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工作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郑桂英;涂其银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 肩周炎, 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工作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年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的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经过2个月的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方面、环境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干预能够使肩周炎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CT与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至医院进行治疗的41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入院治疗的41例肝硬化且无其他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检测水平及检测阳性率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T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T及CRP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检测水平较高,检测阳性率高.

    作者:叶昊;邓盛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展开关节镜技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6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以常规手术展开治疗,观察组以关节镜技术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手术指标以及关节组织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2,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为(51.16±3.49)min,住院时间为(8.52±1.69)d,均优于对照组的[(68.02±4.51)min、(14.28±1.51)d],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058、17.9716,P<0.05).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89.92±5.37)分,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72.55±8.59)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243,P<0.05).结论 于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展开关节镜技术治疗方案可提升优良率,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关节组织功能.

    作者:杜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微信平台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微信平台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抽取9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与微信平台组,每组均45名.传统组采用传统纸质方式,微信平台组基于微信平台进行评价.结果 微信平台组住院医师临床带教质量评价表上交率高于传统组,且结临床带教质量统计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应用于微信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价表的上交率,缩短带教质量统计时间.

    作者:尹立;贺坚;青均;刘爱军;张月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药物镇痛联合全程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药物镇痛联合全程护理在产房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20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行药物镇痛分娩.对照组施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全程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92%)、产妇满意度为(85%)均高于对照组的(81%、66%),实验组在两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9.758,P均<0.05).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8.18±2.16)h,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10.17±3.0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81,P<0.05).结论 药物镇痛联合全程护理优于药物镇痛联合普通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生产时的疼痛感,减少了总产程时间,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余昆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 g+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颖;刘淑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护理中不规范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0.00%的压疮发生率;试验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4.00%的压疮治疗有效率;试验组压疮护理不规范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5.00%的发生率,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临床压疮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升压疮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邓思思;彭丹;王霞;赵洁;吴梦玲;郭亚伦;李月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对比其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96.30%,相比对照组急救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茆祎;秦国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工作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工作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年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的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经过2个月的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方面、环境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干预能够使肩周炎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作者:郑桂英;涂其银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防范

    目的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防范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出现的差错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差错种类、环节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在2018年4—8月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观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防范前后差错发生率.结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环节主要为摆药、调配、贴签、审方、核对、发放环节,防范后各环节差错发生率均低于防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范前后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44%、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少差错发生的风险因素,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彭芝萍;张天啸;余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康复治疗的脑梗死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肢体障碍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分级(FMA)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MA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体力限制、疾病症状、心理情绪、社会关系以及尼苏达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实施分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彩霞;李秀丽;许红侠;刘书翠;雍颖;蔡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国内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愈后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期寿命、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早期对其进行预测极为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骨密度、FRAX检测工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定量骨超声等.FRAX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来评估每一位个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工具,应用广泛.骨密度预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是一个总体风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折预测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争议.定量骨超声不能进行统一质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FRAX工具能够预测个体10年内发生主要部位及髋部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比其它的方法更优越.

    作者:唐孝华;李峰;朱钧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联合肾功能检测糖尿病肾病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148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肾功能指标以及各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尿素氮、肌酐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尿素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胱抑素C、肌酐明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指标可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效能.

    作者:吴祖高;罗昱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将44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患者列为AH组,将36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患者列为IH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结果 A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IH组,但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术相比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侯勇;李克志;王永平;张宏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微课翻转课堂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班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 经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翻转课堂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且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与空间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劳微微;张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行结肠镜者检查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50)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和肠镜到达回肠末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庆云;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系统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系统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疑似胎儿畸形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全部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孕周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1~13+6周)、中期组(18~27+6周)以及晚期组(28~40+6周),记录患者各个时期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产后负责尸检结果对比.结果 不同时间诊断准确率对比,中期组诊断准确率高,与早期组、晚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诊断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尽早发现胎儿的生理缺陷,能够为胎儿的后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对保证我国新生儿优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苏姣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研究奥马哈系统对甲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奥马哈系统对甲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9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增加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从疾病知晓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T3、FT4低于对照组,且TSH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我管理能力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亢患者实施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崔梅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血型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中应用血型实验室检验的作用.方法 此次选择2014年2月—2018年4月本院进行输血的3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n=168)和常规组(n=168).常规组进行普通输血检验,实验组则进行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将两种方式输血液后出现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输血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4.76%vs.23.81%);在交叉配血合格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6.43%vs.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交叉配血不合格的因素包括输血史、妊娠史等.结论 质量控制应用于血型实验室检验,能够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卉;陈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肾炎康复片和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

    目的 分析联用肾炎康复片与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取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取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24 h蛋白尿量、血肌酐、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炎治疗中采取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李茹艳;张曦;王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减轻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患者.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1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爱华;谢铁松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