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张兵

关键词:疣状胃炎, 胃镜, 高频电凝, 幽门螺杆菌根除,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实习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3级我校所有全科医学专业学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实习生均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出科前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能力、临床实习效果以及实习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医德医风素养(96.75±2.08)分、沟通交流能力(88.69±6.18)分、医学法律常识(86.04±6.75)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2.15±5.68)分等人文素质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临床知识得分(91.59±4.68)分、综合能力评价得分(92.27±6.28)分以及实习满意度评分(4.62±0.3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实习生在神经内科接受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后,可有效提高人文素质以及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苏健;徐冰;季州;吴玢潼;左中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作者:王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目的 观察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病理诊断前,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效果.结果 常规超声成像甲状腺结节诊符合率60.0%.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诊断符合率95.3%.常规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与金标准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成像敏感度68.0%,特异度58.3%;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97.6%,特异度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效果高于常规超声诊断.

    作者:胡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35例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案为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共清扫出471枚淋巴结,平均(18.7±2.6)枚.两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时,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凡;莫涛;何兴鸿;张林丰;何岩;周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剂量环孢素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老年膜性肾病临床疗效理想,尤其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用于老年膜性肾病患者.

    作者:陈红兵;罗英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皮肤病治疗中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共28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分组,A组皮肤感染组(n=74例),B组痤疮组(n=64例),C组淋病组(n=52例),D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n=32例),E组宫颈炎组(n=58),结合患者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并探讨不同疾病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有其他4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尤其是皮肤感染疾病,疗效显著,有益于预后,方案可行性非常高.

    作者:燕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低频脉冲电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操作较为简便.

    作者:张浩;赵国勇;张琼;刘文龙;王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

    目的 探究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含量的指标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1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同时加以高蛋白质食物治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同时加以服用健脾生血颗粒,观察两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养血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促进治疗疗效提升.

    作者:周晶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方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资料展开研究,经电脑排序后按照单双号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给予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式,而对照组55例则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的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HbAlc、TG、FBG、2 h PBG、LDL-C、TC等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与对照组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方式可稳定血糖水平在在正常范围内,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联合用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不同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88例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为9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章;袁智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10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服用药物期间药物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认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肯定,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全血高切黏度.

    作者:胡蕊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观察及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指标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3例术后应用镇静剂,对照组有21例术后应用镇静剂,观察组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振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患者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启示

    目的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临床工作中的欠缺,从而为目前的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患者对整个诊疗过程的满意度情况作出回顾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而讨论目前医学生培养中的不足之处.结果 首次与住院医师会面等待时间、对所患疾病现状解释、对预期治疗结果解释(OR=7.665,95%CI 2.427~24.207,P=0.001)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因此,患者的满意度主要和医患沟通的程度直接相关.结论 经分析,医患沟通情况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问题.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和医患沟通的相关培养可能是改善医患沟通效果的方式.

    作者:王娜娜;郭传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脉内溶栓法治疗疗效更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翔;刘金亮;孟小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本科生为主持人开展的科技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做法,可谓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实现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朱弘焱;赵颂;王春强;马巍;田玉民;苏玉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接受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彦;康方方;杨承东;高贵留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院就诊且均在我院分娩的12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不同护理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强化了家属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围生期中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降低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作者:刘冰宇;王丹;李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继续教育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当前关节外科医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规范技术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调整、提高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继续教育水平提供指导.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参加2017年TKA继续教育课程的医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甲以下级别医院医师在TKA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术前使用模板进行参数测量的人数比例低于三甲医院医师(P<0.05);参与调查者中有28.83% 未开展TKA翻修手术;受调查者对本次继续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新型教学方式认可率分别达到76.58%和82.88%,而对于之后将分级教学及增加助教的方式,接受医师比率分别为77.48% 及81.08%.结论 (1)我国基层医师TKA手术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2)我国关节外科医师对全膝关节翻修手术术前准备尚有不足;(3)现阶段TKA继续教育课程认可度高,但仍无法满足不同级别医院医师的学习需求.

    作者:田润;王坤正;杨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 研究在ICU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纳入和收治的56例ICU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28例)以及实验组(n=2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数据显示,参照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00%,对比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患者中的作用相对比较显著,可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罗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