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 研究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应用雌激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类药物的疗效.方法 纳入在我院妇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10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进行雌激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类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性甲硝唑类药物治疗.对比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优于对照组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类药物联合甲硝唑类药物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较好.
作者:贺明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医疗改革以来,儿科医学取得丰硕成果,但早产儿救治过程中仍存在若干问题.文章从规范早产儿临床诊疗管理入手,研究开发了早产儿临床路径系统,从而将临床规章制度管理落实到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早产儿临床路径系统(Premature 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PCIS)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与早产儿临床诊治和护理流程相结合的产物.PCIS利用计算机仿真医生实际诊治工作流程,按出生时间、类别来设计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地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PCIS提供了标准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将促进早产儿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程慧杰;王俊生;陈滨;何颖;许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影响,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0),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参与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干预后言语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智商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言语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智商评分比较,观察组每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的不足,系统护理干预在完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利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病情改善.
作者:林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开腹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李英锋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4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0±5.38)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7.40±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
作者:廖艳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针刀松解颈三针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2016年3月—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按摩法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颈三针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6%)(P=0.02).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白介素-1β 水平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针刀松解颈三针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梁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刮宫术治疗疾病,观察组则行宫腔镜辅助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 的发生率(P<0.05).结论 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天玉;刘湘鄂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中的具体效果及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见习生84名,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学生主观测评及客观测评成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逆向追踪法学习的实验组,主观测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测评中,见习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逆向追踪法模式教学应用于临床见习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作者:王福科;杨桂然;李彦林;张红;何川;宋恩;张振光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基层医院相关专业医生推广睡眠医学诊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吉林省辖区内23家县医院或县级市医院,从事与睡眠医学相关专业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培训前、后分别进行试卷考试,培训前的考试成绩为对照组,培训后的考试成绩为观察组,观察培训前、后睡眠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培训后及培训前睡眠知识掌握成绩优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及培训前睡眠知识掌握成绩优和良两者总和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医学诊疗技术这项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临床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范玉兰;梁晶晶;张蕾;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本科生为主持人开展的科技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做法,可谓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实现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朱弘焱;赵颂;王春强;马巍;田玉民;苏玉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方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资料展开研究,经电脑排序后按照单双号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给予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式,而对照组55例则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的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HbAlc、TG、FBG、2 h PBG、LDL-C、TC等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与对照组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用药方式可稳定血糖水平在在正常范围内,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联合用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骨科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通过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 本研究从临床病例入手,通过构建以病例为基础的骨科临床资料数据库,将临床病例、多媒体资料、仿真教学整合于一体,并将数据库应用于本科实习生教学,共60人纳入研究.所有实习生出科接受理论、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学生均通过考核,优秀率分别为临床医学系72.4%,影像医学系68.8%,全科医学系66.9%;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对采用数据库进行临床教学都采取积极态度,对骨科专业的临床实习更有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结论 以病例为基础的骨科资料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验证.
作者:谢小波;林岚;钟粤醒;钱丹丹;夏欧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3月.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予以肠外营养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比实施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可对肠道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李红樱;范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评估的效果,验证Mini-CEX在临床实习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2012级全科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使用Mini-CEX测量表进行测评并反馈,每位学生实习初始和实习结束接受2次测评.结果 实习初始测评时检测各项成绩分数均较低,实习结束时学生的各项测评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Mini-CEX在神经内科实习中,有利于学生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提高查体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
作者:刘忠锦;刘佳;张羽镝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在ICU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纳入和收治的56例ICU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28例)以及实验组(n=2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数据显示,参照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00%,对比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患者中的作用相对比较显著,可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罗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10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服用药物期间药物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认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肯定,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全血高切黏度.
作者:胡蕊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手术指标情况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3例术后应用镇静剂,对照组有21例术后应用镇静剂,观察组镇静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振毫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35例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案为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共清扫出471枚淋巴结,平均(18.7±2.6)枚.两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时,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凡;莫涛;何兴鸿;张林丰;何岩;周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校麻醉本科学生中抽取106名,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52名对照组实施TBL教学法,54名观察组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统计两组的教学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师生答疑、资料投放、问卷调查、综合考核、答题测试方式的支持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学习和使用.
作者:李晖;王燕琼;杨伟;展希;姚家祥 刊期: 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