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育(evidence-based medical education,EBME)模式在胸心外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选取的56例胸心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组(试验组)、传统教学法实习生组(对照组),按照EBME模式进行带教,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病案分析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于教学模式认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ME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胸心外科临床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作者:冯守界;李志敏;张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与对照组(三代头孢菌素),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4.4%;且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为17.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25)和B组(n=25),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额外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结果 A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膀胱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坤静;黄洁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胃肠外科实习护士中肠造口护理教学的效果评价,以期为提高临床专项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实习的同一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共186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4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9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所有护生在我科室实习时间均为2个月,实习结束后采用评分制模式对两组护生在理论、实践操作、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能问卷调查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肠造口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护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974;P=0.331).观察组护生在有助于知识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分享个人观点、提高查阅文献能力、对护理工作做出合理评价、了解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方面,与对照组护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信赖自己处理患者能力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P=0.131).结论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中肠造口护理教学的效果良好.
作者:霍蕊;梁贤芳;魏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查取2017年7月高血压患者全麻90例,其中24例出现诱导期低血压,占总数的26.7%,采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找出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寻找可调控因素,进行真因验证,并拟定相关对策,设定目标值12.8%,在改进过程中对低血压发生率进行评价,后形成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的规范流程.结果 2017年8月—2018年1月运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降低为11.1%,达到了目标值.结论 运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麻醉管理可维持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障了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安全.
作者:郭尔萍;关江;彭燕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叙事医学是一种崭新的医学引入模式.该模式把医师的人文情怀与临床专业技能相结合.医生具备医术医德,还要关注患者思想,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耳鼻咽喉可因其解剖的特点,患者一般感觉到主观症状很明显,叙事医学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本课题选取了48名学生,其中24名给予叙事医学教学方式1个月.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认为叙事医学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宫亮;李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Salter骨盆截骨术作为治疗DDH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手术改变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使髋臼与股骨头达成同心圆匹配,从而纠正髋关节的病理状态.为了更好的提高SIO对于疾病的治愈率,国内外很多学者对SIO手术方法的改良、术后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内固定及外固定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更系统化的了解SIO关于现代临床应用范畴与传统SIO的区别,作如下综述.
作者:郭天明;季晓风;吴海贺;冯尔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无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靠,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纤维结肠镜及手术病理活检证实为结直肠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肿瘤根治性指标;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根治性指标(结肠标本长度、直肠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开腹结肠癌结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手术中对肿瘤病灶的切除长度、手术创伤及淋巴结的清除率上明显具有优势.
作者:杨建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用F18 Peel-away外鞘微通道钬激光碎石,观察组利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观察两组患者碎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黄少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PDCA循环法规范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运用PDCA管理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管理人员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效果.结果 两组管理人员感染控制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用于规范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较理想,对提高管理人员防控管理能力、减少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事件发生有积极意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福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两组护理模式周期均为半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7.50%)优于对照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期间,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过轻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随着护理干预逐渐缓解,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6.25%)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主意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崔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状况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并且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的3000例孕妇中,152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5.07%,其中15例为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占9.87%,33例为β-地中海贫血,占21.71%,104例为α-地中海贫血,占68.42%;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缺失型为主要突变类型;而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IVS-Ⅱ-28、IVS-Ⅱ654、CD41-42为主要突变类型;同时,共检出123例地中海贫血基因胎儿,其中α-中间型3例、β-重型或中间型22例、α-重型20例,共45例终止妊娠.结论 及时行地中海贫血筛查有助于提高出生质量.
作者:刘妮;朱月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文章从对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其对继续医学教育影响以及作用,以期通过此种方法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水平.同时,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概念和技术进行研究,以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进行此种教育的工具,也是一种资源,为进行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是未来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雄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0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有效率为95.55%,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3,P<0.05).结论 使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有益于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的改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指标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戴敏;杨宁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抑郁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40例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施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缓解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予了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全方位地舒缓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的心理调控能力,并提升患者的预后,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梅京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TBL结合CBL教学法在风湿病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3名学生分成TBL结合CBL教学模式组(92名)和LBL教学模式组(111名),分别进行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理论考试成绩和自我收益和教学方法评估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对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和诊断标准成绩和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收益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结合CBL教学法能改善学生的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刘儒曦;刘航;杨娉婷;刘扬;肖卫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临床妇产科患者中分别运用开腹子宫切除术以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使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异常情况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均获得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实施全子宫切除时运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玲;王小燕;黄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合理可控范围.结论 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