国产利福平者31株,耐进口利福平者36株,耐利喷丁者10株,耐药率分别为57.4%,66.7%和18.5%.利福喷丁耐药率明显低于国产利福平(χ2=17.3382,P<0.0001)和进口利福平(χ2=25.5989,P<0.0001),而国产利福平和进口利福平耐药率无差别(χ2=0.9829,P>0.05).结论国产利福平和进口利福平耐药状况均非常严重,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对国产利福平耐药者不宜以进口利福平代替,而应以利福喷丁替代以保证疗效.

    作者:潘建新;宁建霞;苏丽伟;张春霞;赵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胰岛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血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胰岛素、C肽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差别,但高血压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和C肽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这对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石伟;李雅洁;于晓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内科卧床病人并发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内科卧床病人并发的肺动脉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肺栓塞患者32例,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对28例急性肺栓塞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内科卧床病人急性肺栓塞发病率为28%;70岁以上为60%;其中70%有深静脉血栓,多见的原发病为脑卒中,为60%;初诊误诊率为65.62%,总死亡率为25%;静脉溶栓有效率为85.71%.结论肺栓塞有很高的误诊率和死亡率,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病人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海鸥;张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EH)和糖尿病(DM)患者血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II(AII)水平变化及卡维地洛对EH和DM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EH及20例DM患者血ET、AII、ANP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结果卡维地洛降压治疗在用药第2周后达大效益,以后逐渐平稳,第3周与第2周降压效果一致.EH组ET、AII均高于对照组,AN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H组治疗前后ET、AII明显降低(P<0.01),但ANP改变则不明显(P>0.05),Uβ2M亦明显降低(P<0.05).DM组卡维地洛治疗后ET、AII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ANP作用也不明显(P>0.05).EH和DM组血脂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用卡维地洛治疗后血脂血糖改变不明显(P>0.05).对正常血压无明显的降压作用,对糖尿病病人无血压过低表现.结论EH和DM患者存在高内皮素和高血管紧张素II血症及Uβ2M增加表现,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血管肾素、内皮舒缩功能和心房利钠肽功能,同时能减少尿β2微球蛋白排泄.

    作者:晏红;王亚菲;汪晓云;袁林;韦灵;廖昆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下输卵管通液80例分析

    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在女性不孕症中占据首位.近年来输卵管不孕有增加趋势,其原因可能由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子宫腔内操作如多次人工流产等有关[1].输卵管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盆腔检查也大都为正常.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及诊断水平提高,在超声下行输卵管通液检查已成为当今诊断输卵管有无梗阻的简便方法之一.我院于2001年1月到2001年12月共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检查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文;王艳丽;贾瑞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症1例

    低血糖症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乏力、心悸、大汗、昏迷等,本例患者首发的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在以往的报告中较为少见.

    作者:王平;赵丽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免疫组化SP法检测前列腺雄激素受体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研究表明,BPH和PC的发生与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因此,对性激素代谢的中介物-性激素受体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疾病的研究、临床内分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AR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法、荧光组化法、免疫组化法等.免疫组化法多采用抗睾酮抗体检测结合状态的AR.我们采用抗AR-SP法,检测BPH和PC组织中的AR分布情况,旨在摸索一种特异性强、定位准确、结果稳定的AR检测方法,为临床内分泌治疗在受体水平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炎;张长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肾破裂5例

    肾破裂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所见5例加以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HFRS并发肾破裂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1~47岁,平均34岁,右肾破裂4例,左肾破裂1例,肾破裂早发生在病程第5天,晚在第11天,平均8天,皆发生在少尿期,均为重型与危重型HFRS病例.

    作者:程旭;张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蒜皮贴片法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108耳分析

    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大蒜皮贴片法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96例(108耳)男60例,女36例,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穿孔边缘均有鼓膜残留.穿孔大小2~4.5mm不等,其中>3mm37耳,<3mm71耳,全部病例均为外伤后1周以内无脓性分泌物者(并感染者先行抗炎治疗).检查:鼓室内无积血,无明显鳞状上皮,无肉芽组织,鼓室干燥或稍湿润,但无脓液,咽鼓管畅通.治疗前听力检查,平均气导听阈(0.25、0.5、1.0、2.0、4.0、8.0)KHz,损失(40.22±12.56)dBHL,平均气导差(17.62±8.87)dBHL.

    作者:郑成彩;王伟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94例临床分析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激烈,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所导致的心电图异常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1月~2001年4月间所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150例,其中发现心电图异常者94例,现就其特点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高大勇;杜继臣;赵承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移植140例次体会

    目的总结肾移植的经验,改善移植效果和提高长期存活率.方法收集140例次肾移植的资料,分析组织配型、排斥反应、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和移植后的死亡原因.结果肾移植后1、3和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2.3%/89.1%、76.2%/70.1%和65.3%/61.5%.8例发生超急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24例,慢性排斥反应16例.50例死亡病例中,感染占30%,肝损害1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组织配型、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感染的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的随访是改善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卓群;徐汇义;仇学文;胡强;王志荣;阮钧;诸明;徐进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纤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临床观察

    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43例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并与发病24~72小时内用药组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毕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后,轻者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重者可出现长时间的意识丧失.意识障碍的程度直接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是颅脑损伤发生发展的可靠指标,必须通过动态观察,采取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尽早发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荣芳;胡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