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王昱;李哲;李志洪;赵昳;潘飞;陶铸;王培玉
恶性肿瘤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程度日益升高,不仅早期筛查诊断难度较高,并且治疗预后效果往往较差.目前,国内外临床均将化疗作为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药物耐药问题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均造成了严重困扰.国外研究已对肿瘤耐药与外泌体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该物质对耐药传递形成了重要影响,其外泌体中可携带耐药相关分子不断在肿瘤细胞中进行传递与作用,并且能够外排相关介导药物,通过对其实施处理可为逆转耐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刘丹丹;许尔屹;赵伟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肺结核患者以及家属实施健康宣教对患者病情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对患者和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21世纪已进入到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而要想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国家就需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也是满足国际发展趋势的实际需求.继续教育不但是对受教育机会进行弥补的补充性教育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佳教育形式之一.通过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能让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进而提高护理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但现阶段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还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就需要对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医药护理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高菲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需要层次论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后,将需要层次论运用其中.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患者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管秋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了83.33%.患者室颤、休克、心力衰竭、右束支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0.00%.分析60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38例为发病后6 h内进行治疗,其血管再通率为89.47%,22例发病后6~12 h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2.7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从而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且静脉溶栓时间越早,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也越高,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在其发病早期及时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健康体检大数据分析,探讨尿酸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2 673人的资料,统计分析尿酸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人群中总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0.49%,男性(31.09%)高于女性(8.99%)(P<0.001).(2)高尿酸血症组人群较尿酸正常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01),同时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也显著升高(P<0.001).(3)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 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在控制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后,尿酸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其它指标仍呈正相关.结论 (1)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关,男性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2)尿酸与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各指标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田青;王昱;李哲;李志洪;赵昳;潘飞;陶铸;王培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五年制见习学生,抽取2个班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学习结束后对两组的教学效果 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及学生成绩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师责任制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弥补单独使用PBL 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陆宏伟;卢乐;张亚飞;尚皓;黄晶晶;黎一鸣;吉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在双盲法下均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8%, 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14 d时的白介素-6(IL-6)和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术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许磊;廖秋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3月—2018年1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 后的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可更好对其血糖水平进行进行控制,且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涛;容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初产妇20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EPDS评分(5.16±1.21)分,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EPDS评分(10.83±1.58)分(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97.00%,高于常规组的84.00%(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枫诚;徐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古往今来,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生作为救死扶伤、挽救他人性命、与死神搏斗的高尚职业,一直备受人们敬爱.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是应当继续保持谦卑,为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所谓继续医学教育就 是在医务人员自学校毕业从事医务工作后,继续进行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医学学习.文章以此为基础,简单对医院图书馆服务继续医学教育展开探讨研究.
作者:傅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校90名影像专业的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L组(45例,采取PBL教学模式)和CBL组(45例,CBL教学模式),对两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测试结果和实践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的自学能力培养、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团队协作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评分高于CBL组(P<0.05),而自主培养兴趣、主动参与实践、充分运用学习时间、问题处理情况、疾病诊断及鉴别水平评分低于CBL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团队协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而CBL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充分运用学习时间能力、问题处理情况、疾病诊断及鉴别能力.
作者:王惠方;吴清武;梁长华;王红坡;闫瑞芳;岳军艳;陈杰;韩东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采取耳穴埋豆法治, B组采取自拟中药汤剂治疗,C组采取A+B组的治疗方案.于治疗结束后,评价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C组McCormack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采取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宋家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指导的作业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以ICF核心要素量表为指导的作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SF-36评分、MBI评分和ICF总分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以ICF为指导的作业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赵惠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PBL结合微信在内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微信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在内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内科出科理论成绩,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内科出科技能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OSCE考试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带教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作者:吴梅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预防性镇痛对肠道肿瘤合并抑郁患者术后抑郁评分与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24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DRS)≥20分,行腹腔镜下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肠道肿瘤合并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预防性镇痛组(K组)和常规镇痛组(C组),每组各40例,K组手术前以氯胺酮预防性镇痛,C组行常规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 与C组比较,K组患者术后VAS、HDRS评分与PSQI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K组患者术后HDRS评分与PSQ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预防性镇痛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降低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抑郁评分,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张江川;刘丰华;陈运良;伍川;熊朝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尽早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淀粉酶(174.13±20.02)IU/L、总胆红素(20.95±8.21)μmol/L、住院时间(4.14±0.22)d,均低于对照组(226.32±61.56)IU/L、(35.02±10.35) μmol/L、(9.23±1.56)d,P<0.05.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尽早手术治疗方式,可快速对患者淀粉酶、总胆红素进行改善,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及时对病情进行控制,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雪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肖红霞;滕旭;刘宇;李菁雅;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应用循证护理系列培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护理人员到院工作时间的奇偶性将全部护理人员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2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循证护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考试通过率、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考试通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系列培训能够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潘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行介入治疗的5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完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即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5)、采取品管圈护理的观察组(n=25),对比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饮食知识掌握评分、护理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组间患者饮食知识掌握评分、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饮食知识掌握评分(90.02±2.10)分、护理知识掌握评分(90.05±2.05)分、护理工作满意度92%,均优于对照组的(80.05±3.10)分、(80.10±3.35)分、68%.采取品管圈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期间配合品管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疾病治愈率以及治疗方案认知、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人员能力.
作者:郭轶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