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意义

李丹;信明辉;孙冬梅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感染, 人性化护理,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预防患者手术后感染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对912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手术室感染几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室菌落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率是4.61%,对照组的感染率是9.87%,观察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6.8±2.1)d,平均住院时间(11.6±2.3)d,对照组分别为(11.2±2.5)、(16.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手术室感染几率降低,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3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对照组(16例,行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复发率(6.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作者:张红星;江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治疗当中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起到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夏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实施,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协作,能够显著提高呼吸内科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使患者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玉贤;谭春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肝血流阻断法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Pringle法及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疾病诊断为原发肝脏肿瘤,类型为肝血管肉瘤、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和对照组(接受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法).对比两组术前生化结果、术中相关指标及输血情况、术后3天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生化结果(Hb、PLT、PT、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术后肝功能(ALT、AST、TBIL)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取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吴培生;罗永香;叶坤伟;麻元亮;江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患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240例,根据不同类型分为A组(腹膜型)、B组(卵巢型)、C组(混合型),每组各80例,对比三组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和C组的单侧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的痛经发生率低于B组以及C组(P<0.05);C组的早期患者低于B组以及A组(P<0.05).结论 经血逆流造成的内膜种植学说可能是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学说,腹膜型可能是先期病理改变.早期发现尤为重要,手术当中一定要高度警惕有无内异症病灶,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生育以及降低复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在我院治疗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血糖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76.67%(46/60)、63.33%(38/60)、71.67%(43/60);对照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96.67%(58/60)、91.67%(55/60)、95.00%(57/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13.81,11.76,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治疗,延长结核治疗时间,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秦科宇;高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

    目的 探究产房助产士的护理对于产后出血所产生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入的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实验组进行产房助产护士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28%,低于对照组产妇2.33%,P<0.05;实验组产妇的分娩结果不良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P<0.05.结论 对产妇实行产房助产士预防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更佳的效果.

    作者:王庆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应用微型钛板技术对患有口腔颌面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应用微型钛板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型钛板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不锈钢板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口腔颔面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微型钛板技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忠;周莹;潘玲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参与纳入的60例川崎病患儿,以是否存在典型临床症状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存在典型症状的患儿纳入参照组,不存在典型症状患儿纳入实验组,统计观察两组川崎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以及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外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参照组典型川崎病患儿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对小婴儿造成严重影响,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冠状动脉受损情况更严重,在诊断川崎病中需要对诊断指标之外的体征进行判断,结合超声检查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治疗小儿不完全川崎病提供依据.

    作者:王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听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细胞亚群、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不注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测定T细胞亚群水平、中耳共振频率及听阀.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9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T细胞亚群水平方面,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上升,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在中耳共振频率及听阀方面,两组患者中耳共振频率上升,阀值降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听力水平.

    作者:鞠新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康复护理对医院半失能老人吞咽障碍误吸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于半失能老人观察康复护理对老人吞咽障碍误吸进行实际护理的作用.方法 研究我院老年康复科在2017年1—12月所治疗有吞咽障碍误吸症状的半失能老人54例,全部参与研究对象均安排常规吞咽筛查以及相关吞咽障碍误吸的护理指导;在此常规基础上,随机抽取其中27例作为观察组加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洼田饮水试验平均评定等级以及护理后误吸率变化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面对有吞咽障碍误吸表现的半失能老人时,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可实现对误吸的有效控制.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命质量测定表的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情护理可有效舒缓全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学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腔镜取出注射式隆乳剂的临床应用(附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利用腔镜技术联合术中B超引导取出注射式隆乳剂的可行性,总结经验并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腔镜取出注射式隆乳剂的方法,对38例(73侧)双侧乳房接受注射隆乳剂患者进行取出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手术时间25~50分钟/侧,平均(35.0±3.6)分钟/侧.均未出现中转开刀、术后出血、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患者均感到满意.术后1~6个月复诊,超声复查显示69侧(94.5%)未发现明显的隆乳剂残留.均未扪及包块,均未出现乳头、乳晕的感觉障碍.结论 腔镜技术联合B超取出注射式隆乳剂是目前理想的取出方法,它具有美容、微创、安全和精准的优势.

    作者:周富林;潘佩英;邹佳黎;刘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以小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总结其双源CT动脉三期扫描结果,统计不同分期检查结果中的病灶数量.结果 40例小肝癌患者共检出病灶数量48个,平均直径(2.1±0.4)cm,平扫结果均表现出低密度或者等密度.同时动脉中期、动脉晚期检查强化值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中期、动脉晚期病灶检出率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病灶诊断有积极帮助,但患者对动脉期的选择要求较高.

    作者:李丽;王小红;孙世元;刘淑霞;张可名;王月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治疗效果、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较高;VAS、灼烧感、瘙痒感评分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瘙痒、疼痛等症状.

    作者:张廷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终止妊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预先进行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治疗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杨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12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1)及对照组(n=6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6.72%,高于对照组86.89%(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可优化护理质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导师制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导师制预见习组在学习神经病学理论课程前一学期开始实施导师带领学生预见习、见习、实习全程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和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导师制预见习组学生理论成绩(P<0.05)、临床实习成绩(P<0.01)及临床综合能力(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制预见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

    作者:蒋国红;吴铮铮;王长明;徐平;于娜;徐忠祥;徐祖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文拉法辛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文拉法辛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随机分为2组:文拉法辛单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文拉法辛+喹硫平治疗3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17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疗效确切,能显著稳定心境和改善抑郁症状.

    作者:关铁峰;白云霞;王艳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手术室患者88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在于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更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轻护理纠纷.

    作者:张蓉芳;柳娟娟;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