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王钟

关键词: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新生儿肺炎, 治疗效果, PCT、CRP水平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我国郝玉芳博士2011年研制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160名2014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进而探讨自我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状况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44±9.50)分,而对照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5.32±9.25)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为(59.99±9.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62±7.7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作为护生职业认同的教育途径,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探讨应用.

    作者:张彩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方法 抽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患者发病时血压急剧升高,伴随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等症.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黄伟;杜璠;余亦男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35例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案为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共清扫出471枚淋巴结,平均(18.7±2.6)枚.两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时,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凡;莫涛;何兴鸿;张林丰;何岩;周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低频脉冲电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操作较为简便.

    作者:张浩;赵国勇;张琼;刘文龙;王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方法,进而可以明确在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指标,挖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方面应用的前景以及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 在未对大鼠进行气管插管术的情况下,借助RM6240系列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HX-300动物呼吸机辅助,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结果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左室前壁心肌组织变苍白,收缩减弱.并结合心电图R波振幅增加,ST段升高等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此次研究无需对大鼠进行气管插管术,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提高了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和存活率,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

    作者:贾茹;祝慧慧;侯广玉;孙健;王莹;栾海蓉;李爽;魏韬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缩短感染科患者出院等候时间的应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缩短感染性疾病科计划出院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病房内计划出院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与观察组(2017年1—12月),对照组计划出院患者不实施品管圈管理,观察组计划出院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等候时间、整体满意度评分和出院流程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评分和出院流程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管理能有效缩短感染性疾病科计划出院患者的等候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对出院流程的满意率.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院就诊且均在我院分娩的122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变化情况、胎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不同护理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强化了家属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围生期中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降低胎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作者:刘冰宇;王丹;李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脉内溶栓法治疗疗效更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翔;刘金亮;孟小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不同针灸顺序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针灸顺序治疗在面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86例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先针刺再闪罐治疗;实验组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疼痛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疼痛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法,刺激面部经络,疏通淤阻经络,配合针灸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针刺疼痛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在诊断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微课与案例模拟结合下对诊断实验技能课程的教学体会.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微课与案例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各单项测试成绩、学科总成绩与教学满意度调查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各单项测试后的学科总成绩[(69.6±15.6)分vs.(60.5±19.5)分(t=8.72,P<0.05)]与优良率[(16%vs.2%)(χ2=35.06,P<0.05)]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对教学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更好(46%vs.10%)(χ2=29.57,P<0.05).结论 微课结合案例模拟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诊断学习成绩,使更多的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提高诊断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马懿;吴铮铮;谭天海;聂永胜;李娟;李嘉静;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不同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88例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为9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章;袁智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康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恩替卡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的观察,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且在治疗后的跟踪随访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步同亮;胥与韩;刘小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实习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3级我校所有全科医学专业学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实习生均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出科前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能力、临床实习效果以及实习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医德医风素养(96.75±2.08)分、沟通交流能力(88.69±6.18)分、医学法律常识(86.04±6.75)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2.15±5.68)分等人文素质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临床知识得分(91.59±4.68)分、综合能力评价得分(92.27±6.28)分以及实习满意度评分(4.62±0.3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实习生在神经内科接受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后,可有效提高人文素质以及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苏健;徐冰;季州;吴玢潼;左中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参照组(17.78%),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青龙汤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瑞凡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课堂结合TBL在重症医学见习课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校麻醉本科学生中抽取106名,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52名对照组实施TBL教学法,54名观察组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统计两组的教学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师生答疑、资料投放、问卷调查、综合考核、答题测试方式的支持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学习和使用.

    作者:李晖;王燕琼;杨伟;展希;姚家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关节镜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目的 研究分析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患者27例,术中使用关节镜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检查与清理,后续再开展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手术予以治疗.比较评估手术前后患者膝功能改善情况,并以HSS评分情况为参考.结果 术前功能(9.37±0.54)分、疼痛(9.71±4.03)分、肌力(9.33±0.47)分、稳定性(8.67±1.03)分,术后功能(19.34±5.24)分、疼痛(14.14±3.87)分、肌力(15.64±3.67)分、稳定性(13.47±0.94)分;所有患者经过手术后显示其膝功能情况得到显著改善,HSS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 将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功能情况,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作者:王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Mini-CEX在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执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评估的效果,验证Mini-CEX在临床实习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2012级全科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使用Mini-CEX测量表进行测评并反馈,每位学生实习初始和实习结束接受2次测评.结果 实习初始测评时检测各项成绩分数均较低,实习结束时学生的各项测评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Mini-CEX在神经内科实习中,有利于学生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提高查体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

    作者:刘忠锦;刘佳;张羽镝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高校教师国内访学的收获与感悟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需求,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寻求个人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国内访学是受到广大高校教师认可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为适应现代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需求,提升自身素养,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访学,在这一年中,通过参加该校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使本人受益良多.

    作者:杜凤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