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王福科;杨桂然;李彦林;张红;何川;宋恩;张振光

关键词:逆向追踪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临床见习教学, 个性化, 教学模式,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中的具体效果及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见习生84名,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学生主观测评及客观测评成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逆向追踪法学习的实验组,主观测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测评中,见习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逆向追踪法模式教学应用于临床见习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皮肤病治疗中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共28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分组,A组皮肤感染组(n=74例),B组痤疮组(n=64例),C组淋病组(n=52例),D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n=32例),E组宫颈炎组(n=58),结合患者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并探讨不同疾病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有其他4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尤其是皮肤感染疾病,疗效显著,有益于预后,方案可行性非常高.

    作者:燕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低频脉冲电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操作较为简便.

    作者:张浩;赵国勇;张琼;刘文龙;王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延续护理模式对其照顾压力、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延续护理,分析两组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护理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照顾压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照顾能力,促进其照顾压力的降低.

    作者:陈仁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院就诊且均在我院分娩的12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不同护理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强化了家属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围生期中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降低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作者:刘冰宇;王丹;李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不同针灸顺序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针灸顺序治疗在面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86例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先针刺再闪罐治疗;实验组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疼痛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疼痛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法,刺激面部经络,疏通淤阻经络,配合针灸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针刺疼痛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系统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影响,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0),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参与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干预后言语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智商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言语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智商评分比较,观察组每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的不足,系统护理干预在完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利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病情改善.

    作者:林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我国郝玉芳博士2011年研制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160名2014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进而探讨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状况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44±9.50)分,而对照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32±9.25)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9.99±9.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62±7.7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作为护生职业认同的教育途径,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探讨应用.

    作者:张彩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PBL结合LBL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老年科学习的实习护生共计84例,将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传统LBL教学法.观察并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护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学习积极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LBL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

    作者:吴海燕;涂莉莉;吴红英;范静怡;李开秀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骨科资料数据库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骨科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通过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 本研究从临床病例入手,通过构建以病例为基础的骨科临床资料数据库,将临床病例、多媒体资料、仿真教学整合于一体,并将数据库应用于本科实习生教学,共60人纳入研究.所有实习生出科接受理论、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学生均通过考核,优秀率分别为临床医学系72.4%,影像医学系68.8%,全科医学系66.9%;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对采用数据库进行临床教学都采取积极态度,对骨科专业的临床实习更有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结论 以病例为基础的骨科资料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验证.

    作者:谢小波;林岚;钟粤醒;钱丹丹;夏欧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且研究治疗喉癌患者中采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喉癌患者进行样本的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喉癌患者中存在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晓玲;张剑利;陈翠云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代谢减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代谢减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胃肠外科收住的代谢减重患者46例进行研究,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对减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全程化、个体化、专业化、多元化、标准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也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医疗护理工作中,大大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丽;杜月娥;裴新荣;孙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实习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3级我校所有全科医学专业学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实习生均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出科前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能力、临床实习效果以及实习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医德医风素养(96.75±2.08)分、沟通交流能力(88.69±6.18)分、医学法律常识(86.04±6.75)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2.15±5.68)分等人文素质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临床知识得分(91.59±4.68)分、综合能力评价得分(92.27±6.28)分以及实习满意度评分(4.62±0.3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实习生在神经内科接受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后,可有效提高人文素质以及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苏健;徐冰;季州;吴玢潼;左中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分析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SAP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APACHE-II评分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作者:李常泓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在诊断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微课与案例模拟结合下对诊断实验技能课程的教学体会.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微课与案例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各单项测试成绩、学科总成绩与教学满意度调查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各单项测试后的学科总成绩[(69.6±15.6)分vs.(60.5±19.5)分(t=8.72,P<0.05)]与优良率[(16%vs.2%)(χ2=35.06,P<0.05)]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对教学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更好(46%vs.10%)(χ2=29.57,P<0.05).结论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诊断学习成绩,使更多的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提高诊断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马懿;吴铮铮;谭天海;聂永胜;李娟;李嘉静;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使用低流量七氟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7例,低流量七氟醚麻醉)与乙组(47例,氯胺酮麻醉).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诱导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两组均降低(P<0.05),气腹后5 min低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10 min低于气腹前(P<0.05),与气腹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气腹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高于乙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使用低流量七氟醚可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比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刮宫术治疗疾病,观察组则行宫腔镜辅助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 的发生率(P<0.05).结论 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天玉;刘湘鄂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观察及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指标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3例术后应用镇静剂,对照组有21例术后应用镇静剂,观察组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振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康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恩替卡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的观察,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且在治疗后的跟踪随访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步同亮;胥与韩;刘小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3—2017年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儿童尿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儿童泌尿系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病原菌构成比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63例(54.03%)、肺炎克雷伯菌92例(10.74%)、粪肠球菌70例(8.17%)、屎肠球菌49例(5.72%)、奇异变形杆菌21例(2.45%).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98.5%,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达42.98%,肠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且肠球菌感染有所上升,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炎胜;吴佳音;陈玲;陈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