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规范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分析

汪福英

关键词:PDCA循环法, 三甲医院, 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
摘要:目的 对PDCA循环法规范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人员8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运用PDCA管理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管理人员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效果.结果 两组管理人员感染控制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用于规范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较理想,对提高管理人员防控管理能力、减少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事件发生有积极意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结合思维导图的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合思维导图的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方法 将药学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结合思维导图的TBL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在课程结束后从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比较学生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同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兴趣、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等各项指标方面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思维导图的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衣同辉;李淑艳;张春晶;王宏兰;郭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责任制护理应用于56例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责任制护理方式.在患者刚刚入院的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调查完后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责任制护理是否有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稳定以及患者活动程度的评分分别为(84.16±10.12)分、(78.56±3.26)分以及(62.03±5.13)分,而实验组患者三项指标分别为(92.36±2.16)分、(90.16±5.64)分以及(77.69±5.68)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作者:陈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1)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5.9±0.9)%,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钙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钙蛋白I(15.6±2.2)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患者发病情况.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在临床妇产科患者中分别运用开腹子宫切除术以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使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异常情况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均获得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实施全子宫切除时运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玲;王小燕;黄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00例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无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靠,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院前急救措施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于2009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0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有效率为95.55%,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3,P<0.05).结论 使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有益于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的改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7月引入目标化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本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经过近一年的目标化管理应用,于2017年7月对比分析培训前后两年内目标化管理理念在本院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目标化管理后,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次数低于传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分数及技能考试分数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院的被投诉次数降低.结论 实施目标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对改善未来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谭家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价值

    目的 探索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1日—2017年3月21日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术中出血量(89.85±6.35)ml、手术总耗时(48.53±2.13)min、手术成功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实施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叶爱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指标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戴敏;杨宁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方法 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84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采用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住院费用为(3.18±0.16)千元,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住院费用为(4.05±0.49)千元,护理管理干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患者护理当中采用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陈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中应用乳腺癌分子分型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对入选病例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统计生存率.结果 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于A型、B型,A型、B型无病生存率高于基底亚型、Her-2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但A型、B型预后更好.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H型高血压控制率;血压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H型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加速血压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胡琴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期孕妇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期孕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处妊娠期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妊娠组(315例)、中期妊娠组(358例)、晚期妊娠组(327例).另选取200例非妊娠期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以上各组的FT3、FT4、TSH、TT3、TT4,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孕期的延长FT3、FT4的含量逐渐下降,TSH含量逐渐升高,TT3、TT4在妊娠中期组的含量相对较高.四组之间的FT3、FT4、TSH、TT3、TT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应加强筛查和干预,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韦小荣;黄丽秀;詹丹;刘晓艳;郭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护理人员60名(在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n=30)进行护士分层管理,对照组(n=30)进行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士工作能力评分(96.33±1.74)分、服务态度评分(98.21±1.42)分、护士形象评分(97.35±1.52)分、护理差错发生率(0.00%)、专业知识评分(95.87±2.33)分、技能操作评分(96.18±2.11)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用于护理人员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方法 选取从本院口腔科纳入的阻生智齿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拔牙方式,去除阻生智齿牙;微创组利用高速涡轮牙钻,配合牙挺,拔除阻生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做好相关记录.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拔牙时间、患者疼痛和心理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牙槽窝完整性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拔牙方式相比,微创法在拔除阻生牙方面,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和紧张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黎清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辅助化疗后经腹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评价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经腹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进行宫颈癌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化疗8周左右后,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法后,对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间,以及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对两组患者以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分析,包括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感染例数进行记录,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在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法后,使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邱云;梁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医学是一种崭新的医学引入模式.该模式把医师的人文情怀与临床专业技能相结合.医生具备医术医德,还要关注患者思想,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耳鼻咽喉可因其解剖的特点,患者一般感觉到主观症状很明显,叙事医学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本课题选取了48名学生,其中24名给予叙事医学教学方式1个月.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认为叙事医学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宫亮;李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TBL结合CBL教学法在风湿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BL结合CBL教学法在风湿病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3名学生分成TBL结合CBL教学模式组(92名)和LBL教学模式组(111名),分别进行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理论考试成绩和自我收益和教学方法评估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对疾病症状、辅助检查和诊断标准成绩和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收益及对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结合CBL教学法能改善学生的风湿病学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刘儒曦;刘航;杨娉婷;刘扬;肖卫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在改良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Ahmed青光眼阀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88例(88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行改良Ahmed青光眼阀手术与术后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综合护理),每组各44例.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眼压、视力与视盘结构参数的变化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眼压(15.5±2.6)mmHg,低于对照组的(25.6±2.3)mmHg;研究组视力(0.8±0.3)与对照组(0.8±0.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盘沿体积(0.306±0.008)mm3、盘沿面积(0.956±0.020)mm2、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0.188±0.014)mm,高于对照组的(0.256±0.012)mm3、(0.745±0.017)mm2、(0.160±0.01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综合护理在改良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