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种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联合应用的体会

周宏伟;梁耀杰;王志红;姚毅冰;孙君重

关键词:肿瘤学, 临床教学, 问题导向式教学, 案例教学, 多学科协作教学, 临床思维
摘要: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已是我国居民首要的死亡原因,而目前我国肿瘤学教学却相对滞后和薄弱.在临床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联合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分阶段实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对培养高素质肿瘤专业临床医生和肿瘤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孤独症儿童胃肠道问题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对孤独症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在改善胃肠道问题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完成;观察组(51例)采用基础护理措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完成;终对比两组孤独症患儿胃肠道改善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孤独症患儿胃肠道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孤独症患儿临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系列胃肠道问题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孤独症患儿的病情好转与恢复,证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可行性.

    作者:王彩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目的 探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提供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压力因素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展开调查,分别测评住培医师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情况、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共发放27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93.3%,心理问题检出率24.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员心理问题与身份类型、周工作时间、成就感因素相关.结论 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心理问题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其正处于临床医师转型发展阶段,对此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学员心理现状.

    作者:肖铮;张水华;杨滨滨;史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6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院内感染老年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5/30),观察组感染率为3.33%(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感染率,保证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拟诊为失眠症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艾司唑仑和佐匹克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作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唑仑与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别不明显,但佐匹克隆副作用较轻.

    作者:隋正;刘启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叶黄素+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叶黄素胶囊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黄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近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近视屈光度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黄素胶囊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杨金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前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超前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共3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超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糖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护理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6月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观察组则给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麻醉维持平均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郑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大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医药文化在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的曲折历程后,现如今在大学生手中得到了新的传承,重新进入到社区生活当中.在宣传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过程中,存在着发展速度慢、经费筹措难、对接不紧密、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少等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宣讲中医药文化进入社区,以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和社区三者为中心,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及其出现的问题,后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以进一步传承和宣传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群众受益,为打造和谐社区添砖加瓦,为社区居民健康生活增添一份杏林春色.

    作者:张浩;彭青和;李欢欢;顾义俊;曹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剖腹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和探索人性化护理在剖腹产护理中的施行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剖腹产产妇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95例,使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产妇9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1)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为(52.9±6.7)min,术中出血量为(167.8±15.6)ml,住院时间为(3.1±0.9)d;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为(33.5±4.8)min,术中出血量为(275.6±34.8)ml,住院时间为(5.5±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为(8.9±2.6)h,进食时间为(7.8±1.2)h,泌乳时间为(35.6±6.3)h;对照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为(14.8±3.9)h,进食时间为(12.6±2.8)h,泌乳时间为(49.1±5.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产妇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的施行,可以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赖丽芬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价值及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67例慢性胃炎患者,有33例胃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降低,SAS评分(t=37.8886,P=0.0000);SDS评分(t=31.0020,P=0.0000);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99/100).结论 运用中医护理方案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盛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干部继续教育的思考

    办好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等医学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医药卫生高端人才的基地.通过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干部继续教育,提升管理干部整体素质,对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了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通过优化培训教育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课题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建议,为开展干部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Betatrophin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席卷全球,并且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高.这也促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如心血管、视网膜及肾脏等相关疾病.目前糖尿病尚无完全治愈的可能,主要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方式.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因素相关,其终均离不开胰岛素的作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故许多研究团队聚焦于如何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及其分泌.Betatroph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分泌蛋白,因其发现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相关而进入大众的视线.本文将综述betatrophin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冷家乐;李晓佩;金勇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心得分析

    目的 探讨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心得.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胃溃疡穿孔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胃溃疡穿孔知识掌握度、遵医治疗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溃疡穿孔知识掌握度、遵医治疗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茹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情景式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轮转的60名规培生,对所有规培生均实施重症医学临床实习情景式双语教学,分析总结实习前后规培生考核成绩及相关教学状况调查结果 .结果规培生实习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专业英语考核成绩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医学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医学英语表达及理解能力评分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8.3%,教学内容满意度为80.0%,学习氛围满意度为83.3%.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实习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松;李康;徐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同质化管理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目标血压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同质化管理对目标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63例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取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溶栓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同质化护理工作指引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控制血压.对比两组患者目标血压的控制效果、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溶栓前血压高于目标血压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例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症状改善率(NIHSS)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同质化干预后术后死亡率及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同质化的目标血压管理,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达到静脉溶栓前后目标血压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溶栓的顺利进行及减少溶栓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良好预后.

    作者:唐萍;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探讨浸润性宫颈癌术前行CT及MRI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术前CT和术前MRI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在术前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后病例分期结果 .结果术前MRI诊断分期符合率(90.63%)大于术前CT诊断分期符合率(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4,P=0.000).结论 在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中,同术前CT诊断相比,术前MRI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薛晨晖;罗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PBL联合EBL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教学法(EBL)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名五年制学生,随机分为两组,PBL联合EBL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教学结束,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成绩考核,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见习成绩以及总成绩方面对比,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E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毛金媛;王薇薇;史晓光;滕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3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转阴率为90.5%,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以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在病毒清除效果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传朓;韩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符合实验标准的ICU脓毒症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成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以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一组加用血必净100 ml,一组加乌司他丁20万U联合血必净100 ml.三组患者均静脉滴注,每次12小时,7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天和第8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检测LPS、TNF-α、IL-6和PCT的浓度,并统计ICU脓毒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天的存活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4天、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天后PCT、LP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4天后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天、8天后血必净+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而血必净+乌司他丁组的28 d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ICU脓毒症患者相对于单独使用血必净或者乌司他丁的疗效好.

    作者:余伟清;陈苑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的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评分为(86.95±0.36)分,对照组病例评分为(82.03±0.34)分,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PBL教学法的构建,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质量,为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作者:毛成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